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鳳蘭,代立群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 安徽 合肥 230001)
國內外大量的調查資料表明,護士屬于一種高壓力職業。因此,護理壓力已成為一種嚴重的職業性危險[1]。過高的工作壓力不僅會影響護士的身心健康,還會降低其工作效率及護理質量。所以,對護士的工作壓力源進行分析,對于緩解其工作壓力、促進其身心健康、提高臨床護理質量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了進一步了解神經外科護士的工作壓力源,并找到減輕其工作壓力的方法,筆者隨機選取在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工作的42名護士作為研究對象,并對其進行了以下調查研究。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在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工作的42名護士。這些護士被納入本次研究的標準是[2]:1)性別為女性。2)年齡在24歲~50歲之間。3)工作時間>2年。4)對本次研究的內容及相關風險知情,并簽署了自愿參與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書》。其不能被納入本次研究的標準是[3]:1)在距本次研究的近半年內,其家中發生過重大變故。2)患有慢性鼻炎、消化道潰瘍等易引起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的疾病。在這42名護士中,有22名護士的職稱為護士,有11名護士的職稱為護師,有9名護士的職稱為主管護師。
采用護士工作壓力源量表對這42名護士的工作壓力強度、工作壓力源和工作壓力水平進行調查。本次調查共發放42份調查問卷,均有效地回收,回收率為100.00 %。
1)觀察并記錄這42名護士的工作壓力強度。2)觀察并記錄這42名護士的工作壓力來源與工作壓力水平。在本次研究中,我院采用國內外最為常用的護士工作壓力源量表對這些護士的工作壓力源和工作壓力水平進行調查及測評。該量表包括護理專業與工作方面的壓力問題、工作量與時間分配方面的壓力問題、工作環境與資源方面的壓力問題、對患者進行護理方面的壓力問題和管理與人際關系方面的壓力問題等5個方面共35項內容,每個項目按照壓力強度的不同分為1分~4分,1分表示無壓力,2分表示有輕度壓力,3分表示有中度壓力,4分表示有重度壓力。
本次研究的數據均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調查的結果顯示,在這42名護士中,感覺工作壓力強度為中度壓力的護士有9名,為重度壓力的護士有33名。從這一結果可以看出,神經外科護士的工作壓力強度以重度壓力為主,占78.57 %(33/42)。詳見表1。

表1 這42名神經外科護士的工作壓力強度
調查的結果顯示,這42名護士的工作壓力源主要集中在工作量與時間分配方面、對患者進行護理方面、護理專業與工作方面、工作環境與資源方面、管理與人際關系方面這5個方面,其在這5個方面的平均得分依次為:(2.71±0.97) 分、(2.65±0.91) 分、(2.51±1.03) 分、(2.33±1.01)分和(2.24±0.92)分。這42名護士工作壓力的平均水平為(2.48±1.00)分。詳見表2。

表2 這42名護士的工作壓力源及壓力水平 ( 分,x±s )
壓力源又叫應激源(或緊張源),是指任何對承壓者機體的恒定狀態可造成破壞、使其機體產生壓力反應的所有內外因素。神經外科是醫院眾多科室中比較特殊的一個科室,該科室具有患者的病情緊急、涉及的護理操作技術較多、基礎護理的工作量較大、護理的風險較高等特點。因此,與醫院其他科室的護士相比,該科室護士所承受的工作壓力更大。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神經外科護士的工作壓力強度以重度壓力為主,占78.57 %(33/42);其工作壓力源,按照壓力強度由高到低依次為:工作量與時間分配方面的壓力、對患者進行護理方面的壓力、護理專業與工作方面的壓力、工作環境與資源方面的壓力、管理與人際關系方面的壓力;其工作壓力的平均水平為(2.48±1.00)分。對此,筆者認為,要想有效地緩解神經外科護士的工作壓力,促進其身心健康,提高臨床護理質量,醫院管理者應著重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1)合理安排人力資源。在不影響整體工作的情況下,醫院管理者應適當調整護士的工作班次和工作時間,要充分考慮輪班對護士生理及心理造成的負面影響,盡可能創造條件使護士能夠勞逸結合,進而減輕其工作壓力。2)為護士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豐富其業余生活。相關的文獻資料顯示,為護士建立起同事支持系統,可有效地減輕其心理壓力。對此,醫院管理者應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各科室護士參加集體活動,例如組織其進行體育鍛煉、開展文藝活動、聽專題心理講座等,引導護士學會用適當的方式疏解工作壓力,保持心理健康。3)運用價值激勵法幫助護士樹立自信心。醫院管理者要在工作中適時運用價值激勵法鼓勵護士相信自我、挑戰自我、成就自我。要引導護士敢于面對現實,教導其當遇到存在特殊情況的患者或患者家屬時,要敢于承擔責任,維護護士的尊嚴。另外,醫院管理者還要學會稱贊護士、調動護士工作的積極性、為護士營造一個和諧、愉快、團結的工作氛圍,從而提高其對職業的滿意感和忠誠度。4)加強對護士進行專業技術培訓。醫院管理者應創造條件讓護士定期接受職業技術培訓或外出參觀,使其能夠在業務上不斷精進,提高自身價值,從而適應現代醫學的發展。5)持續提高護士的社會地位。醫院管理者應適時借助各類媒體向社會宣傳護士的工作、學習與生活,使社會民眾對護理作為一門自主性專業有一個真實的了解,糾正部分人群對護士的片面認識,從而逐步提高護士的社會地位。
綜上所述,正確分析神經外科護士的工作壓力源,并及時采取有效的調整對策,對于減輕其工作壓力,提高護理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林素華,李碧霞.神經內科護士壓力狀況分析及對策[J].中國衛生產業,2015,12(25):133-135.
[2] 代夢,陳玉蘭,康湘.淺析神經外科護士壓力與提高優質護理[J].醫藥前沿,2015,11(29):207-208.
[3] 王麗,彭玲,李鐵軍,等.神經外科護士職業壓力、應對方式及心理健康水平間的相關研究[J]. 中國醫藥指南, 2015,42(4):285-286.
[4] 王佳.神經外科護士的心理壓力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養生保健指南,2016(29):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