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哈爾·阿比地熱木
摘要:網絡文學是一種基于互聯網存在,通過虛擬網絡空間站點從事文學創作,突破時空界限,運用互聯網技術將文字、圖像、音視頻、動畫等全媒體元素進行綜合展現的全新文學形式。網絡文學創作條件相對自由,與傳統文學寫作區別很大,傳統文學以出版發行為目的,創作篇幅、創作時間等都受到一定條件的制約。隨著21世紀的到來,網絡時代的比較文學應運而生。本篇文章將研究網絡新媒體時代下比較文學面臨的新的發展趨勢,思考如何更好地在網絡新媒體時代下研究比較文學研究。
關鍵詞:比較文學;網絡時代;新的發展趨勢
一、比較文學研究的思維習慣
比較文學是一門跨民族、跨語言、跨時代、跨文化的開放性學科。比較研究的第一個條件是思維“習慣”,習慣性的思考態度往往是研究行動的圭臬。第二個先決條件是從第一個引申而來,即人的思維習慣必須是“關連的”。一種概念的思維習慣,是不夠的,“單一”和“多樣”之間的問題,通過分析“聯合”的特點與解決。關連的思維方式舉其要者,大致有以下三種:多樣行,區分法及綜合法。一個學科工作者要善于總結本學科以及有關學科研究方法的歷史經驗,根據本學科的特點,有所創新,有所前進。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互聯網進一步推動優化了比較文學研究的思維習慣[1]。傳統文學作品的讀者只有在文學作品出版發行進入圖書市場后,才會產生閱讀體驗。而網絡文學直接跨越了傳統意義上的出版發行環節,它的優勢在于能夠為作者和讀者即時提供交互體驗。我們可以看到,在這個網絡時代如何發展網絡文學研究和比較文學研究也是一個新的研究課題。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和相互依存關系進一步提升,使我們相互聯系、交流。然而,比較文學的危機不是沒有根據的,,一直困擾著文學問題。比較文學研究客觀上要求我們同相近的和不十分相近的外圍領尋找新的發展可能性。比較文學要適應新的時代,并且在觀點與方法上作徹底的革新,才能適應新時代的要求。
二、網絡時代比較文學的新特征
網絡文學已經發展了20年時間,但是相對于其他行業來說這個時間還是太短,沉淀還遠遠不夠。文學平臺人才的培養、作者的培養,都是很關鍵的。網絡作家隊伍發展得越來越快,越來越成熟,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與網絡作品的繁榮共同形成了文化產業興盛的一部分。隨著現在網絡文學創作環境的提升,網絡文學的衍生產品也帶來了社會認同,正向引導了網絡作品在社會上的認同感。網絡文學以前只局限于互聯網讀者用戶,而隨著衍生產品的不斷推出,則擴大了受眾人群。以前的比較文學研究學科搞得窄狹了,是因為世界各地的文化,文學之間的相互交流很少。隨著網絡的發展比較文學研究領域擴展了還有許多方面推動和促進著這種變化。互聯網對比較文學來說也是像一把雙刃劍,它對比較文學帶來了危機和機遇。
(一)網絡時代對比較文學研究帶來的機遇
自從20世紀80年代個人電腦普及以來,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網絡和電腦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虛擬網絡生活[2]。網絡技術對文學發展產生的影響,并揭示出網絡的虛擬性對人們的現實觀念形成了強烈沖擊,使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對真實的看法、對自我的判斷等等一切都有了新的啟示。首先,擴充各種知識、便于快速搜集資料。我們可以通過互聯網瀏覽各國的新的雜志,了解各地的風土人情,增長見識,開闊視野。雖然這是一個虛擬空間,但它快捷,方便、、靈活等諸多優點,拓展了比較文學研究的知識,給比較文學研究帶來了方便,在這個空間里,研究人員通過上網可以豐富知識,可以瀏覽各種信息,了解世界最新的動態,在網上可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共享。它的出現改變了人們傳統的思維方式;坐在家里可以瀏覽眾多的網上圖書館豐富的藏書,在幾秒鐘之內,可以收到上千封信,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各種祥精,想知道的信息。其次,互聯網甚至已經成為文學創作的工具,越來越多的軟件能夠將文學詞匯、風格、對象等等編入程序,作者可以通過輸入自己的主題、體裁、對象、情節等等,通過選擇互聯網提供的詞匯、語句等等,一步一步地創作出作品來。最后,21世紀網絡的迅猛發展,把比較文學推進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只有從整體觀念出發,拓寬視野,發展愿景精神,和時代精神,促進世界各地的文化和文學交流。
