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錦霞
(泉州財貿職業技術學校,福建 泉州 362000)
與普通中學的學生相比,中職學校的學生有著特殊性,他們當中的大部分人由于初中時期成績不好,不得不上了職校;還有一部分學生有過工作經歷,面對嚴峻的就業壓力,選擇到職校學習一項技能。雖然大部分學生缺乏學習積極性,學習熱情不高,甚至叛逆心理強,但是換個角度看,他們思維活躍,實際操作能力強,喜歡接受新事物、新理念。因此,傳統的教學模式顯然不適合現在的中職學生,教學改革迫在眉睫。
傳統的“分散式”課堂教學模式,就是將所開設的多門課程分散地安排在一學期或者一學年內進行。在計算機應用軟件教學過程中,傳統的“分散式”課堂教學模式很大程度上已經不再適應當今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這也是導致課堂教學質量不高的重要原因。從2013年開始,我校的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進行了教學改革,首先從課堂教學模式入手,計算機應用軟件課程的教學模式不再是傳統的“分散式”教學模式,取而代之的是“集中式”教學模式,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集中完成一門課程的教學工作。比如,新生第一學期的開課安排,具體如圖1、圖2所示。

圖1 傳統的“分散式”教學模式課程表

圖2 課改后的“集中式”教學模式課程表
其實,集中式教學模式并不是什么新理念、新概念,社會上很多培訓學校就是用這種方式來授課的,并且教學效果顯著。作為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職業教育,集中式教學模式同樣應該得到推廣應用。
職教的目標是把學生培養成技能型人才,但并不意味著學生只要學好技術就可以了,離開了基礎文化知識的支撐,技能將很難得到更好地提升,只有“文化+技術”才能更好地體現出技能專業水平。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前后兩次課的間隔較長,學生經常忘了上次課老師講了什么內容,課程遺忘度高。而集中式教學模式將一門課程安排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來完成,學習時間比較緊湊,以練代教,幫助學生快速累積經驗,減少課程遺忘度,使學生得到更好的強化訓練,學習效率明顯提高。
課堂采用“15+30”的教學模式,即15分鐘授課,30分鐘練習,讓學生在學習中多實踐,多練習,實施“做中教、做中學”,理論實踐一體化。實際訓練上,采用分組互幫互助形式,提高學生積極性,整體提升學生學習水平。
1.3.1 項目教學法
將每門課程分成若干個技能單元,每個單元通過一個或者兩個教學項目來展開,實現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再以一個課外項目分小組完成的模式來結束這個技能單元,并進行下一個單元的教學,最后通過實際生活中的案例項目來進行綜合訓練。通過這種方式把課程中枯燥的知識點以生動有趣的項目形式表現出來,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充分發掘了學生的潛能,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在結合項目教學法授課的時候,應該注意項目的選擇必須有代表性、針對性,項目過程的實施必須注意觀察學生的操作能力,以及重視最后成果的展示、對比。
1.3.2 分小組合作學習法
根據著名的哈佛案例教學法,不同的學習方式,學習效率完全不同,而想要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必須是學生主動學習、參與式學習。

圖3 著名的“學習效率金字塔”
采用分小組合作學習法,一方面小組成員之間可以互相帶動學習,學習差的學生遇到了難題不用再戰戰兢兢地去問老師了,小組成員就能幫助解決。另一方面,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對于一個小組里的成員來說,必然有些同學擅長自己不擅長的知識點,這樣學生之間就可以互相充當小老師,通過實際操作,轉教其他小組成員,自己的技能也得到了進一步的鍛煉和鞏固,學習效率明顯提升。同時,分小組合作學習法使學生學會了互幫互助,培養了他們的團結協作精神,具備了合作完成項目的能力。分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學會了獨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課程的最后以實際的案例項目來結束,每個學習小組通過成員間的分工合作來完成。通過這樣的訓練,除了可以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外,學生還可以提前熟悉工作崗位的內容、流程,減少內心對工作的恐懼,盡快適應從學生到工作人員的角色轉換,加快對工作環境的適應,為第三年的實習工作做準備。
集中在一段較短的時間內完成一門課的教學工作對教師來說也是一種挑戰,相比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必須花更多的時間去備課、準備教學案例,必須熟悉專業工作崗位的內容、流程,必須不斷的充電學習,才能對學生進行輔導、引導。通過這一系列的工作,教師的專業技能得到明顯的提升,教學水平也得到提高。
學生容易出現“審美疲勞”,對課程疲勞、對老師疲勞,因此選擇項目時一定要分析學生的年齡特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方式不能一成不變,可以引入微課、MOOC等教學方式,多樣化教學。
相比傳統的教學模式,集中式教學模式進度較快,教師一定要留意學生的個體差異,多關注學習效率較低的學生,因材施教,保證他們能跟上教學進度。
實踐證明,在計算機應用軟件的教學中使用集中式教學模式是行之有效的。它打破了傳統課堂的教學模式,通過一些生動有趣或者實際生活案例來導入知識點,并集中強化訓練,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有效改善了課堂上學生低頭看手機的情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結合項目教學法,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明顯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過秋.高職《數字視頻后期制作》課程的項目教學研究與實踐[D].河北師范大學,2016.
[2]商瑩,袁戰軍,李安.項目教學法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作用[J].電子測試,2013(19):228-229.
[3]田海梅,張燕.基于任務驅動的計算機專業課教學模式[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5):145-147.
[4]孫慧霞.“做中學,做中教”模式在《中職計算機應用》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
[5]楊巧玉.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技能課教學模式改革[J].職業技術教育,2008(20):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