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范凌志
世界衛生大會(WHA)21日在瑞士日內瓦開幕。臺灣當局鼓動15國提出所謂“邀請臺灣以觀察員身份參與大會”的提案,在當天的總務委員會會議中被否決,未能列入會議補充議程。盡管臺媒仍努力渲染“各方為臺灣發聲”,事實卻大相徑庭。23日,《環球時報》記者在世衛大會現場明顯感到,在提案被否決后,臺灣“蹭會”企圖已迅速破滅。大會開幕當天與中國代表在“二對二”辯論中并肩作戰的巴基斯坦常駐日內瓦代表法盧卡·阿米爾大使對記者說,臺灣的企圖“非常愚蠢,非常天真”。
23日8時,記者抵達日內瓦萬國宮,細雨中,少量游客在廣場標志性的“斷腿椅”雕塑前留影。廣場的另一側,兩名工人正專心擺放世衛組織的宣傳海報。3天前,所謂的臺灣“民間世衛宣達團”就是在這里肆意喧鬧,高喊政治口號,企圖給世衛大會施壓,以獲得大會入場券。在世衛大會將提案否決后,這里很快恢復平靜,一場鬧劇灰頭土臉地落幕。
當天的議程是各國代表輪流發言,地點在著名的世衛組織主會場——國聯大廳。參會人士和記者陸續進場,警衛一一查看證件,臺灣鬧場人士如果想趁機混入會場不太現實。大廳主席臺上,蛇繞權杖的圖案覆蓋著聯合國標志,組成世衛組織會徽。然而,“蛇徽”下仍有與醫學無關的雜音出現。巴拉圭、斯威士蘭、所羅門群島等幾個臺灣“友邦”代表在發言中稱“希望臺灣進入WHA”,理由僅是“臺灣不進入WHA會造成隱患”之類的含糊說法。
“我真的很憤怒!”在看到發言時間被這些臺灣“邦交國”揮霍后,未能得到發言機會的瑞典華人、瑞典針灸學術研究學會會長楊春貴流露出對臺灣當局行為的不屑。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21日在臺灣申請加入WHA提案的辯論環節,會場二層有個別人為臺灣鼓掌,“但我私下跟很多國家代表溝通過,他們大多數都對臺灣當局倒豎大拇指”。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22日用“干凈利落”形容世衛大會否決“邀請臺灣以觀察員身份參加世衛大會”的提案。《環球時報》記者23日在世衛大會現場明顯感到,在臺灣的企圖被挫敗后,相關雜音顯得“士氣低落”。當天,除了稀稀拉拉的禮節性掌聲,臺灣“友邦”的發言未引起各國代表積極回應,相比其他國家詳盡地介紹本國衛生全民覆蓋情況,這些發言更像是“履行義務”,巴拉圭代表甚至在發言后迅速離開了會場。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支持中方的聲音底氣足得多。在會場外,巴基斯坦常駐日內瓦代表法盧卡·阿米爾大使接受了《環球時報》記者專訪。21日,臺灣15個“邦交國”發起的“邀請臺灣作為觀察員參加WHA”提案進入“二對二辯論”階段時,正是他與中國大陸代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馬曉偉一同對臺灣兩個“邦交國”馬紹爾群島與圣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進行駁斥。當時,阿米爾在發言中強調,WHA不應干預中國內政。
當《環球時報》記者表明采訪意圖時,正準備上臺發言的阿米爾看著記者名片,似有警惕地問:“你是來自北京,而不是臺北?”得到確認后,他舒展眉頭笑著說,“你是來自真正的中國”。在會后接受記者采訪時,阿米爾表示,世衛組織是優秀的組織,是一個技術組織,如果有人想把政治帶入這個領域,對任何人都沒有幫助。對于有臺灣“邦交國”稱臺被排除在WHA外會造成“危機”,他說,有些人的企圖只會將世衛組織寶貴的注意力浪費在錯誤的方向上,這樣一來真正的議程會被遺忘,然后這個星球上每個人的健康保障都受到影響。
在被問到辯論當天的情況時,阿米爾沒有向《環球時報》記者透露細節,只是告訴記者,“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上,沒有妥協!”▲
環球時報2018-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