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茜
(南京市浦口區中心醫院八病區,江蘇 南京 211800)
進行微創豬尾巴管胸腔閉式引流術是臨床上治療氣胸的常用方法。此術式適用于對肺壓縮40%以上、臨床癥狀較嚴重的氣胸患者進行治療,具有療效確切、安全性高、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低等優點[1]。相關的文獻指出,對進行微創豬尾巴管胸腔閉式引流術的氣胸患者實施綜合護理的效果良好。為了進一步探討對進行微創豬尾巴管胸腔閉式引流術的氣胸患者實施綜合護理的效果,筆者對在南京市浦口區中心醫院進行微創豬尾巴管胸腔閉式引流術的86例氣胸患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從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間在南京市浦口區中心醫院進行微創豬尾巴管胸腔閉式引流術的氣胸患者中隨機選取86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選患者的納入標準:1)經胸部X線檢查或CT檢查被確診患有氣胸。2)肺壓縮40%~95%。3)具有進行胸腔閉式引流術的指征。4)知情并同意參與本研究。5)肝腎功能正常。6)無出血傾向。所選患者的排除標準:1)治療期間發生病情惡化。2)對治療的依從性較差。3)合并有嚴重的呼吸困難。將這些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43例/組)。觀察組患者中有男23例,女20例;其年齡為15~85歲,平均年齡(45.8±21.2)歲;其中有自發性氣胸患者24例,外傷性氣胸患者8例,COPD所致氣胸患者11例;有左側氣胸患者23例,右側氣胸患者19例,雙側氣胸1例。對照組患者中有男22例,女21例;其年齡為15~83歲,平均年齡(46.2±22.5)歲;其中有自發性氣胸患者23例,外傷性氣胸患者10例,COPD所致氣胸患者10例;有左側氣胸患者24例,右側氣胸患者18例,雙側氣胸1例。兩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存在可比性。
為這兩組患者均采用微創豬尾巴管胸腔閉式引流術進行治療。手術方法是:術前對患者進行胸部CT檢查,明確其胸腔內空氣的具體部位。一般情況下,在患者患側鎖骨中線第2肋間做穿刺點標記。對于包裹性氣胸患者,應根據其胸腔內空氣的具體部位為其做穿刺點標記。
對其穿刺點處周圍的皮膚進行消毒后,對其穿刺點處進行局部浸潤麻醉,然后抽出其胸膜腔內的氣體。在胸腔穿刺針的針芯內置入導絲,并借助胸腔穿刺針將導絲置入胸腔內約10 cm。沿導絲將豬尾巴管置入胸腔內約12 cm,然后退出導絲。在豬尾巴管的體外端上連接水封瓶,觀察封水瓶內有氣泡溢出即說明穿刺成功。最后縫合固定豬尾巴管。
在進行微創豬尾巴管胸腔閉式引流術期間,對兩組患者均實施常規護理,包括監測其生命體征、對其進行預防并發癥的護理等。在此基礎上,對觀察組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如下:
1.3.1 進行術前護理 在術前,護理人員向患者介紹微創豬尾巴管胸腔閉式引流術的優點(如創傷小、療效確切、并發癥少等),并詳細地向其講解實施該手術的具體操作過程、步驟、效果、安全性及進行手術期間需要注意的事項等,以緩解其焦慮、緊張的情緒,幫助其建立對治療的信心。在術前,護理人員準備好進行手術所需的器械和用品,并檢查引流裝置的完好性(如在無菌條件下檢查水封瓶、引流管有無縫隙、漏氣)[2]。
1.3.2 進行術中護理 在對患者進行穿刺前,護理人員主動與其進行交流,囑咐其保持四肢放松、呼吸平穩,并告知其穿刺時可能會有輕微的疼痛感,應盡量保持體位不動。對于在接受穿刺操作時出現嚴重疼痛反應的患者,護理人員應對其進行安撫和鼓勵。在將豬尾巴管置入患者的胸腔后,對豬尾巴管的體外端進行妥善的固定。
1.3.3 進行術后護理 在術后,護理人員密切觀察患者的引流管是否通暢,并指導其掌握正確的咳嗽、咳痰的方法,以促進其胸腔內氣體的排出,加快其肺復張。注意觀察患者水封瓶的負壓情況,注意水封瓶口有無氣體逸出及其中水柱的波動情況(正常的波動范圍為4~6 cm)。注意觀察患者引流液的性狀、顏色和量,每天為其更換1次無菌引流瓶。在其引流管的周圍纏繞一圈碘伏棉條,以防止其留置引流管處發生感染[3]。定時評估患者的疼痛癥狀。對于疼痛癥狀較為嚴重的患者,應遵醫囑使用地西泮對其進行治療。對于出現劇烈的持續性疼痛癥狀的患者,應檢查其是否存在置管過深的情況。告知患者保持排便通暢,多食用高熱量、高蛋白、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
