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龍
(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杭州 311402)
高等職業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雙重屬性,以培養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為主要任務,畢業生大多是連接企業技術上層主管與基層一線操作工人的紐帶,不但要有過硬的技術技能,還必須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協調能力、執行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因此,高職學生在校學習階段一方面要重視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的教育,另一方面也要重視職業素質的綜合養成,然而傳統第一課堂已無法滿足素質培養的需要。因此,高職學生第二課堂素質拓展教育及學分認定是高職院校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選擇。
大學生素質拓展教育學分制是對學生素質拓展教育進行學分化組織、管理、認證、評價、激勵和監督的一種教育機制[1],是以學分計算學生參與素質拓展教育的學習量,并用學分數衡量學生參與素質拓展教育取得的成效。
國內外對此從不同方面都進行了研究。美國1994年提出了高等教育改革計劃,注重利用社會資源進行教育,學生經常參加一些社會實踐和服務活動,以哈佛大學為例,它不僅有一流的教授講課,還以重視社會實踐聞名于世。日本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向學生傳授專門知識的同時,也培養學生的教養、綜臺判斷能力和豐富的個性。英國牛津大學實施著著名的導師制,使得不同學科背景的學生可以和教師密切交流和溝通,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激發了學生的創新能力。法國巴黎中央理工大學由學生公寓管理協會具體承擔學生事務的管理,而且管理得井井有條。我國很多專家學者也做了很多有益的研究和探索,何旭娟等注重在理論研究上,闡述了素質拓展訓練工作的教育引導機制、陣地建設機制和保障機制,提出了探索學分管理模式的設想[2];賈衍中等注重在實證研究上,結合國內許多高校的建設情況,從實際出發分析了學分制下第二課堂活動開展的情況、出現的問題,以此提出以學分制方式推進第二課堂活動的解決方案[3]。張松才等探討了高職院校將素質拓展教育內容納入人才培養方案的素質拓展體系構建,主要圍繞活動載體、課程體系、管理制度和認證平臺等幾個方面構建高職院校學生素質拓展體系[4]。
教師、學生普遍對素質拓展計劃重視程度較差,學校沒有使第二課堂體現其真正意義,拓展活動往往排斥在教學范疇之外,使活動失去了與第一課堂相互補充的意義。
第二課堂活動游離于主流教學活動之外,沒有形成系統化的管理機制,缺乏相應的目標體系、內容體系、績效評價體系、監督體系。難以保證活動內容的有效實施,導致第二課堂活動成效不高。
盡管團中央、教育部、全國學聯早就推出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但對社會的宣傳和推廣還是比較缺乏。 “素質拓展學分”在社會上得不到廣泛認可,導致教師、學生積極性不高。
第二課堂經費支出比例與第一課堂教學支出的比例相比明顯過低,第二課堂往往沒有固定的活動場所和必需的硬件設施,第二課堂活動的臨時性特征比較明顯、活動的延續性比較差。
在學分項目的確定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需求,既要有大眾項目,又要有精英項目,要點、面結合[5]。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要讓學生根據自身興趣愛好,自主選擇項目。學分認證的過程中要簡化操作程序,優化網絡認證系統,方便自主申報和學分認定。
要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全面系統設計第二課堂素質拓展教育學分認定,全面有序推進學分的管理、認證、監督、預警、激勵等各項工作,并不斷優化第二課堂素質拓展教育學分認定流程。
要尊重個性、正視個性差異,營造個性化的教育環境和氛圍,為每一位學生個性的展示與發展提供平等機會和條件。改進教育方法,注重因材施教,為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提供寬松的生長空間。
將素質拓展教育學分納入學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學分,和專業教育實現在育人目標上的統一。并規定必須修滿規定的素質拓展教育學分數,和專業教育在教育原則上的一致。將專業教育內容融入素質拓展教育學分項目,并可進行學分互換,實現兩者間的相互融通。
要推進有品牌、有特色的團學活動的學分化,是團學活動的深化與提升,將其納入第二課堂素質拓展教育學分項目體系,未形成成熟規范的團學活動不宜納入學分體系。
要處理好與專業教學管理部門的關系,要從學校層面出發,建立素質拓展教育領導機構,統一協調二者之間的關系,要本著責權利一致的原則,細化任務合理分工,做到職能明確,權責分明。
