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本報記者 崔杰通
非洲國家布基納法索昨天突然宣布與臺灣“斷交”,這已是蔡英文上臺兩年來的第四個,當晚,上臺不到3個月的臺“外長”吳釗燮引咎辭職。蔡英文昨夜發表講話,將“行政院長”賴清德、“陸委會主委”陳明通、“總統府”秘書長陳菊等都拉了出來,分擔壓力。在講話中,蔡英文攻擊大陸對臺“外交打壓”“挑戰臺灣社會的底線”,宣稱“不會再忍讓”。事實上,布基納法索24日發表的“斷交”聲明中,只字未提大陸,只強調是為了該國及其人民的利益而做出這一選擇。國民黨發言人稱,是蔡英文當局操作政治意識形態,嚇跑了“盟友”,要求蔡英文向全民道歉。西非的布基納法索是臺灣“盟友”中面積第二大(27萬平方公里)、人口最多(2000萬)的國家,失去它對臺當局形成巨大沖擊。如今,臺灣只剩下18個“邦交國”,誰會是下一個?
蔡英文攻擊大陸
“布基納法索政府決定今天切斷與臺灣的外交關系。”24日下午,布外長巴里發表聲明稱,“自1994年以來,布基納法索一直與臺灣保持合作關系,但今天,世界發生了變化,我們的國家和地區當前面臨的社會經濟挑戰呼吁我們重新考慮我們的位置”,“卡博雷總統指示我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關閉我們在臺北的使館以及臺灣在我國的使館”。巴里還稱,“這一決定是遵循了捍衛布基納法索及其人民利益的堅定決心,以便發展更好的伙伴關系來強化布基納法索的社會經濟進步。”法新社評論說,這使得孤立的臺灣只剩下18個“外交盟友”。
“再斷一個!布基納法索宣布與臺灣斷交”,臺灣“東森新聞云”網站24日以此為題報道這起“外交”震撼彈事件,因為本月1日,多米尼加剛與臺“斷交”。網站配發的圖片上,蔡英文雙手捧著一個饅頭狀的東西使勁往嘴里塞,滿臉苦澀,頭上的白發清晰可辨。
島內許多媒體注意到,布基納法索的聲明只字未提大陸。不過,當晚8時30分,惱羞成怒的蔡英文發表講話時,仍將槍口對準大陸。她在記者會上宣稱,“中國這些去我國主權化的蠻橫作為,已經挑戰臺灣社會的底線,我們不會再忍讓,只會更加堅定決心,繼續走向世界,繼續與理念相近國家在經濟與安全層面上建立更多實質伙伴關系,爭取國際社會的認同與支持”。在講話中,蔡英文攻擊大陸“玩弄金錢外交”,聲稱對臺“外交打壓”顯露出大陸的“不安與缺乏自信”。
當晚早些時候,臺“外長”吳釗燮在匆匆舉行的記者會上也將矛頭對準大陸,宣稱“中國搶我國的邦交國,不會縮短兩岸距離,讓兩岸往友好方向發展,也不會心靈契合,只會讓國民對中國感到失望”。他聲稱,為維護“主權”與尊嚴,即日起臺灣也終止與布國的“外交”關系,一連與兩個國家“斷交”,“我感到難過、憤怒和遺憾”。對“斷交”時間,綠營“立委”王定宇聲稱,5月25日是“非洲解放日”,大陸此時挖走布基納法索是安排好的,因為明晚非洲駐臺“使團”將舉行歡慶酒會,“斷交”是故意給臺灣難堪。
蔡英文為什么失去了“友邦”?國民黨24日稱,是因為蔡政府的政治意識形態操作,將臺灣“友邦”一個個嚇跑,兩岸關系如此冷凍的僵局下,只會讓友邦更加需要在中國大陸及臺灣之間做出選擇。國民黨發言人洪孟楷稱,“邦交國”一個個流失,代表蔡當局的政治意識形態帶領臺灣走向死胡同,“即便外交人員再怎么優秀,也無法挽回失去的友邦”。
剩下18個,誰是下一家?
“布基納法索與臺灣‘斷交,早有跡可循。”24日晚,從震驚中醒過來的臺灣媒體紛紛扮起了“事后諸葛亮”的角色。找出兩個信號。一是今年4月,蔡英文訪非,布基納法索總統就稱“有重要國際行程,不方便接待”。第二個跡象是,本周舉行的世界衛生大會上,布基納法索是臺灣“邦交國”中唯一沒有為臺灣發聲的國家。
臺灣目前剩下18個“邦交國”。中美洲地區9個:伯利茲、薩爾瓦多、危地馬拉、海地、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圣盧西亞、圣基茨和尼維斯、圣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南美洲地區1國:巴拉圭;大洋洲地區6國:帕勞、馬紹爾群島、基里巴斯、瑙魯、所羅門群島、圖瓦盧;非洲地區1國:斯威士蘭;歐洲地區1國:梵蒂岡。
“還有兩個‘邦交國也岌岌可危。”臺灣《中國時報》24日晚分析說,洪都拉斯及海地,都變得不那么穩定。中國大陸在海地設有商務辦事處,而洪都拉斯更與大陸有龐大的貿易量,兩國都相當危險。
臺灣政治大學名譽教授邱坤玄日前
接受“中央社”采訪時稱,大陸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對拉美與加勒比海地區國家具有強大吸引力。巴拿馬、多米尼加先后與大陸建交,可能引起骨牌效應,“一定有很多國家在排隊,但北京不會一下就把籌碼都丟下”。
“零邦交”?
“布基納法索在哪?”24日,以言語坦率而另類出名的臺北市長柯文哲被大批記者追問布基納法索與臺“斷交”等問題,脫口而出。幕僚急忙低聲提醒他“在非洲”,柯文哲又問道“在非洲哪里?”
對布基納法索與臺灣“斷交”,島內許多人哀嘆臺灣“邦交國”加速流失。也有不少媒體批評布基納法索背叛,“去年還山盟海誓今年就分手”,“去年還要了臺灣兩架直升機援助”,還有人大喊“斷交”不重要。臺“中央社”就稱,布基納法索以農立國,與臺貿易量有限,2015年雙方的貿易總額僅823萬美元。綠營媒體《自由時報》24日刊登出報道:布基納法索與臺“斷交”,網友大贊:又少一個吸血鬼了。
“臺灣人常把‘邦交國稱為‘小朋友‘窮朋友和‘黑朋友,對普通民眾而言,多一個少一個確實沒什么分別,但對臺灣當局來說意義重大。”島內一位資深媒體人24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道。他說,如果真的那么不重要,蔡英文當局就不會這么氣急敗壞,在被世衛大會拒絕邀請之后臺“衛生部長”為什么還厚著臉皮趕過去?這位人士說,由于“邦交國”加速流失,島內“獨派”有了一種新論調,即“中華民國的邦交國斷干凈了,臺灣就真正獨立了。然后在這個基礎上,臺灣重新與其他國家建交”。他說,這種觀點“十分荒謬,但仍有市場,其實是臺獨分子的精神致幻劑”。▲
環球時報2018-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