(二)科技發展對比較文學研究引發的危機
21世紀以來,科學技術,尤其是計算機網絡技術,電子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手機、電腦產品步入尋常百姓家,成為我們生活的必需品。不管人們有沒有意識到,科學技術已經深深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在社會的發展中扮著不可缺少的角色,還有網絡文學和比較文學研究領域發展也受很大的影響。其中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是電子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和廣泛利用?;ヂ摼W和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對比較文學的研究帶來了一系列的危機?;ヂ摼W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新技術時代的文學研究創作更容易應對解決不了的問題,通過網絡技術有可能解決,對于需要的內容,資料和各種各樣的信息通過網絡也可以獲取。在新的事物發展中一定存在一些問題,接受互聯網的影響的比較文學也是如此。由于網絡文學的后期產生,不同研究領域的研究人員的研究質量和方式、方法不一樣,而且他們可以自己的創作作品直接網上共享,難以規范和引導,因此網絡文學研究難以避免一些問題。在這種形式下,在互聯網和通信技術迅速發展的情況下網絡文學發展趨勢走向何處?比較文學研究的和網絡文學健康發展?這個方面的問題一定會引起和關注很多比較文學研究者的注意。綜上所述,網絡時代文學與比較文學的發展存在著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文學作品的創作性的價值不高。這種情況讓讀者只能看見網絡上的作品。網絡文學已經發展了20年時間,但是相對于其他行業來說這個時間還是太短,沉淀還遠遠不夠[3]。網絡信息成為不容忽視問題,不良文學作品泛濫,網絡資料往往是精華與糟粕共存。網絡作家隊伍發展得越來越快,越來越成熟,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與網絡作品的繁榮共同形成了文化產業興盛的一部分。隨著網絡文學創作環境的不斷完善,提高了文學創作質量。
第二,缺乏自主創新精神。網絡只是科學研究發展的成果。互聯網和科學技術只是文學創作中的一種工具,能給文學研究帶來方便,給人帶來好處,我們可以利用網絡來了解許多方面的知識,在文學創作過程中網絡科學技術還是一座橋梁,將文學研究和文學之間的距離拉得越來越拉近。研究者應利用科學技術為自己文學創作帶來方便,為自己的研究而服務,不應該成為炫耀自己的手段。事實上,這種種的問題仍然存在于網絡時代的文學研究和網絡文學領域。缺乏獨立創作精神,網絡文學技術智力美學精神的超越精美的藝術氣息而消滅。通過依靠技術是非常嚴重的,網絡文學技術智能的審美精神超越了精致的藝術氛圍而消除。網絡文學的飛速發展,說它有益,是片面的;說它有害,也不是絕對的。網絡文學的存在使我們不僅失去了人與自然的聯系,而且還可能導致缺乏自主創新精神,并利用科技為我們提供有利條件,使我們在研究過程中迷失和缺少與其他研究人員交流的機會。
第三,網絡文學繁榮背后的虛假繁榮現象。網絡信息資源包羅萬象,無奇不有,網絡文學猶如大海,讀者需要能夠找到自己喜愛的網絡文學作品,但是網絡是一個虛擬世界,讀者發現自己對文學作品的需要在過程中很難避免各種網絡廣告和虛假的網絡文學作品。其原因是文學創作者采取這種不可取的方法來提高他們的在線文學作品的點擊次數。這些都不利于網絡文學的發展。在互聯網發展的這個時代網絡文學,走向繁榮,自然離不開媒介傳播,除了各類文學網站之外,還有日漸興盛的新媒體平臺。而作為網絡文學傳播媒體,首先要堅定文化自信,不以利益分配為目的,講究優勝劣汰。畢竟,好的文字作品終究會贏得讀者信任,也會為網站贏得好口碑,帶來好形象。網絡文學的繁榮程度與讀者的需求層次成正比,讀者“口味”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創作的方向和目標。不僅如此,還要提示、引導身邊人也參與理性閱讀,讓那些華而不實的網絡文學作品在良性競爭中自然淘汰。
