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華
(山西省長治市郊區(qū)人民醫(yī)院兒科,山西 長治 046011)
新生兒黃疸是一種兒科的常見病。此病患兒的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皮膚、黏膜和鞏膜黃染,其病情若未得到及時的治療可發(fā)生一系列的并發(fā)癥,并可影響其生長發(fā)育[1-2]。進行藍光照射和口服退黃藥是臨床上治療新生兒黃疸的主要方法,但其臨床療效均不能令人滿意。本次研究主要分析聯(lián)用白蛋白與短時多次藍光照射療法治療新生兒黃疸的臨床效果。
本研究的對象為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山西省長治市郊區(qū)人民醫(yī)院兒科收治的94例新生兒黃疸患兒。根據(jù)入院順序編號(1-94號)的奇偶數(shù)將這些患兒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在對照組患兒中有男患兒27例,女患兒20例;其日齡為2~39 d,平均日齡為(22.5±3.4)d。在觀察組患兒中有男患兒28例,女患兒19例,其日齡為3~35 d,平均日齡為(21.3±3.3)d。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為對照組患兒聯(lián)用短時多次藍光照射療法與茵梔黃顆粒(魯南厚普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準文號:國藥準字C14006072784)進行治療。對患兒進行短時多次藍光照射治療的方案是:將其置于新生兒黃疸治療箱中,對其進行短時間的連續(xù)藍光照射,6 h/次,2次/d,進行兩次治療之間應間隔4 h。茵梔黃顆粒的用法是:口服,1 g/次,3次/d。為觀察組患兒聯(lián)用人血白蛋白(山東泰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準文號:國藥準字S10970005)與短時多次藍光照射療法進行治療。人血白蛋白的用法是:靜脈滴注,1 g·kg-1·次-1, 1次/d。對觀察組患兒進行短時多次藍光照射治療的方案與對照組相同。為兩組患兒治療5 d為一個療程。
在對兩組患兒進行一個療程的治療后對比觀察其臨床療效及發(fā)生不良反應的情況,在對其進行治療前后分別觀察其血清總膽紅素(TBIL)、直接膽紅素(DBIL)、間接膽紅素(IBIL)的水平。
顯效:經(jīng)治療,患兒黃疸的癥狀消失,其血清TBIL、DBIL、IBIL的水平均恢復正常。有效:經(jīng)治療,患兒黃疸的癥狀得到明顯的改善,其血清TBIL、DBIL、IBIL的水平部分恢復正常。無效:經(jīng)治療,患兒黃疸的癥狀無明顯的改善,其血清TBIL、DBIL、IBIL的水平變化不明顯[3]。
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兒,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兩組患兒在進行治療前其血清TBIL、DBIL、IBIL的水平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患兒相比,治療后觀察組患兒血清TBIL、DBIL、IBIL的水平均較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的比較

表2 兩組患兒進行治療前后其血清TBIL、DBIL、IBIL水平的比較(μmol /L,x±s )
在進行治療期間,對照組患兒中有2例患兒發(fā)生輕微的腹瀉,有1例患兒發(fā)生皮疹,有1例患兒體溫升高,其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為8.51%;觀察組患兒中有2例患兒體溫升高,有1例患兒發(fā)生腹瀉,其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為6.38%。兩組患兒在進行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的常見病。足月兒和早產(chǎn)兒均可罹患此病。新生兒黃疸的發(fā)病機制是:新生兒對膽紅素的代謝功能發(fā)生紊亂,其血液中膽紅素的含量升高,進而導致其皮膚、鞏膜及黏膜黃染[4-5]。進行藍光照射和口服退黃藥均是臨床上治療新生兒黃疸的主要方法。在對新生兒黃疸患兒進行藍光照射治療時,可通過對其進行長時間的熒光照射使其吸收一定波長的光線,使其體內脂溶性的Z型膽紅素(IxaZ)轉變?yōu)樗苄缘腅型膽紅素(IxaE),進而較快地排出體外。但是,IxaE的穩(wěn)定性較差,很容易再次轉變?yōu)镮xaZ。在對新生兒黃疸患兒進行藍光照射治療期間為其注射白蛋白,可促使其體內的IxaE與白蛋白相結合,阻止IxaE轉變?yōu)镮xaZ,進而可降低其其血清TBIL、IBIL、DBIL的水平,促使其更快地康復[6-7]。
本研究的結果證實,為新生兒黃疸患兒聯(lián)用白蛋白與短時多次藍光照射療法進行治療可取得理想的臨床效果,能促進其黃疸的消退,而且不會使其發(fā)生嚴重的不良反應。
參考文獻
[1] 溫穎.白蛋白聯(lián)合藍光光療對新生兒黃疸的治療效果評價[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6,10(12):215.
[2] 余木煥.藍光照射結合白蛋白靜脈滴注治療新生兒黃疸的療效觀察及護理[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2,10(13):125-125.
[3] 胡海.白蛋白治療新生兒黃疸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4,21(10):80-81,84.
[4] 陳堅,蔣智勇,孫偉紅,等.足月新生兒黃疸光療效果的影響因素[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31(3):483-485.
[5] 唐紅裝,梁麗清,謝映梅,等.短時多次藍光療法在新生兒黃疸治療中的效果觀察與護理[J].廣東醫(yī)學,2010,31(23):3154-3155.
[6] 賈承英,崔彥敏,張青,等.不同藍光照射方法聯(lián)合媽咪愛治療新生兒黃疸的效果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15):2358-2360.
[7] 黃冬梅.藍光照射聯(lián)合白蛋白靜脈滴注對新生兒黃疸的療效觀察[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3,19(9):1298-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