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海英
(三臺縣中醫院,四川 綿陽 621100)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患者較為嚴重的慢性并發癥。此病患者很容易因長期糖代謝異常(加重微血管病變)而造成局部組織損傷,進而誘發感染或患上慢性腎衰竭,嚴重威脅其生命安全。現階段,糖尿病腎病尚無根治的方法。但大量的臨床實踐證實,為糖尿病腎病患者采用中西醫結合療法進行治療,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治療的效果。為了進一步驗證這一療法的有效性,筆者對2015年至2016年期間三臺縣中醫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三臺縣中醫院近期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腎病患者。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將這些患者平均分為治療1組(n=50)和治療2組(n=50)。在治療1組患者中,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分別有23例和27例,其中年齡最小的56歲,年齡最大的78歲,平均年齡為(62.5±4.3)歲。在治療2組患者中,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分別有24例和26例,其中年齡最小的52歲,年齡最大的76歲,平均年齡為(67.8±3.5)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為治療1組患者采用傳統的西醫療法進行治療。具體的治療方法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為其選用二甲雙胍、拜糖平或胰島素進行控制血糖治療。這些藥物的使用方法是:⑴二甲雙胍每次服0.5 g,每日服2次。治療7天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8個療程。⑵拜糖平每次服50 mg,每日服3次。治療7天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8個療程。⑶胰島素的使用劑量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進行上述治療的目標為將患者的空腹血糖值控制在<7.8 mmol/L,將其餐后2 h血糖值控制在<10 mmol/L。為治療2組患者在采用西醫療法的基礎上,加用中醫療法進行治療。具體的治療方法是:使用益腎湯進行治療。益腎湯的藥物組成為:黃芪30 g、黨參30 g、白術15 g、當歸15 g、枸杞子15 g、炙甘草10 g、陳皮15 g、五味子15 g、麥冬15 g、桃仁15 g、生地黃15 g。該基本方的作用主要以健脾固腎,祛瘀利濕為主。若患者伴有腰膝酸軟的表現,可在基本方中加入牛膝15 g、杜仲15 g。若患者伴有水腫的表現,可在基本方中加入茯苓15 g、澤瀉15 g。若患者伴有瘀血的表現,可在基本方中加入丹參15 g。制用法為:將上述中藥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日服1劑,早、晚飯后各服1次。治療7天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8個療程。此外,臨床醫生可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為其適當調整中醫治療的方法。具體的方法為:⑴對患者進行中藥保留灌腸治療。治療的方法是:取大黃30 g、生牡蠣30 g、附子10 g、地丁草10 g。將上述中藥用水煎煮后留取150 ml的藥汁。待此藥汁的溫度降至32 ℃左右時,用其對患者進行高位保留灌暢。該療法可每天進行1次,治療7天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8個療程。⑵讓患者直接服用中藥進行治療。治療的方法是:讓患者服用0.1 g的百令膠囊(生產企業:杭州中美華東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10910036,批號:030457),每日服3次。治療7天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8個療程;或者讓患者服用黃芪白術湯進行治療。黃芪白術湯的藥物成分為:黨參12 g、黃芪30 g、生地12 g。制用法為:將上述中藥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日服用1劑,分2次煎服,早晚各服用1次。⑶為患者采用中藥外敷法配合益腎湯進行治療。進行中藥外敷治療使用的方劑為:細辛10 g、麻黃10 g、姜黃10 g、桂枝10 g、草烏10 g。制用法為:將上述中藥研磨成粉末后,用益腎湯配成糊狀,將此藥糊均勻地涂抹在患者的兩腎間,然后用紗布將藥物覆蓋,并使用膠帶對紗布進行固定。每天換1次藥,治療7天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8個療程。
1)患者水腫、高血壓等臨床癥狀若完全消失,其24 h尿白蛋白定量的水平若較治療前降低>50.00 %(或恢復正常),則可判定其治療的效果為顯效。2)患者水腫、高血壓等臨床癥狀若有所改善,其24 h尿白蛋白定量的水平若較治療前降低≤50.00 %,且>20.00 %,則可判定其治療的效果為有效。3)患者水腫、高血壓等臨床癥狀若無改善,其24 h尿白蛋白定量的水平若較治療前降低<20.00 %,則可判定其治療的效果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00 %。
本次研究的數據均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接受治療前,治療2組患者和治療1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的平均水平分別為:(1.79±0.21)g和(1.80±0.24)g。在接受治療后,治療2組患者和治療1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的平均水平分別為:(0.75±1.15)g和(1.27±0.25)g。在接受治療前,兩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的水平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接受治療后,兩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的水平與接受治療前相比均有明顯的下降,且治療2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下降的幅度更為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前后其24h尿蛋白定量水平的對比 ( x±s )
在治療2組的50例患者中,治療效果被評定為顯效的患者有11例,為有效的患者有36例,為無效的患者有3例,其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4.00 %(47/50);在治療1組的50例患者中,治療效果被評定為顯效的患者有8例,為有效的患者有36例,為無效的患者有6例,其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8.00 %(44/50)。治療2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治療1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糖尿病是并發癥較多的疾病之一,而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患者最為嚴重的并發癥。由于此病具有起病隱匿、進展緩慢、在發病早期的臨床癥狀并不明顯等特點,因此很多患者都是在出現明顯的蛋白尿、高血壓、水腫及氮質血癥之后,才覺察自己罹患了糖尿病腎病[2]。近年來,用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糖尿病腎病的方法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中醫認為,糖尿病腎病屬于“消渴病”的范疇,其主要病機為血瘀濕聚,腎氣虛弱,從而出現氣陰兩虛、面色晦暗、小便渾濁不利、下肢水腫不溫等癥狀[3]。因此,中醫治療此病須以利濕化濁、滋陰補腎為主。為了進一步探討用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臨床療效,筆者對2015年至2016年期間在三臺縣中醫院就診的100例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研究。本研究的結果顯示,在接受治療前,兩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的水平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接受治療后,兩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的水平與接受治療前相比均有明顯的下降,且治療2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下降的幅度更為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2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治療1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與單獨采用西醫療法相比,采用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糖尿病腎病的效果更好。
參考文獻
[1] 牛肖媛.芪術顆粒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臨床和代謝組學研究[D].山西中醫學院,2016,14(3):83-84.
[2] 吳建營.金匱腎氣丸加減方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臨床觀察[D].山西中醫學院,2016,2(8):159-160.
[3] 崔雨萌.中西醫結合清腎解毒法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臨床觀察分析[D].吉林大學,2015(6):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