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廣惠
(五通橋區人民醫院,四川 樂山 614800)
急性胰腺炎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急腹癥。此病具有發病急、病情發展快的特點[1]。近年來,臨床上常用中西醫結合療法對急性胰腺炎患者進行治療。為了確保此病患者接受治療的效果,在治療期間應對其進行有效的護理,以加快其康復的進程[2]。基于此,本次研究主要探討對接受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實施綜合護理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間五通橋區人民醫院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中的相關診斷標準[3]。將這些患者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其平均年齡為(45.62±3.85)歲,其發病至就診的平均時間為(5.96±1.53)h。在觀察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其平均年齡為(45.04±3.94)歲,其發病至就診的平均時間為(5.87±1.91)h。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中西醫結合治療。具體的治療方法是:對患者進行胃腸減壓,糾正其機體的水電解質失衡及酸堿失衡。用100 ml 濃度為1%的普魯卡因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以改善其胰腺的微循環。使用奧曲肽對患者進行治療,以減少其胰液的分泌。奧曲肽的用法是:0.1 mg/次,2次/日,皮下注射給藥,共治療7~14 d。使用烏司他丁對患者進行抑制胰液活性的治療。烏司他丁的用法是:10萬U/次,1次/日,靜脈滴注給藥,共治療7~14 d。使用環丙沙星對患者進行抗感染治療。環丙沙星的用法是:0.1~0.3 g/次,1 h/次,靜脈滴注給藥,共治療7~14 d[4]。同時,對患者進行腸外營養支持治療。待患者的胃腸功能基本恢復后,對其進行腸內營養支持治療。在此基礎上,為患者使用中藥進行治療。所用中藥方的藥物組成是:金銀花、蒲公英各30 g,生大黃、枳實、厚樸、川楝子、炒萊菔子各15 g,烏藥、當歸、白芍各10 g,木香6 g,芒硝5 g。將上述中藥放到500 ml的清水中煎煮,取汁100 ml。經過胃管為患者輸注此藥,200 ml/次,2次/日。用剩余的100 ml藥液為患者灌腸,2次/日,連續治療7 d。為患者使用丹參注射液進行治療。丹參注射液的用法是:將20 ml的丹參注射液加入到500 ml的葡萄糖注射液中進行靜脈滴注,1次/日,共治療14 d。
在兩組患者接受中西醫結合治療期間,均對其進行常規護理。進行常規護理的方法是:護理人員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對其進行用藥指導、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在此基礎上,對觀察組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是:1)護理人員指導患者臥床休息,可取彎腰屈膝側臥位,以緩解其腹痛的癥狀。對于腹痛癥狀較為嚴重的患者,護理人員應為其病床放置防護欄,以防其發生墜床。在患者出現發熱的癥狀時,護理人員應遵醫囑對其進行物理降溫(體溫≤38.5℃)或藥物降溫(體溫>38.5℃)。2)護理人員密切觀察患者腹痛、腹部肌肉緊張的程度。患者若出現腹痛癥狀加重、范圍擴大且血壓降低的癥狀,說明其出現了中毒性休克,護理人員應及時報告醫生進行處理[4]。護理人員定時為患者采血,將其血液標本送至檢驗科進行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的檢測,并認真記錄其檢測結果。3)護理人員注意觀察患者的神志、尿量、血壓的變化情況。仔細觀察患者嘔吐物的量及性狀,從而判斷其機體脫水的程度。對于出現過度換氣、低氧血癥的患者,護理人員應遵醫囑為其使用呼吸機進行輔助呼吸。4)護理人員在遵醫囑為患者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時,應注意觀察其是否出現過敏反應,禁止為其使用嗎啡進行鎮痛,以防其發生Oddi括約肌痙攣。5)護理人員告知患者家屬要讓患者禁食、禁飲1~3 d,以防食物刺激其胰腺,使其胰腺分泌大量的消化酶,從而加重其病情。當患者腹痛和嘔吐的癥狀基本消失后,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家屬讓患者食用少量的低糖流質食物,根據患者的身體情況逐漸讓其恢復正常飲食。告知患者禁止食用高脂肪的食物,以防其病情復發,可攝入少量的優質蛋白質,以利于其胰腺功能的恢復。在患者禁食期間,護理人員應對其進行口腔護理,以保證其口腔的清潔、衛生。對于禁食后癥狀未緩解或腹脹癥狀較為嚴重的患者,護理人員應遵醫囑為其插上胃管,經胃管抽吸其胃內容物和氣體。6)在患者出院前,護理人員告知其要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多吃營養豐富、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不要暴飲暴食,在餐后不要進行劇烈的運動,注意飲食及個人衛生,不吃不潔的食物,在4~6周內要注意休息,不要過度勞累、舉重物。同時,為患者講解暴飲暴食、酗酒和急性胰腺炎的關系,教會其自測血糖,告知其在出院后若出現腹痛、腹脹、嘔吐的癥狀應及時入院就診。
記錄兩組患者住院的時間、排便的時間、臨床癥狀消失的時間及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采用SPSS14.0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接受治護后,觀察組患者住院的時間、排便的時間及臨床癥狀消失的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患者(P<0.05)。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情見表 1、表2。

表1 兩組患者住院的時間、排便的時間及臨床癥狀消失時間的比較(d,x±s )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
中醫將急性胰腺炎納入“肋痛”、“腹痛”的范疇,認為該病的發病機理是食積、濕蘊、熱結、血瘀。中醫對急性胰腺炎患者進行治療的原則是通里攻下、理氣開郁、清熱解毒。在本次研究中,使用生大黃、芒硝、枳實、厚樸等藥物對急性胰腺炎患者進行治療,可以有效地促進其腸道的蠕動,清除其腸道內的細菌及毒素,降低腸管的壓力[5]。為了進一步提高此病患者接受治療的效果,在治療期間對其進行綜合護理,即從生理、心理、飲食等方面對其進行有效的護理。急性胰腺炎患者可出現劇烈腹痛、惡心、嘔吐、脫水等癥狀。此病的發生不僅會給患者帶來生理上的痛苦,還會使其出現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在本次研究中,護理人員對此病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和健康教育,可有效地緩解其不良情緒[6]。護理人員做好患者進出水量、體溫、血壓、脈搏的監測工作,及時為此病患者清理呼吸道內的分泌物,對其進行飲食指導,可以確保其接受治療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對接受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實施綜合護理的效果較為理想。
參考文獻
[1] 王菊英.中西醫結合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臨床護理分析[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5,13(17):128-130.
[2] 吳芳,張興美.中西醫結合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臨床腸外、腸內營養護理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12):211-212.
[3] 鄧淑紅,諶秘,江小霞,等.中西醫結合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28例與護理[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5,13(5):122-123.
[4] 劉顯碧.中西醫結合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及護理體會[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3(21):144-145.
[5] 王天燕.急性胰腺炎中西醫結合治療的護理[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16,12(5):140-142.
[6] 胡姣姣.中西醫結合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護理體會[J].飲食保健,2016,3(8):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