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繼峰 李唐明
安全管理敲鑼打鼓搞花架子肯定行不通。怎樣才能跳出管理抓安全?錢營孜礦獨辟蹊徑得真經。近幾年來,這個礦從小事細節抓起安全,舉重若輕,輕腳細步走向“四零”,即:零死亡、零容忍、零缺陷、零失誤的工作目標。
“今晚有暴雪來襲,大家上下班開車乘車,均要注意安全。不回家的員工,也要繃緊安全這根弦,咱們時刻不能放松,如果真發生事故就后悔莫及了,我們要‘高高興興上班來,平平安安回家去’。”元月24日,安監處副處長張雪勇在微信群發了一條安全提醒,溫暖了全礦干部員工的心。
“進入元月,全國煤礦大小事故頻發,不同程度暴露了相關企業干部員工安全意識薄弱、安全能力不強等問題。”張雪勇說,“我們要引以為戒,提前打好預防針,做實安全提示和預防,增強干部員工的安全意識和排除風險的能力。”
張雪勇從事安全管理15年,有一雙抓安全的慧眼。這個礦把安全管理化整為零,將管理像春風化雨一樣,融入工作的方方面面,“一塊磚一塊磚”地為員工筑起“安全長城”。
“開獎了,我的‘金點子’就是金豆子,兩個加了30分,和一班工分一樣。這個月我要多提幾個。”掘進區員工向燕高興地對工友說。
所謂“金點子”開獎,就是區里組織管技人員,對上個月的合理化建議進行鑒定,根據“含金量”給予相應獎勵。通過征集合理化建議,引導員工積極參與管理,實現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煤礦事故絕大多數是由于習慣性違章造成的。要想從根本上消滅安全事故,就必須提高員工自我管理意識,安全人人抓,就不會出事故。”區長李玉華說。掘進區連續36個月杜絕輕傷以上事故,源于安全管理做得細致扎實。
每到節假日等事故高發時段,該礦就會集中組織員工進行安全合理化建議征集活動,通過征集安全“金點子”,讓員工主動參與管理教育。同時,開展案例學習,觸動“安全神經”,全面營造“三違”不能有、事故不能出、安全要保證的濃厚氛圍。
“什么是‘三專兩閉鎖’?車行駛速度每秒不能超多少米?”元月23日,在沒有提前通知的情況下,錢營孜礦培訓中心人員來到副井口,抽查入井員工的安全知識掌握情況。
“我們每月都要進行這樣的抽查,以便從中發現問題,找到短板。”培訓中心教師王影說。年初,礦領導在井下抽檢時,發現一名特種作業人員存在安全知識掌握不牢、操作不當等問題。對此,該礦針對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素質情況,在全礦范圍內進行摸底調查。隨后,培訓中心工作人員包隊督導,對特種作業人員進行一對一培訓,并逐個考核。
管理人員的安全素質同樣不容忽視。去年,礦采取抽考的方式,對各級領導干部的安全知識掌握情況進行了檢查,累計抽考科(區)級干部361人次、隊長824人次、員工3216人次,并及時反饋成績。這在各單位引起了極大震動。
“現在,不管是管理人員還是普通員工,對安全學習都抓得更緊了。”王影說。
“走,聽肖總講課去!”元月23日下午,掘進二隊隊長王奎對該區另一名隊長說。當天,該礦安全副總肖國剛為全礦管理人員講井下安全一號文政策解讀。
除了教授知識,領導干部對安全的態度,也直接影響著員工。去年11月,在第四期班隊長業務素質培訓中,該礦礦長焦殿志結合現場安全管理實際,與班組長互動討論。焦殿志對班組長們說:“安全生產,就是時刻把安全排在第一位。作為班隊長,大家一定要在安全的前提下采煤和進尺。”之后,焦殿志又帶領大家分析了事故案例。和大家一起找事故的原因,制度預防措施,讓培訓班隊長受益良多。

礦領導在現場為員工講安全課
“礦長講課開闊我們的管理視野,讓我們知道,在現場哪里容易出事故,怎樣防范,我都記在心里,回到崗位上,好好落實到現場。”培訓后,開拓區修護隊隊長宗瑞利說。
集團公司職代會結束后,安監處副處長張雪勇在該礦用于安全學習的微信公眾平臺上,發布了集團第八屆三次職代會暨2018年工作會議相關內容。很快,就有員工留言。去年,培訓中心、技術、調度等單位都開通了微信公眾號,用于發布煤礦安全知識等內容,方便員工隨時學習。
“對于這種學習方式,大家都很認可。”張雪勇說,“在新時代大背景下,安全教育是個大概念,干部員工都愛玩微信。我們把安全教育內容發送到微信公眾平臺上,只要員工在空閑時間瀏覽一下,就會有所收獲。”此外,這個礦以微課堂為載體,以實操考核標準為內容,購買了生動、直觀的事故案例視頻教材,用在區隊日常安全培訓和課堂教學中。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錢營孜礦采用新穎的安全教育培訓方式,讓原本枯燥的知識變得鮮活并有吸引力,讓干部員工在樂中學,在趣中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