王樹莉
滄桑砥礪,二十年風雨兼程;百折不撓,數十載無悔初心。一位老人,一場歷經久遠的科研探索,一項轟動世界的科技成就,一顆永遠赤誠的愛國之心——“時代楷?!蹦先蕱|老人為我們留下的,是難以磨滅的感動。
學術精英在講臺上走過了二十年,培養了無數莘莘學子,令人敬佩,的確是中國高等教育向精英化發展的范例;而南仁東老人在山坳與溝壑間踏過了二十年,則更加令我動容。南仁東老人用寧靜之心、執著之行、科技動力,熔成令人感動的中華之魂。
南仁東老人留下的感動,如清潭般淡泊、寧靜。在這個物欲不斷侵蝕內心防線的時代,浮躁的濁流使“寧靜”這種寶貴的品質一次次落敗或缺席。某明星的天價婚禮與屠呦呦的“微薄”獎金形成的鮮明對比與尷尬猶在眼前,人們已習慣用功利化的視角對一切進行評判與衡量。當人們對“安貧樂道”嗤之以鼻,當人們對“探尋的寂寞”不屑一顧,當人們將“非寧靜無以致遠”的古訓拋在腦后時,南仁東老人卻在用行動抵抗著世俗,用寧靜訴說著堅守。
二十年實地探索,歷萬險而無退無辭,這份執著因稀有而珍貴,因艱辛而令人動容。新一代的人們忙于從秒表中搶奪效率,疲于與時間進行無休止的賽跑,有播種的期盼與揠苗助長的急切,卻缺乏精心照料的耐心與靜待花開的堅守。與之相反的是南仁東老人在云貴高原上與技術難題長達二十余年的搏斗,是“老人與海”式精神跨越幾十載春秋的延續?!吨芤住分小敖K日乾乾,與時偕行”的箴言,正是南仁東老人的真實寫照。
南老的堅守為中國科技注入了一劑強心針。長期以來,科技柔和的光輝被娛樂時代色彩斑斕的喧囂所掩蓋,科技的基礎性地位也刻意或無意間被公眾忽視。殊不知,唯有科技羽翼的豐滿,才能使中華巨龍真正騰飛;唯有科技之路的通達,中華民族才能真正登上山巔。發展科技的過程注定艱辛與清苦,南老卻用二十年的“上下求索”打開了一只“天眼”。
南老的夢,是科技夢;南老的精神,是中華魂;南老帶給我們的是感動更是思考。斯人已逝,追緬敬懷;來者可追,勵當精勉??萍紡妵腥A鑄夢;耀日迎光,眾星共簇。多載堅守,誠斯可感;少年效之,己力為先;少年奮之,則我中華崛起計日可待也。
【作者系河北省衡水中學680班學生】
教師點評
從立意角度看,本文對南仁東老人精神和社會價值的剖析無疑是精準的,深刻的。作者能夠透過現象,挖掘人物的精神實質和對社會的教育價值,這一點,尤其值得我們學習。
從結構角度看,本文采用典型的“并列式”結構,按照“總——分——總”結構有機呈現,“寧靜之心”“執著之行”與“科技動力”三個層次結構勻稱,體現出良好的寫作功力。
從語言角度看,作者語言功底深厚。大量駢偶句的使用,增強了文章說服力,同時也增強了感染力。句式長短的錯落變化,更是從容大氣,游刃有余。
本文既能針砭時弊,體現出思維的縝密;又能昂揚向上,展示出青春的活力。這個分寸把握得恰到好處。
(指導并置評:王誠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