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美鏡
(山西省晉中市第一人民醫院藥供科,山西 晉中 030600)
處方是醫療活動中關于藥品調劑的重要書面文件。處方質量的優劣可對醫療服務的質量產生直接的影響,是反映醫療機構用藥合理性的有效憑證,同時也是評價臨床醫生醫療水平的主要依據[1]。處方不合理不僅會嚴重影響患者治療的效果及預后,同時也會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2]。為進一步規范臨床醫生開具處方的行為,衛生部先后發布了《處方管理辦法》和《醫院處方點評管理規范(試行)》等管理規范,要求各級醫院要建立處方點評制度,以不斷提高臨床醫生開具處方的合理性。在本文中,筆者主要研究對處方進行干預在提高門診處方質量方面的價值。
從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間山西省晉中市第一人民醫院門診開具的處方中隨機抽選146 363張處方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包括2015年1月至12月期間(對門診處方進行干預前)該院門診開具的65 766張處方和2016年1月至12月期間(對門診處方進行干預后)該院門診開具的80 597張處方。
1.2.1 研究方法 根據《處方管理辦法》和《醫院處方點評管理規范(試行)》等處方管理規范制定處方評價標準。通過人工點評與軟件點評相結合的方式對處方進行評價(評價內容主要包括處方的規范性及合理性)。設計處方點評評價表,分類登記處方的基本指標及用藥不合理的情況,并將這些數據錄入微軟EXCEL2007軟件數據庫。
1.2.2 干預方法 針對進行處方點評中發現的問題,在醫院藥事管理與藥物治療學委員會、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及醫務科的支持下,藥劑科采用行政干預或用藥教育等方式對臨床醫生開具處方的行為進行干預。具體的干預措施如下:1)進行處方合理性干預。藥師與臨床醫生一同討論制定合理的用藥方案,并對患者進行用藥會診。藥師及時將收集到的新藥信息告知臨床醫生,向其發放常用藥目錄和用藥指南,并定期對其進行合理用藥培訓。處方點評小組將類似錯誤重復出現或情節嚴重的不合理處方發布在醫院內網或公示欄內,并對當事醫生予以相應的處罰。2)完善醫院信息管理系統。臨床診斷不規范是造成處方不合理的原因之一。分析其原因可能是醫院內醫囑系統中的臨床診斷備選條目不全,致使醫生難以選取準確的臨床診斷條目。針對這一情況,藥師應及時與信息科進行溝通,定期提醒其對醫囑系統進行維護,并盡量將醫囑系統中臨床診斷的備選條目補全。同時,藥師通過發郵件或發短信等方式通知當事醫生對其不規范的臨床診斷進行修改,并對其進行規范化臨床診斷宣教,以提高其開具處方的合理性與規范性。3)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藥劑科通過多種渠道、平臺及媒介對臨床醫生進行合理用藥宣教。建立QQ群和微信群等網絡交流平臺,以便為臨床醫生提高方便快捷的藥學服務。4)加大獎懲力度。醫院職能部門應根據相關的規章制度對開具不規范處方的醫生進行通報批評或經濟處罰。例如,根據處方的不合理程度給予當事醫生每張50~100元不等的經濟處罰。給予開具超常規處方的醫生每張300~500元不等的經濟處罰。對于開具處方規范的醫生予以相應的獎勵。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對本文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該院在對門診處方進行干預前開具的65 766張門診處方中用藥合理的處方有59 189張,用藥不合理的處方有6577張,其合理率為90.00%。該院在對門診處方進行干預后開具的80 597張門診處方中用藥合理的處方有77 473張,用藥不合理的處方有3124張,其合理率為96.12%。與對門診處方進行干預前相比,對門診處方進行干預后其門診處方的合理率更高(P<0.05)。在對門診處方進行干預前開具的6577張用藥不合理的處方中包括用藥不規范的處方2547張、不適宜的處方3358張、超常規處方672張。在對門診處方進行干預后開具的3124張用藥不合理的處方中包括用藥不規范的處方1260張、不適宜的處方1641張、超常規處方223張。詳見表1。

表1 對門診處方進行干預前后其門診處方不合理情況的分析(張)
于2007年5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由國家衛生部頒布的《處方管理辦法》中的第35條和第36條規定,藥師在發現處方中的不合理情況后,應及時讓開具該處方的醫生予以確認,并指導其重新開具處方。相關的文獻指出,處方質量的優劣直接關系到用藥患者的生命安全,而藥師對門診處方進行審核可減少或杜絕處方中的錯誤[3]。劉然等[4]的研究結果證實,對門診處方進行干預能夠有效地提高門診處方用藥的合理率。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該院在對門診處方進行干預前開具的6577張用藥不合理的處方中包括用藥不規范的處方2547張、不適宜的處方3358張、超常規處方672張。在對門診處方進行干預后開具的3124張用藥不合理的處方中包括用藥不規范的處方1260張、不適宜的處方1641張、超常規處方223張。與對門診處方進行干預前相比,對門診處方進行干預后其門診處方的合理率更高(P<0.05)。
綜上所述,對門診處方進行干預能夠有效地提高門診處方用藥的合理率。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樊寶才. 某院2015年門診處方的點評及不合理用藥改進措施[J].中國處方藥. 2016, 14(10): 29-30.
[2] 曾立青. 門診西藥房不合理用藥處方分析及改進措施[J]. 中國實用醫藥. 2016, 11(18): 273-274.
[3] 吳燕燕,陶嫦娟,馮曉紅. 2015年某院門診不合理處方干預結果分析[J]. 中國藥業. 2016, 25(21): 87-88, 89.
[4] 劉然,邢爽,王璐. 門診1645例不合理中成藥處方干預分析及探討[J]. 中國醫藥導報. 2014,35(29): 15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