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睿
筆者作為制作部攝像科的一名攝像師,在電視節目制作中的很多時候都使用多機位拍攝。多機位拍攝不同于一般的攝像單機,它強調攝像師必須按照導播的要求,相互配合進行拍攝工作。錄制過程中攝像師必須嚴格按照導播的指令,各自操作某種類型的攝像機,根據節目內容的需求、導播的配置,分別在不同的景別、角度,用不同的拍攝手法來記錄整個節目過程,為導播提供一路連續、有效的畫面信號。下面通過一場國際級拳擊賽事來展現攝像師在體育比賽轉播中的機位職責和拍攝素質。
攝像師最基本的職責是為導播提供畫面,畫面質量的好壞直接決定著一場節目的水準和質量。多機拍攝的攝像師必須在服從導演調度的基礎上進行多機位的分工合作。攝像師要按照導播的安排,聽從調度,在理解導播的風格和要求的基礎上,積極地去創作鏡頭。在多機位拍攝中,沒有任何一個機位拍攝的畫面是獨立的,各個機位之間必須是聯動的,有著一點的銜接關系的,所以嚴格執行導播給的機位任務,避免無意義的“越位拍攝”,保證各個機位之間的流暢切換,安全過渡。

圖1 拳擊賽機位圖
以拳擊比賽為例,導播布置好的機位如圖1。1號機與2號機是大倍率鏡頭,正面拍攝拳手比賽時的近景與細節特寫。3號機器與4號機器是兩臺廣角的游機,負責拳手上場下場的鏡頭,景別聽候導播調度。5號機器是游機,負責跟拍拳手的步伐、教練的表情。6號機負責拍攝休息時的舉牌女郎、裁判。7號游機則是負責場下的觀眾,并負責頒獎機動。從這些機位圖和各個機位的分工來看,每個機位的攝像師都有明確的分工,這樣才能讓導播更好地切換到有效且漂亮的畫面。各機位職責如表1。

表1 各機位職責列表
由于拳擊比賽有著自己的節奏和規律,因此導播在轉播開始前都會按照節目要求來進行機位分工。攝像師明確任務后,在瞬息萬變的轉播過程中盡量減少導播現場調機,如1號機器的職責是正面拍攝拳手的特寫、動作、出拳方式,交待人物關系,而場邊的5號機器這個時候更多地是要拍到教練的動作、表情。如果5號機器越位去拍攝拳手的特寫,這樣會與1號機器的畫面重復,導播看不到教練的反應鏡頭,所以明確的職責關系使得導播能在轉播過程中有更多精力考慮如何更好地將運動與情感有機地結合起來,展現節目的魅力。因此攝像師就必須按照節目彩排時布置的任務嚴格執行,這樣才能確保電視轉播制作的成功。
現代節目制作越來越復雜,對攝像師要求也越來越高,特別一些拳擊賽事拍攝出來的信號需要傳到國外的媒體,除了要求較高的拍攝技能之外,還包括其他更深層次的要求。
作為職業攝像師就必須要有良好的專業技能,其中包括對攝像機的熟練操作,各種特種攝像設備的使用,熟悉各種攝像設備的菜單、附件的安裝使用等,并且能夠在多機位拍攝中,聽從導播調度進行多機位拍攝,精準構圖、快速聚焦、取景漂亮。

除了過硬的個人技術,如推、拉、搖、移、跟等這些綜合拍攝方式外,專業的攝像師還必須懂得導播的創作意圖,在特殊的場景、光線下,尋求最美的構圖,把控好每個拍攝畫面,生動地表現被拍攝的對象。其次是快速準確地構圖,這就是專業攝像和業余攝像的區別所在,并非短時間內就能學會,需要積累大量的拍攝經驗。拳擊比賽中有些畫面是兩個拳擊手對壘的瞬間產生的,它和擺拍大有不同,所以專業的攝像師就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快速構圖、準確對焦,拍下精彩的瞬間畫面。
攝像師要從電視制作的角度來理解節目的特點、形式,并且在通過待機彩排的同時,加深對節目的認識,如了解主持人的站位、燈光舞美的設計、跳舞的主體、唱歌的主唱,等等。可以想象得到,一個不熱愛攝像事業的人,只是盲目地為拍攝而拍攝,拍出來的畫面很可能是不正確的,對導播來說是無效的,所以只有具備了對攝像事業的熱愛,對所拍攝的節目有充分的理解與熟悉,才可能在攝像工作中將這份熟悉與熱愛轉化為優美的畫面展現出來。有時候,經常遇到文藝晚會剛拍攝完,接著第二天要拍攝拳擊比賽,這些不同類型項目拍攝任務的轉換,作為專業攝像師就要保持一如既往的熱情,無怨無悔地隨時轉換,這才是攝像這項工作的職業素質。
國際拳擊賽事的成功制作,除了對攝像師業務素質和專業技能要求比較高之外,還要求攝像師必須具備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和敬業精神,嚴謹踏實的工作作風和時間觀念,并且擁有健康的體魄和敏銳的反應,清晰的大腦與靈活的雙手,以及開放謙虛的品質與良好的溝通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