1.3.4 進行術后吹氣球訓練 在術后6 h,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進行吹氣球訓練。協助其取半坐臥位或端坐位,告知其深吸氣后用力呼氣將氣球吹起,直至吹不動為止。每次吹10~20 s,反復吹10~20次。每天進行5~6組訓練。
1.3.5 進行引流管護理 護理人員密切觀察患者的引流管是否出現扭曲、滑脫、折彎等情況。在術后1~2 h,指導患者進行適當的活動,并標記好其水封瓶內的液面。對于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不要持續放開其引流管,應定時、定量、緩慢地放出其胸腔內的氣體和液體(應每隔1~2 h開放1次引流管),以防止其發生復張性肺水腫。每天定時檢查患者的引流管、引流瓶是否銜接緊密。在患者呼吸平穩、雙肺呼吸音清晰、24 h內的引流量小于10 ml、其水封瓶內水柱波動的范圍變小或固定不動、進行胸片檢查的結果顯示其肺復張情況良好后,對其進行拔管[4]。
1.3.6 進行拔管后的護理 在對患者進行拔管時,護理人員囑咐其屏住呼吸,以防止引流管損傷其肺臟。在完成拔管后,對患者置管處周圍的肌肉進行按摩。告知患者在拔管后的48 h內要注意休息,避免屏氣。根據患者身體的恢復情況指導其進行下床活動(以緩慢散步為主),并注意觀察其是否出現氣促、皮下氣腫、胸痛、胸悶、失眠、便秘、咳嗽等癥狀。拔管后讓患者留院觀察24 h,在確認其無異常情況后方可讓其出院[5]。
1.3.7 進行出院指導 在患者出院前,護理人員向其講解出院后的注意事項,如術后1個月內不要提重物、用力排便、屏氣或進行劇烈的運動。囑咐患者定期到醫院復查,一旦出現氣促、胸悶、突發性胸痛等癥狀要及時就診。告知患者要注意休息,保持心情愉悅。
比較兩組患者肺復張的時間、留置引流管的時間、對護理的滿意率和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采用SPSS20.0軟件對本文中的數據進行分析。患者肺復張的時間、留置引流管的時間等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對護理的滿意率等計數資料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肺復張的時間、留置引流管的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患者,其對護理的滿意率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肺復張的時間、留置引流管的時間和對護理滿意率的比較
在術后,兩組患者均未發生皮下氣腫、血胸、穿刺部位感染等并發癥。
氣胸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胸腔疾病。此病主要是由咳嗽、提重物、進行劇烈運動、舉重所致的肺內壓力升高引起的。氣胸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突發性胸痛、呼吸困難及刺激性咳嗽等[6]。進行微創豬尾巴管胸腔閉式引流術是目前臨床上治療氣胸的常用方法。本研究的結果顯示,接受護理后觀察組患者肺復張的時間、留置引流管的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患者,其對護理的滿意率高于對照組患者。在術后,兩組患者均未發生皮下氣腫、血胸、穿刺部位感染等并發癥。
綜上所述,對進行微創豬尾巴管胸腔閉式引流術的氣胸患者實施綜合護理的效果較為理想,能夠縮短其留置引流管的時間、肺復張的時間,提高其對護理的滿意率。
參考文獻
[1]陳瑩,林萬里,龔蘭娟,等.豬尾巴導管加負壓引流與傳統胸腔閉式引流治療液氣胸的效果比較[J].中國臨床新醫學,2016,9(7):575-577.
[2]夏廣惠,祁瑋.豬尾巴引流導管組治療自發性氣胸圍手術期的護理[J].臨床肺科雜志,2012,17(9):1743-1744.
[3]喻學慧.胸腔閉式引流治療自發性氣胸術后的觀察與護理[J].中國醫藥科學,2014,4(9):156-158.
[4]陳海燕,李錚,劉瑞華.微創持續負壓引流技術治療肺癌胸腔積液的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8):49-50.
[5]周淑媛,陳建紅.中心靜脈導管引流胸腔積液的護理[J].中國護理管理,2013,13(Z):151-152.
[6]母斐.“吹氣球”在自發性氣胸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傷殘醫學,2014,22(16):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