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婉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心內科,四川 成都 610031)
近年來,心腦血管疾病已經成為危害人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該病不僅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帶來巨大的影響,還可引發冠心病、心絞痛等其他心血管疾病。因此,高血壓又被稱為“萬病之源”。有研究表明,高血壓患者并發冠心病的幾率是其他疾病患者并發冠心病幾率的3~4倍[2]。在對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進行對癥治療的同時,采用科學的護理方法對其進行護理,對促進其身體的恢復、改善其預后具有重要的意義[3]。為此,筆者對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心內科收治的150例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在進行對癥治療的同時實施綜合護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間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心內科收治的300例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這300例患者均被確診患有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經檢查,這300例患者所患的其他疾病均不會對本次研究的結果造成影響。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將這30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綜合護理組,每組各有150例患者。對照組患者中有男、女各84例、66例;其年齡為45~67歲,平均年齡為(58.23±0.5)歲。綜合護理組患者中有男、女各78例、72例;其年齡為42~73歲,平均年齡為(59.65±0.2)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對癥治療。同時,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具體的方法是:1)根據患者的病情和體質,遵醫囑為其按時按量使用藥物進行治療,藥物的給藥途徑為口服和靜脈滴注兩種。2)為患者講解關于高血壓和冠心病的疾病知識。3)密切監測患者病情變化的情況。對綜合護理組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具體的方法是:1)對患者的病情進行監測。⑴護理人員每天定時對患者的身體狀況進行監測,并詳細記錄其血壓、心率等相關指標。⑵在一般情況下,應將患者收縮壓的水平控制在145 mmHg以下,將舒張壓的水平控制在90 mmHg以下。⑶對出現嘔吐、頭疼、頭暈等癥狀的患者應及時進行降壓處理。2)對患者進行用藥護理。⑴根據患者的病情,為其制定合適的藥物治療方案。⑵按照患者的藥物治療方案,遵醫囑定時、定量為其發放藥物。⑶告知患者在服用藥物后需臥床休息2~3 min,以免其發生直立性低血壓。⑷根據患者病情變化的情況,遵醫囑為其適當增減用藥量。3)對患者進行膳食護理。在患者住院期間,為其制定營養豐富但不會增加腸胃和肝腎負擔的食譜。4)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期間,護理人員應積極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詳細告知他們關于高血壓和冠心病的發病機制及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項等,以提高其治療的依從性。5)對患者進行運動護理。建議患者進行適量的運動(如打太極拳、跳廣場舞或進行慢跑等),以有利于其控制血壓。6)對患者進行健康管理。⑴為患者建立健康檔案。⑵在患者出院后,定期對其進行隨訪。⑶定時向患者發放關于高血壓和冠心病防治知識的宣傳手冊,以提高其對此類疾病的重視程度。
觀察兩組患者接受住院治療的時間、心電圖的異常率、血壓的水平及其用藥不良反應的發生率。1)記錄患者血壓的控制情況,其血壓的水平應控制在正常水平之內(血壓的正常值:舒張壓在90 mmHg以下,收縮壓在140 mmHg以下)。2)用藥不良反應包括:頭疼、頭暈、腹瀉等。
將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錄入到SPSS17.0和SPSS19.0軟件中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接受護理后,與對照組患者相比,綜合護理組患者接受住院治療的時間更短,其心電圖的異常率和血壓的水平均更低(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接受住院治療的時間、心電圖的異常率和血壓水平的比較
兩組患者均發生不同程度的用藥不良反應,經過相應的治療后其癥狀均得到緩解。與對照組患者相比,綜合護理組患者頭暈、惡心嘔吐、血壓水平偏低和腹瀉等用藥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均更低(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用藥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n(%)]
進入21世紀后,我國逐步進入到“銀發時代”。目前,老年人口在我國總人口中占有較高的比率。因此,近年來因衰老所致的器官退行性疾病(如高血壓和冠心病)的發生率就呈現出明顯上升的趨勢[5]。高血壓患者需要終身服用藥物,其日常生活可受到嚴重的不良影響。近年來,隨著我國生活節奏的加快,高血壓患者的發病年齡正向年輕化方向發展。高血壓是其他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誘發原因之一。因此,科學合理地使用藥物控制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對延緩其病情的進展、降低其其他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均具有重要的意義[6]。有研究表明,在對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進行對癥治療的同時對其進行綜合護理,可明顯提高其血壓的控制效果,改善其臨床癥狀。綜合護理是指通過對患者實施科學的心理疏導、運動指導、飲食護理等全面的護理,來提高其治療效果的一種護理方法[7]。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接受護理后,與對照組患者相比,綜合護理組患者接受住院治療的時間更短,其心電圖的異常率、血壓的水平和頭暈、惡心嘔吐、血壓水平偏低、腹瀉等用藥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均更低。這說明,對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可更好地控制患者的血壓水平。此研究結果與王桂華[8]的研究結果相同。
綜上所述,對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效果顯著,可有效地縮短其接受住院治療的時間,改善其臨床癥狀,降低其用藥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朱慧娟,楊靜.高血壓并發冠心病的臨床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16):82,86.
[2]張博.綜合護理干預在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療效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6):61,64.
[3]韓笑.綜合護理干預冠心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臨床研究[J].黑龍江醫學,2016,40(7):657-658.
[4]雷紅英,加孜拉·加尼木汗,姜萍.高血壓合并冠心病住院患者綜合護理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15):120-121.
[5]莫秋鵑,左廣峰.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臨床綜合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6,19(5):744-747.
[6]孫溪.護理干預對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療效觀察[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6,10(9):88.
[7]楊麗云.護理干預在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治療中的臨床應用效果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6,(2):93-95.
[8]王桂華.護理干預對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療效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摘,2016,16(12):26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