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佳瀅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第一人民醫院口腔科,浙江 杭州 311200)
口腔正畸治療主要是指通過各種矯正裝置來調整患者面部骨骼、牙齒及頜面部神經與肌肉之間的協調性,從而使其口頜系統達到平衡、穩定和美觀的一種治療手段。臨床研究表明,兒童在接受口腔正畸治療后,極易并發慢性牙齦炎,從而可對其口腔健康產生不良的影響[1]。兒童在接受口腔正畸治療后一旦并發慢性牙齦炎,就會出現牙齦腫脹、出血及口臭等癥狀。因此,臨床上應及時對此類患兒進行治療。在本文中,筆者主要研究用康復新液聯合牙周清潔術對接受口腔正畸治療后并發慢性牙齦炎的患兒進行治療的效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期間在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第一人民醫院口腔科進行口腔正畸治療后并發慢性牙齦炎的80患兒。這些患兒的納入標準是[2]:1)其年齡在10~16歲之間。2)接受過口腔正畸治療,且在術后并發了慢性牙齦炎。3)其家長簽署了自愿參與本研究的《知情同意書》。患兒的排除標準是:1)在入選本研究前的6個月內接受過免疫治療。2)合并有乙肝。3)合并有其他嚴重的口腔疾病。將這80例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n=40)和觀察組(n=40)。在對照組患兒中,有男性患兒22例,女性患兒18例;其年齡為10~15歲,平均年齡為(12.63±0.64)歲;其慢性牙齦炎的病程為4~7個月,平均病程為(5.56±0.74)個月。在觀察組患兒中,有男性患兒23例,女性患兒17例;其年齡為10~16歲,平均年齡為(12.71±0.73)歲;其慢性牙齦炎的病程為3~8個月,平均病程為(5.48±0.81)個月。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用牙周清潔術對對照組患兒進行治療,方法是:用手工牙周探針或Florida牙周電子探針探測患兒牙周袋的深度,再用尖探針探察其牙石、牙菌斑的位置和大小。用濃度為1%的碘酊對患兒的口腔進行消毒,根據其牙石和牙菌斑的分布情況,分區、分批次地刮除其牙石和牙菌斑。之后用尖探針仔細探查其牙石和牙菌斑是否刮除干凈、其牙根的表面是否光滑等。最后用生理鹽水或濃度為3%的過氧化氫溶液沖洗其口腔,并在其牙齦處涂擦濃度為1%的碘酊。用康復新液聯合牙周清潔術對觀察組患兒進行治療。對該組患兒進行牙周清潔術的方法與對照組患兒相同。康復新液(由昆明賽諾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用法是:將5 ml的此藥噴在患兒的牙齦處,2次/d,連續用藥7 d[3]。
將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顯效:經治療,患兒牙齦的顏色、形狀及牙周袋的深度等均恢復正常,其牙齦腫脹、出血及口臭等癥狀基本消失。有效:經治療,患兒牙齦的顏色、形狀及牙周袋的深度等均有所改善,其牙齦腫脹、出血及口臭等癥狀有所減輕。無效:經治療,患兒的治療效果未達到有效和顯效的標準。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4]。在兩組患兒接受治療后7 d,觀察并比較其牙齦疼痛的程度。將兩組患兒牙齦疼痛的程度分為Ⅰ級疼痛、Ⅱ級疼痛和Ⅲ級疼痛三個等級。Ⅰ級疼痛:患兒牙齦疼痛的癥狀較為輕微,不影響其日常生活;Ⅱ級疼痛:患兒牙齦疼痛的癥狀加重,但不影響其睡眠。Ⅲ級疼痛:患兒牙齦疼痛的癥狀持續加重,影響其睡眠,需要為其使用鎮痛藥。牙齦Ⅱ級疼痛+Ⅲ級疼痛的發生率=(Ⅱ級疼痛例數+Ⅲ級疼痛例數)/總例數×100%[5]。
用SPSS13.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兒(P<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
接受治療后7 d,在觀察組患兒中,牙齦疼痛程度為Ⅰ級疼痛的患兒有33例,為Ⅱ級疼痛的患兒有7例,為Ⅲ級疼痛的患兒有0例,其牙齦Ⅱ級疼痛+Ⅲ級疼痛的發生率為17.5%(7/40);在對照組患兒中,牙齦疼痛程度為Ⅰ級疼痛的患兒有26例,為Ⅱ級疼痛的患兒有8例,為Ⅲ級疼痛的患兒有6例,其牙齦Ⅱ級疼痛+Ⅲ級疼痛的發生率為35%(14/40)。接受治療后7 d,觀察組患兒牙齦Ⅱ級疼痛+Ⅲ級疼痛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兒(χ2=7.9096,P<0.05)。
過去,臨床上對接受口腔正畸治療后并發慢性牙齦炎的患兒主要是采用牙周清潔術進行治療,但效果一般。近年來,臨床上用康復新液聯合牙周清潔術對此類患兒進行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康復新液是由美洲大蠊干燥蟲體提取物所制成的一種中藥制劑,具有止痛、消腫及抗炎等功效。
本研究的結果證實,用康復新液聯合牙周清潔術對接受口腔正畸治療后并發慢性牙齦炎的患兒進行治療的效果顯著,能有效地減輕其口腔內的炎癥反應,緩解其牙齦疼痛的癥狀。
參考文獻
[1] 石曉文,韓喜梅.Nd:YAG激光治療慢性牙齦炎療效及安全性評價[J].中國保健營養,2015,25(11):129-130.
[2] 劉相榮.獨一味膠囊治療口腔固定正畸患者慢性牙齦炎的療效觀察[J].現代實用醫學,2014,26(8):1031-1033.
[3] 朱德星,劉汾,戴芳,等.慢性牙周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細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分子1及其配體的表達[J].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14,49(4):216-219.
[4] 李鑫,項釗,梁爽,等.牙周病患者基礎治療前后唾液及血漿中CHI3L1、CHIT1水平的變化[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17,27(1):12-15.
[5] 王學振.兩種不同藥物治療慢性單純性牙齦炎的臨床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5,21(14):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