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樂國
(資中縣中醫醫院,四川 內江 641200)
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兒科呼吸系統疾病。該病是由于患兒感染肺炎支原體所致。該病的高發群體為5~15歲的兒童。該病患兒的臨床表現不典型,其病情極易被漏診或誤診,從而使其錯失最佳的治療時機。該病患兒若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會導致其發生多種并發癥,會對其生命安全構成嚴重的威脅。目前,臨床上常使用西醫療法對患兒進行治療,但效果并不理想。有臨床研究資料顯示,對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使用中西醫結合療法進行治療的效果很好。為此,筆者對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間資中縣中醫醫院收治的90例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
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間資中縣中醫醫院收治的90例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將這些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n=45)與對照組(n=45)。在對照組患兒中,有男性患兒25例,女性患兒20例;其年齡為5~14歲,平均年齡為(9.5±1.5)歲。在觀察組患兒中,有男性患兒23例,女性患兒22例;其年齡為5~15歲,平均年齡為(9.8±1.6)歲。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兒均使用西醫療法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為:1)為患兒靜脈滴注紅霉素,每次滴注25 mg/kg,每天滴注1次。連續治療5 d。在治療的第6 d讓患兒口服紅霉素進行治療,每天服25 mg/kg,分3次服用。連續服用1周。2)為患兒靜脈滴注阿奇霉素,每次滴注10 mg/kg,每天滴注1次,連續治療5 d。在治療的第6 d讓患兒口服阿奇霉素進行治療,每天10 mg/kg,分3次服用,連續服用1周。在此基礎上,對觀察組患兒采用自擬的中藥方進行治療。該方的藥物組成和用法是:陳皮10 g、魚腥草10 g、川貝10 g、桔梗10 g、桑白皮10 g、前胡10 g、杏仁5 g、炙麻黃5 g、甘草5 g。根據中醫辨證分型為患者適當加減藥物。若患兒為風寒束肺型肺炎,則在此方中加入防風8 g、荊芥8 g。若患兒為風熱郁肺型肺炎,則在此方中加入連翹10 g、金銀花10 g、薄荷5 g、黃芩5 g。若患兒為痰熱癰肺型肺炎,則在此方中加入全瓜萎10 g、蘇子10 g、葶藶子10 g、生石膏10 g。若患兒為陰虛肺熱型肺炎,則在此方中加入麥冬10 g、玉竹10 g、生地10 g、沙參10g。若患兒為脾肺氣虛型肺炎,則在此方中加入太子參10 g、白術10 g、茯苓10 g。將上述藥物加入450 ml清水中,浸泡半小時后,煎服,每天服用1劑,分早、晚兩次服用,連續治療7 d為1個療程[1]。
治療7 d后,觀察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血氧飽和度及呼吸頻率。將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分為顯效、有效及無效。顯效:患兒的臨床癥狀全部消失,經血常規檢查結果顯示正常,經X線檢查結果顯示其肺部不存在陰影。有效:患兒的臨床癥狀明顯減輕,經血常規檢查結果顯示其白細胞數及CRP(C反應蛋白)的水平均降低,經X線檢查結果顯示其肺部陰影變小。無效:患兒的臨床癥狀未減輕或在加重,經血常規檢查結果顯示無變化,經X線檢查顯示其肺部陰影未變化或在擴大。
本次研究中的數據均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接受治療后,觀察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3.3%,對照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為71.1%。觀察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大于對照組患兒(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的比較
接受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氧飽和度及呼吸頻率相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接受治療后,觀察組患兒的血氧飽和度高于對照組患兒。其呼吸頻率低于對照組患兒(P<0.05)。詳見表2。
表2 接受治療前后兩組患兒血氧飽和度及呼吸頻率的比較(±s )

表2 接受治療前后兩組患兒血氧飽和度及呼吸頻率的比較(±s )
組別 例數(n)血氧飽和度(%) 呼吸頻率(次/min)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5 62.6±6.5 98.5±12.3 38.6±4.5 23.5±2.2對照組 45 63.6±6.7 72.6±11.6 36.8±4.8 31.2±2.3 P值 >0.05 <0.05 >0.05 <0.05
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是臨床上常見的兒科呼吸系統疾病之一。該病患兒的臨床表現為刺激性干咳、少痰、肺部炎癥、肺部有濕啰音等。該病患兒若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會導致其發生循環系統、消化系統或泌尿系統的損害,對其生命安全及身體健康構成嚴重的威脅。若患兒存在循環系統的損害,則其臨床表現為心悸、胸悶及心率加快,對其進行心肌酶譜檢查的結果顯示其相關臨床指標均升高。若患兒存在消化系統的損害,則其臨床表現為腹瀉、嘔吐,對其進行肝功能檢查的結果顯示異常。若患兒存在泌尿系統的損害,則其會罹患腎炎及出現蛋白尿。因此,臨床上對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進行治療時,應對其進行多方面的檢查,以確診其病情,避免發生漏診或誤診。目前,臨床上對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常使用西醫療法進行治療,但效果并不理想。有臨床研究資料顯示,對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使用中西醫結合療法進行治療的效果很好。本研究在對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使用常規西醫療法進行治療的基礎上,對患兒使用自擬中藥方進行治療。所用自擬中藥方的藥物組成為;陳皮、魚腥草、川貝、桔梗、桑白皮、前胡、杏仁、炙麻黃及甘草。其中魚腥草可利尿消腫、清熱解毒、抗病毒,具有提高患兒免疫力的作用,陳皮含有揮發油,具有祛痰及消炎的作用,川貝可鎮靜、祛痰,桑白皮可行水消腫,具有清熱泄肺的作用,桔??砷_宣肺氣、祛痰排膿,前胡可散風清熱、降氣化痰,炙麻黃可散寒通滯,杏仁可消炎、鎮咳平喘,甘草可清熱解毒、祛痰止咳。上述諸藥合用可共奏止咳化痰、益氣養陰、祛邪退熱的功效[3]。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接受治療后,觀察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兒,其血氧飽和度高于對照組患兒,其呼吸頻率低于對照組患兒。綜上所訴,用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嚴紅.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特點和診治分析[J].中外醫療,2017,36(15):146-147+150.
[2]李莉.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特點和診治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26):3750-3751.
[3]王燕妮,劉艷麗.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特點和診治效果[J].基層醫學論壇,2015,19(24):3366-3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