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作為新成立的公辦高職院校,比較重視學生第二課堂素質拓展教育,探索符合自身特點的學分認定辦法,并取得實踐成效。
4.1.1 制定第二課堂素質拓展學分管理辦法
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以教務處、學生處、團委等部門牽頭制定了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第二課堂素質拓展學分管理辦法,并將素質拓展學分納入人才培養方案。明確第二課堂學分相關學習活動必須堅持以課余時間開展為原則,以不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為前提,根據自己的特長和愛好利用課外時間在教師指導下參加社團活動、創新創業活動、各類競賽、職業技能(資格)證書考取等素質拓展活動,并取得一定成果,經活動組織單位評定后給予確定的學分。
4.1.2 明確第二課堂素質拓展學分認定的組織與管理
學校的第二課堂學分認定工作在主管校長統一領導下進行,由教務處負責組織協調與管理,具體工作采取歸口管理的方式,各類第二課堂活動歸口單位負責活動組織、成果審核及學分認定。各二級學院結合專業特點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要求制訂本二級學院第二課堂學分實施細則,明確第二課堂活動項目、參加形式、成果認定辦法等具體信息,明確二級學院內職責分工及工作流程。結合第一課堂合理設計完整的人才培養過程,幫助學生了解在校學習期間能夠具體參加哪些第二課堂素質拓展活動及如何獲取學分等信息,引導學生合理設計和規劃自己在校期間的第二課堂學習活動。學校對積極投入第二課堂學分建設的二級學院予以建設經費支持,經費以學院為單位,資助額度及經費使用范圍均參照校級重點教學改革課題標準執行。各二級學院的第二課堂學分實施細則經教務處組織審核認定后予以執行。
4.1.3 確定第二課堂素質拓展學分認定范圍與標準

表一 第二課堂素質拓展學分認定范圍及標準
4.1.4 確定第二課堂素質拓展學分申請與認定程序

表二 學分直接認定部門及依據
社團活動、職業技能(資格)證書獲取、學術成果等項目須由學生自行提出申請 第二課堂學分申請項目中的成果榮譽類項目無需學生申請,由歸口管理部門直接認定后報教務處審批執行。
學生在第二課堂學分申請過程中弄虛作假的,取消相關成果所得學分,并視情節給予相應處分。
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經過長期的實踐和探索,第二課堂素質拓展教育已初具特色,創建省內最早的創業學院之一——行知創業學院,提供“一站式”創業教育和實踐服務,建設3.5萬m2、17層高的創業園大樓,引進科技孵化企業30余家,累計投資3000多萬元建成了綠色建筑工程創
新中心、ERP模擬企業運營實訓中心等專業群實踐基地11個,與合作企業共建校外實踐基地230余個,提供“創客空間”1500m2,依托專業建立校內孵化基地6個,在學生生活區建立創業街。學生注冊成立公司25 家,涌現出一批“創業明星”。學生參加省級及以上創新創業類競賽成績連年攀升,一類競賽獲獎率年增長40%,七年共獲各類獎項439 個,其中省級一等獎及國家級獎項180 個。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獲得全國一等獎和二等獎各1項,省級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參加浙江省大學生高等數學競賽省級一等獎5 項,二等獎10 項,并受到新浪網等校外媒體的報道。據浙江省教育評估院委托的第三方獨立調查報告顯示,我校畢業生就業結構和質量持續改善。
高職院校實行第二課堂素質拓展教育與學分認定是學校人才培養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有利于高職學生素質拓展教育機制的進一步完善,進一步明確了素質拓展教育的教學目的,有利于素質拓展教育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的制定,實施效果的評價。有利于促進高職學生第二課堂素質拓展教育與第一課堂教育的協調發展,突出素質拓展教育的核心價值,全面提高高職學生的職業競爭能力。
參考文獻:
[1]黃正軍.大學生素質拓展教育學分制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11.
[2]何旭娟.大學生素質拓展訓練工作運行機制探析[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2005(2).
[3]賈衍中.將第二課堂活動成果轉化成學分的嘗試論[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3(7).
[4]張松才.高職“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課程化建設探索與創新[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6).
[5]過廣宇.素質教育的新思路:個性教育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