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俊鴻
(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藥劑科,江蘇 蘇州 215009)
2型糖尿病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慢性病。近年來,此病的發病率呈逐漸增高的趨勢。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終身用藥。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不按照醫囑用藥,從而可嚴重影響其治療的效果和預后[1]。相關的文獻指出,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合理用藥指導可有效地提高其用藥的依從性。為了進一步探究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合理用藥指導對其用藥依從性的影響,筆者對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接診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在2015年6月至2017年4月期間接診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參照組和試驗組,每組各45例患者。試驗組患者中有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25例;其年齡在44歲至8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6.73±2.1)歲。參照組患者中有女性患者17例,男性患者28例;其年齡在43歲至7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4.53±2.4)歲。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相比,P>0.05,存在可比性。
對參照組患者進行常規的健康宣教,包括囑咐其按時用藥、定期到醫院復查等。對試驗組患者進行合理用藥指導。具體的指導方法如下:1)臨床藥師為患者建立健康電子檔案,根據其病情為其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告知其合理用藥對控制其病情的意義,并詳細地向其講解各種降糖藥的使用時間、劑量及用藥的途徑。2)臨床藥師詳細地向患者講解服用各種降糖藥可能會出現的不良反應和應對的方法。例如,患者在服用降糖藥后發生低血糖時,可適量口服葡萄糖。3)臨床藥師制作《糖尿病宣傳手冊》,并將其發放給患者,以提高其對糖尿病的認識程度。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告知其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治療,以增強其對治療的信心和用藥的依從性。4)在患者出院后,臨床藥師定期通過打電話、發短信及使用微信、QQ等網絡聊天工具了解患者病情的控制情況和藥物的使用情況。囑咐患者按時自測血糖、定期到醫院復查,并根據其病情的變化情況為其調整用藥量。告知患者家屬常提醒、監督患者定時、定量用藥,以防止患者出現擅自加減用藥量、停藥等情況。
對比兩組患者接受治療4個月后其嚴格按醫囑服藥的比率、偶爾忘記服藥的比率、自行更改用藥量的比率和自行停藥的比率。
本次研究中的數據均采用統計軟件SPSS19.0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4個月后,試驗組患者嚴格按醫囑服藥的比率、偶爾忘記服藥的比率、自行更改用藥量的比率、自行停藥的比率分別為 91.1%(41/45)、6.7%(3/45)、2.2%(1/45)、0.0%(0/45),參照組患者嚴格按醫囑服藥的比率、偶爾忘記服藥的比率、自行更改用藥量的比率、自行停藥的比率分 別 為 53.3%(24/45)、22.2%(10/45)、13.3%(6/45)、11.1%(5/45);試驗組患者嚴格按醫囑服藥的比率高于參照組患者,其偶爾忘記服藥的比率、自行更改用藥量的比率、自行停藥的比率均低于參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對治療4個月后兩組患者用藥依從性的分析[n(%)]
2型糖尿病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慢性病。此病患者若未能及時接受有效的治療,可發生視網膜病變、心血管疾病、神經病變等多種并發癥,從而可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2]。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終身用藥。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不按照醫囑用藥,從而可嚴重影響其預后。相關的文獻指出,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合理用藥指導可有效地提高其用藥的依從性,從而可提高其生活質量,改善其預后[3-4]。在本次研究中,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對45例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合理用藥指導,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本研究的結果顯示,治療4個月后,試驗組患者嚴格按醫囑服藥的比率高于參照組患者,其偶爾忘記服藥的比率、自行更改用藥量的比率、自行停藥的比率均低于參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合理用藥指導能夠提高其用藥的依從性。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陳小麗,梁少蓮,蔡時雨,等.臨床合理用藥指導對2型糖尿病患者用藥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藥業,2017,26(10):91-94.
[2]王旭,陳軍,周云慶,等.消渴丸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105例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觀察[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223-225.
[3]劉烜.臨床合理用藥指導對2型糖尿病患者用藥依從性的影響探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9):87-88.
[4]李竹巖.訪談型用藥指導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相關指標的影響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5(19):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