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君
摘 要:交互式電子白板目前正在安徽省肥西縣農村小學大規模配置和應用。文章圍繞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最優化,從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實現教學內容的延伸四個方面論述了交互式電子白板在農村小學語文課堂上的應用問題。
關鍵詞:交互式;電子白板;語文課堂
1.課件展示,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學習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下進行的,人不能超越具體的情境來獲取知識。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的作用,來促使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獲取知識。在形式上,教師可根據課文內容和教學的需要,或創設導入情境、或創設問題情境、或創設探究情境、或創設表演情境,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如在教學《黃山奇石》一課時,在課文的導入環節,教師利用電子白板中的鏈接功能,截取紀錄片《發現中國》中的部分片段,制成一段優美的視頻文件,視頻中關于“黃山四絕”的簡介繪聲繪色地為學生們揭開了黃山這座名山的神秘面紗。對于農村的學生來說,這段視頻極大地激起了他們進一步走近黃山、探究黃山的興趣,為后面的進一步教學創設了一個良好的情境。
2.多元刺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夸美紐斯認為:“應該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的求知和求學欲望激發出來。”可見,興趣對于學生求知是何等的重要。因此,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是語文教學取得成功的先決條件。在教學時,我們要利用多媒體圖、文、聲、像并茂的特點,向學生提供多元感官刺激。在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引導時,我們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各種感覺器官,使每個學生都愿學、會學、樂學,促進學生更加深入地感受知識和理解知識。如在《日月潭》一課中,日月潭在哪里?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來的?課文怎樣描寫那里秀麗的風光吸引了許許多多中外游客的呢?我在引導學生探究這些問題時,設計了幾個動畫環節,先利用淡出功能,展示中國地圖,讓學生走上講臺,找一找、圈一圈臺灣和日月潭的具體位置,接著出示日月潭全景圖,讓學生一起找找光華島的位置,用熒光筆畫一畫日潭和月潭的基本形狀,結合對文中比喻句的分析,明確日月潭名字的由來。最后出示課文中關于日月潭在不同時間、不同天氣下的美景的句子,利用幕布功能,一步步展示畫面,創設神秘情境,引導學生圍繞“隱隱約約、清晰、朦朧”等重點詞語展開討論,領略日月潭秀麗的風光,體會作者對日月潭由衷的贊美。
3.媒體輔助,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
突破教學重點、解決教學難點一直是教師教學時的關鍵性問題。現在,一個問題自己解決不了,就會有許多一線的教師,甚至是專家來幫助你;如果對自己的解決方式不滿意,會有多個方案供你選擇;如果身邊沒有合適的教學輔助物,在網絡中能找到逼真的圖片、豐富的音像資料。如《曹沖稱象》一課,“曹沖稱象的辦法妙在哪里”是教學的重難點,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常用實驗法進行突破,既費時又費力,還不利于全體學生觀看演示過程,有了交互式電子白板就不一樣了,教師可在學生充分感悟語言文字的基礎上,鏈接一段動畫,將抽象的內容直觀、具體、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然后進行講解,梳理曹沖稱象的步驟,歸納出曹沖利用石頭的重量稱出大象重量的方法之妙,感受曹沖小小年紀卻有著非凡的智慧,這是傳統教學手段無法實現的。
4.資源補充,實現教學內容的延伸
新課改提倡樹立大語文教學觀,注重教學內容向課外的延伸和拓展,既要立足課堂,又不要局限于課堂,提倡合理地超越課堂、突破文本。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依據教學實際,選準課外延伸點,選取恰當的接收資源,進行補充教學,以增強教學的效果,擴大教學的容量。如學習古詩《望廬山瀑布》時,為了引導學生體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種夸張和想象并用的手法,可以鏈接李白的其他詩句,如“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等,既感受李白詩歌的典型風格,又激發學生對古代詩歌的閱讀興趣。又如,教師在教學《我是什么》時,可以利用動畫效果帶領學生認識水的不同形態,了解水是怎樣變化的,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并鏈接視頻《生命離不開水》,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水和人類的密切關系,增強學生用水、節水的環保意識等。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應當合理、正確使用各種資源,使語文教學超越課堂,超越學科。
總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農村教師要善于適時、適當和靈活地應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利用資源拓展學生視野,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傅鋼善,馬紅亮.網絡遠程教育[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2]楊偉洲.信息技術教學研究與范例[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