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文
(邛崍市醫療中心醫院,四川 成都 611530)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是指細菌進入鼓室所引起的化膿性感染。此病多繼發于上呼吸道感染。相關的文獻指出,用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療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的療效良好。為了進一步探討用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療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的療效,筆者對邛崍市醫療中心醫院接診的76例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邛崍市醫療中心醫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間接診的76例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這些患者均知情并同意參與本研究。采用抽簽法將這些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8例患者。治療組患者中有男性26例,女性12例;其年齡為20~53歲,平均年齡(33.8±5.5)歲。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24例,女性14例;其年齡為18~55歲,平均年齡(34.4±5.8)歲。治療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可進行組間對比研究。
為治療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滴耳液進行治療。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的用法是:先用雙氧水反復沖洗患者耳內的膿液,然后向其耳道內滴入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滴8滴左右)。指導患者變換體位,以便使藥液充分接觸其病灶,2次/d,連續治療7 d。在后續的治療中可根據患者病情的好轉情況為其調整治療的頻率和用藥量[1]。為對照組患者采用鹽酸洛美沙星滴耳液進行治療。鹽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的用法與治療組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的方法相同。
1)患者的臨床療效。療效判定標準是:(1)顯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基本消失。(2)好轉。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明顯改善。(3)無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無明顯改善。2)患者不良反應(包括頭暈、發熱、惡心、耳痛等)的發生率。
應用SPSS 19.0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組患者治療的有效率(97.4%)高于對照組患者治療的有效率(76.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對比
治療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13.2%)低于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34.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的對比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主要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型鏈球菌、第Ⅲ型肺炎球菌和變形桿菌等致病菌感染引起。此病多發生于冬春季節。患有血液疾病、心肺病、腎炎、變態反應性疾病、營養不良等疾病的患者是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的高發人群。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耳痛、鼓膜充血、穿孔、耳內流膿等[2]。進行藥物治療是臨床上治療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的主要方法。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左旋體。此藥可通過抑制細菌內拓撲異構酶IV和DNA旋轉酶活性的方式阻礙細菌DNA的復制,從而可起到抗菌的作用。鄒樹勇[3]研究指出,左氧氟沙星滴耳液具有使用方便、抗菌譜廣、抗菌作用強、安全性高等特點。鹽酸洛美沙星滴耳液也屬于喹諾酮類抗菌藥。此藥可直接作用于細菌內DNA螺旋酶的A亞單位,抑制細菌DNA的合成和復制,從而可起到抗菌的作用。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治療組患者治療的有效率(97.4%)高于對照組患者治療的有效率(76.3%)。治療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13.2%)低于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34.2%)。上述研究結果與李淑嫻[4]的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用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療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可取得顯著的療效,且安全性較高。
參考文獻
[1]周李芳, 陳健, 劉真貞,等. 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療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的臨床效果研究[J]. 中國社區醫師, 2016, 32(34):72.
[2]張雄.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治療中應用鹽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的療效[J]. 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 2017, 4(19):3702-3703.
[3]鄒樹勇. 鹽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用于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治療中的療效[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6, 3(43):8654.
[4]李淑嫻. 化膿性中耳炎患者應用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的臨床療效探討[J]. 醫學信息, 2013, 26(1):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