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愛娟
(三門縣人民醫院產科,浙江 三門 317100)
母嬰同室的服務對象為產婦及其新生兒,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該病房中若存在安全隱患,可危害產婦及其新生兒的健康,而且極易引發醫患糾紛。分析母嬰同室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進而對其采取有效的護理安全管理措施,能夠為產婦及其新生兒營造安全優質的住院環境,促使產婦在產后更快地康復[1-2]。本次研究主要分析護理安全管理在對母嬰同室的產婦進行護理中的應用價值。
本研究的對象為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在三門縣人民醫院產科進行分娩后母嬰入住同病房的300例產婦。將這些產婦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150例產婦的年齡為23~38歲,平均年齡為(30.51±5.83)歲;其中有剖宮產產婦51例,自然分娩產婦99例。觀察組150例產婦的年齡為24~35歲,平均年齡為(29.76±5.35)歲;其中有剖宮產產婦47例,自然分娩產婦103例。兩組產婦的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兩組產婦進行分娩知識宣教、產后護理、新生兒護理等常規護理。在此基礎上,對觀察組產婦進行全面的護理安全管理,護理安全管理的方案如下:對2015年以前入住我院母嬰同室的產婦發生護理不良事件的情況進行記錄和分析,總結對該病房產婦進行護理服務的過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結果顯示,相關的不安全因素主要為產婦易發生醫院感染、病房的安全設施不足、醫護人員的安全意識淡薄、醫院規章制度不完善等。針對這些不安全因素,對觀察組產婦實施以下護理安全管理方案:1)強化醫護人員防控醫院感染的意識,防止產婦及新生兒出現醫院感染。加強醫護人員的手衛生管理,要求其在進行各項醫護操作時堅持無菌操作的原則,并使用六部洗手法進行手部清潔。在對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時務必嚴格掌握其用藥的適應證,防止其發生致病菌耐藥。定時對病房進行消毒清潔和通風換氣,并經常為其更換被服。2)加強醫院的基礎設施建設。在病房中安裝報警系統及急救設備,并對其進行定期的維護。確保療區內的安全通道通暢,嚴禁在走廊內堆放雜物,并保持療區內地面干燥,以免發生跌倒。組織醫護人員定期進行消防演練,使其了解使用消火栓及滅火器的方法[3]。3)強化醫護人員的安全意識。定期組織醫護人員參加各種主題的安全知識講座,并重點對實習生、進修生及低年資的醫護人員進行安全隱患防范措施的培訓,加強其在工作中的責任感[4]。定時進行病房巡視,密切監測產婦的恢復情況,在發現異常情況時及時告知醫生并輔助醫生對產婦進行治療。4)完善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建立完善的新生兒安全管理制度、新生兒交接制度、新生兒查對制度及母嬰同室探視及陪伴管理制度,并確保各項工作制度得到落實到位。
在對兩組產婦出院前對比觀察其發生護理不良事件的情況及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采用三門縣人民醫院產科自擬的產婦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評估兩組產婦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該調查表的總分為100分,該評分若≥80分可判定其對護理服務很滿意,該評分若為60~79分可判定其對護理服務基本滿意,該評分若<60分可判定其對護理服務不滿意。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接受護理后,觀察組產婦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產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接受護理后兩組產婦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的比較
觀察組產婦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產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3。

表3 兩組產婦對護理服務滿意程度的比較
“母嬰同室”是指,使分娩后的產婦盡可能與其新生兒每天24個小時處于同一個房間內休養,并將每天產婦與其新生兒分離的時間嚴格控制在1個小時以內。采取母嬰同室的措施可增強產婦與其新生兒之間的情感交流,提高產婦對其新生兒進行母乳喂養的成功率,保障母嬰的健康。在為產婦采取母嬰同室的措施時,應高度重視母嬰同室病房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有針對性地實施護理安全管理措施,以確保產婦及其新生兒得到安全、優質的護理服務[5]。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在接受護理后,觀察組產婦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產婦,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產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在對母嬰同室的產婦進行護理的過程中為其采取有效的護理安全管理措施可降低其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并能提高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
參考文獻
[1]王鵬,徐慧,王藝羨.產科母嬰同室病房中危險因素調查與護理安全管理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7,7(13):161-162.
[2]董瑞珍,楊玉香,呂清清.產科母嬰同室病房中危險因素調查與護理安全管理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6,11(25):45-47.
[3]范志廣.肝功與血脂血清學指標水平檢驗在脂肪肝診斷中的探討[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23(9):26-27.
[4]陳小敏.產后母嬰同室病房護理風險因素及防范對策[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6,5(01):74-75.
[5]陳麗.針對性護理措施在母嬰同室病房安全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5,18(36):27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