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軌快運A1線(首期)在湖南株洲試開通,全球首條智能軌道快運系統由此正式進入為期3個月的試運行階段。智軌采用“軌跡跟隨控制技術”,以電池作為能源渠道,每節編組可載客100人,可與汽車共享路權,既保持像軌道列車大載客量優勢,又不需要建造專有鋼軌,可與汽車共享道路,為解決大中城市出行難帶來了新的選擇。智軌整體線路投資約為現代有軌電車的1/5。
上海交通大學校園內無人駕駛的固定線路小巴投入試運行,乘客可在站點通過掃碼預約和上車體驗。該車輛系統是標準的Level4級自動駕駛系統,無方向盤和油門踏板,通過多傳感器融合方式實現自動駕駛。乘客可通過微信呼叫、觸摸屏交互、語音交互等多種途徑方便快捷使用該系統。與此同時,該系統還具備完整的系統調度、遠程監控、運行維護等多種功能。
交通運輸部發布加強網約車管理征求意見稿。這6類駕駛員將被重點關注,嚴重者將列入黑名單:①未取得平臺、車輛、駕駛員經營許可;②線上提供服務車輛、駕駛員與線下不符;③未按規定提供共享信息;④不按規定標明服務價格及定價規則;⑤違法使用乘客信息;⑥對乘客實施報復行為。
美國《科學》雜志子刊《科學—進展》日前發表了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金賢敏團隊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報道了世界最大規模的三維集成光量子芯片,并演示了首個真正空間二維的隨機行走量子計算,這也是國內首個光量子計算芯片。上海交大金賢敏團隊通過飛秒激光直寫技術制備了節點數多達49×49的三維光量子計算芯片,這一成果對于推進模擬量子計算機研究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