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劍
(寶興縣人民醫院,四川 雅安 625700)
近年來,甲狀腺疾病在我國的發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趨勢。進行手術治療是臨床上治療甲狀腺疾病的常用方法。有研究發現,接受甲狀腺切除術的患者常會發生喉返神經損傷(表現為聲音嘶啞、呼吸困難等)的情況,從而可嚴重影響其預后,嚴重時甚至會危及其生命安全。相關的文獻指出,對甲狀腺疾病患者進行顯露喉返神經的甲狀腺切除術能夠降低其喉返神經損傷的發生率[1]。為了進一步探討對甲狀腺疾病患者進行顯露喉返神經的甲狀腺切除術對其喉返神經損傷情況的影響,筆者對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間在寶興縣人民醫院進行甲狀腺切除術的96例甲狀腺疾病患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間在寶興縣人民醫院進行甲狀腺切除術的96例甲狀腺疾病患者。根據手術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48例/組)。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8例,其年齡在22歲至6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5.96±4.27)歲;其體重在44 kg至87 kg之間,平均體重為(58.95±6.95)kg;其中有甲狀腺良性腫瘤患者20例,甲狀腺癌患者18例,甲狀腺炎患者10例。觀察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6例,其年齡在24歲至6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5.45±4.75)歲;其體重在45 kg至88 kg之間,平均體重為(58.02±6.83)kg;其中有甲狀腺良性腫瘤患者21例,甲狀腺癌患者19例,甲狀腺炎患者8例。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相比,P>0.05。
為對照組患者采用不顯露喉返神經的甲狀腺切除術進行治療。手術方法是:對患者進行全麻,在其胸骨上緣上方約3 cm 處做一個切口,使其甲狀腺充分暴露。分離并切斷甲狀腺懸韌帶,結扎并切斷甲狀腺中、下靜脈。采用囊內結扎法對甲狀腺下動脈進行結扎,分離并切斷甲狀腺峽部。切除左右甲狀腺葉,逐層縫合切口。為觀察組患者采用顯露喉返神經的甲狀腺切除術進行治療。手術方法是:對患者進行全麻,在其胸骨切跡上方約2 cm 處做一個小切口。緊貼甲狀腺上極結扎并切斷甲狀腺上動脈,緊貼甲狀腺下極分離甲狀腺下動脈,對其進行結扎,然后將其切斷。在甲狀腺下極處找到喉返神經危險三角區(上方有甲狀腺下動脈、側方有頸總動脈和氣管),然后在此區域內找到喉返神經(呈白色的條索狀神經)。分離喉返神經周圍的組織,使喉返神經充分暴露。切除左右甲狀腺葉(注意避免損傷喉返神經),使用彎止血鉗鈍性分離并切斷甲狀腺峽部。對術區進行縫合止血,并留置引流管。
1)比較兩組患者喉返神經損傷的發生情況。2)比較兩組患者術后6個月內喉返神經損傷的恢復情況。
用統計軟件SPSS 14.0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術后,觀察組患者中有1例患者發生了喉返神經損傷,其喉返神經損傷的發生率為2.08%;對照組患者中有6例患者發生了喉返神經損傷,其喉返神經損傷的發生率為12.50%;觀察組患者喉返神經損傷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1。
在術后6個月內,觀察組患者中發生喉返神經損傷的患者喉返神經損傷的恢復率為100.00%(1/1),對照組患者中發生喉返神經損傷的患者喉返神經損傷的恢復率為33.33%(2/6);觀察組患者中發生喉返神經損傷的患者喉返神經損傷的恢復率高于對照組患者中發生喉返神經損傷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各項手術指標的比較[%(n)]
甲狀腺屬于內分泌器官,具有制造蛋白質、控制能量消耗速度等作用。進行甲狀腺切除術是臨床上治療甲狀腺疾病的常用方法。但有研究發現,接受甲狀腺切除術的患者常會發生喉返神經損傷的情況,從而可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及預后[2-3]。有學者指出,喉返神經損傷主要是在切斷甲狀腺動脈、結扎或切斷甲狀腺峽部后游離氣管過程中造成的[4-5]。喉返神經損傷可分為單側喉返神經損傷和雙側喉返神經損傷。一般情況下,單側喉返神經損傷患者會出現聲音嘶啞、輕度呼吸困難等癥狀;雙側喉返神經損傷患者會發生呼吸困難、呼吸功能衰竭,嚴重者甚至會發生窒息[6-7]。相關的臨床實踐證實,對甲狀腺疾病患者進行顯露喉返神經的甲狀腺切除術能夠降低其喉返神經損傷的發生率。為了進一步探討對甲狀腺疾病患者進行顯露喉返神經的甲狀腺切除術對其喉返神經損傷情況的影響,筆者對在寶興縣人民醫院進行甲狀腺切除術的96例甲狀腺疾病患者進行了分組對比研究。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喉返神經損傷的發生率(2.08%)低于對照組患者喉返神經損傷的發生率(12.50%)。這表明,對甲狀腺疾病患者進行顯露喉返神經的甲狀腺切除術能夠降低其喉返神經損傷的發生率。在術后6個月內,觀察組患者中發生喉返神經損傷患者喉返神經損傷的恢復率(100.00%)高于對照組患者中發生喉返神經損傷患者喉返神經損傷的恢復率(33.33%)。這表明,與接受不顯露喉返神經甲狀腺切除術的甲狀腺疾病患者相比,接受顯露喉返神經的甲狀腺切除術的甲狀腺疾病患者雖然也可能出現喉返神經損傷,但其損傷的程度更輕,恢復的速度更快。上述研究結果與崔東旭等[8]的研究結果相似。
綜上所述,對甲狀腺疾病患者進行顯露喉返神經的甲狀腺切除術能夠降低其喉返神經損傷的發生率。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封曉玉.甲狀腺手術喉返神經損傷規律及治療的探討[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34):103-103.
[2] 吳志勇.甲狀腺手術時喉返神經損傷的治療效果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03):35-36.
[3] 張欣然.甲狀腺手術單側喉返神經損傷的頸袢神經修復治療[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07):139-140.
[4] 朱明.甲狀腺手術中避免喉返神經損傷的方法及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2016,19(2):135-137.
[5] 董效東,侯占富.暴露喉返神經手術對預防喉返神經損傷的作用[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5,18(04):85-86.
[6] 張輝.甲狀腺手術常規顯露喉返神經對于預防喉返神經損傷的臨床研究[J].當代醫學,2015,;21(20):71-72.
[7] 戚清毅,王曉東,王莎飛.淺析在行甲狀腺切除手術中顯露喉返神經對預防患者喉返神經損傷的臨床效果[J].當代醫藥論叢,2016,14(16):32-33.
[8] 崔東旭,楊傳家,許維雪.甲狀腺癌術中神經監測對預防喉返神經損傷的評估[J].中華內分泌外科雜志,2015,9(4):280-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