第四,網絡文學批評與網絡文學沒有同步發展。文學發展離不開文學批評,文學和文學批評就像一個人的兩條腿,任何一個不完美只能是畸形的行走。學批評的主要對象是具體的作家作品,任務是評價其得失成敗,因而,文學批評對文學創作和文學發展中有促進性作用。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從不同的角度尋找“無意識”在作品和作家創作欲望上的印痕,帶有強烈的嘗試性。文學創作是人類表現人本身與環境關系的高級思維活動,帶有較強的主觀性??傊膶W評論家對文學作品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和科學的評價,要做出科學的結論,才能使讀者正確地鑒賞作品,獲得真正的美的享受。
三、網絡新媒體時代下比較文學面臨的新的發展趨勢
一方面,市場資本為網絡文學作品的快速消化、轉化和實現提供了途徑,又決定了網絡文學創作的方向和類型。許多由網絡文學作品改編而成的電影或游戲呈現出一種均勻性和新奇性的趨勢,而熱尋錢項目的成功營銷已導致創作者蜂擁至相關學科,具有剝奪了網絡文學生態的健康與平衡。
另一方面,網絡文學的學術理論體系滯后于實踐,是目前難以改變的現實。著名學者祝晏君說 “網絡文學是當代文學 ”。網絡文學的當代性決定了它總是在一個巨大的流動和變化中,甚至變化,無論是主題,價值水平的研究,敘事技巧,藝術特征方面的研究,都有很大的挑戰,不能照搬傳統的文學理論體系和計量標準,需要進一步加強指導。
實際上,隨著網絡文學迅速的發展與互聯網密切相關,正是網絡的全面普及和升級,為網絡文學奠定了技術基礎,進而依靠海量的網絡文學作品和讀者,逐步實現產業化。然而,在優質內容為核心輻射運作內容通過產品多元化的產品的方法,內容價值兌現,“泛娛樂”的概念有巨大的充滿活力的網絡文學領域站明顯位置。
互聯網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我們的生活,我們通過互聯網學習,工作,交流,獲取和傳遞信息。互聯網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我們的生活,我們通過互聯網學習,工作,交流,獲取和傳遞信息。計算機網絡的出現和發展,使人類的工作質量和效率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也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生產方式,學習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維方式。就文學研究領域而言,信息技術的進步引起文學研究和比較文學研究的重大變化,閱讀方式也多樣化,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研究模式以及體制都發生了重大的變革。[4]
四、總結
比較文學研究也同其他專門學科一樣,具有頭等重要意義的是,對自己的對象,方法,任務,所研究的對象的特殊內在發展規律加深認識,力求其趨于完善。如上所述,互聯網的發展就像是比較文學領域的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發展了比較文學研究的新領域,另一方面掩蓋了預期的危機。因此,比較文學方法論的基礎是吸收過去和當代文學發展的具體經驗,接受文學批評和文學理論的優勢傳統;是對傳統方法的改進,對鄰近學科有關方法借鑒和移植。同時,也必須逐漸完善它的研究方法,形成系統的方法論。
參考文獻:
[1]韓鐵椿.《比較文學研究的思維習慣》,比較文學三百篇[M].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年5月第一版.
[2]徐瑩.網絡技術與文學發展[J].語文學刊,2015年第9期.
[3]張云帆.對新時期網絡文學發展的幾點思考[N].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18-01-30.
[4]宋炳輝.網絡時代的比較文學討論綜述[J].中國比較文學,2002年第4期(總第49期).
(作者單位:喀什大學人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