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科
摘要:現代錫劇《江邊新娘》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打破傳統錫劇的表演束縛,敢于創新,勇于突破,追求革新與時尚,豐富了錫劇藝術的表達方式,編導音舞美等各方面均成功地展現了錫劇的與時俱進,與時下觀眾的審美情趣相吻合,使人耳目一新。
關鍵詞:時尚新穎;現代錫?。弧督呅履铩?/p>
錫劇是一個具有濃烈江南地域特色的劇種,善于吸收和借鑒其他劇種與藝術門類,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被譽為“太湖一枝梅”。由張家港市錫劇藝術中心創作的大型原創現代錫劇《江邊新娘》,以通俗易懂、接地氣、時尚新穎的演繹,成功入選了江蘇省藝術基金2016年度資助項目,在2016-2017年度戲曲現代戲創作演出中成績顯著給予了表彰,榮獲第三屆江蘇省文化藝術節“特別獎”、首屆蘇州市文華獎大賽等多個獎項。該劇能夠脫穎而出,獲得成功,我認為離不開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該劇較好地謳歌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了時代主旋律,展現了新農村的新風新貌,詮釋了習總書記在江蘇考察醫療衛生時的講話精神:“人民群眾對醫療服務均等化的愿望十分迫切,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總書記的殷切期望在劇種貫穿始終,起了較好的保障作用。該劇取材于長江邊的一個江中小島,故事發生在當下,講述的是一個男青年重生涅槃的故事。我在劇種扮演男主人公旅游體驗師梁豐,梁豐在外打拼多年,年近三十,經不住父母一再的逼婚,無奈租個女友回島上探親,女主人公是醫科大學畢業生方亦紅,獲悉助學七年未曾謀面的恩人也在沙上島,于是兩人一拍即合,并約法三章,牽手同行七天,于是一個個情理之中的意外,讓假冒的“兒媳”留了下來,一出出妙趣橫生的插曲,使他們的假戲演成了真劇,仁者醫心的擔當,使方亦紅和梁豐在苦苦尋找和苦苦追求中擦出了愛情的火花。隨著劇情的發展,梁豐對“女友”方亦紅加深了了解,開始從外表到內心都喜歡上了這個租來的女友;而方亦紅也逐漸對梁豐和他的家庭產生了感情,喜歡上了這個新時代的有志青年。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故事沒有劇烈矛盾和沖突,卻演繹出了不簡單,非同尋常的戲劇效果。
二是該劇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大膽創新,體現了一個“新”字。從演員的角度看,該劇表演方式不拘泥于錫劇傳統的表演模式,既是生活化的,又是戲曲化的,既高于生活,又源于生活,既有戲曲的傳統程式,又有現代時尚的載歌載舞穿插其中,相得益彰。該劇沒有一些劇目經常出現的戲不夠,舞來湊的感覺,而是把舞蹈語言和舞臺表演有機融合,既烘托了劇情走向,又迎合了當下觀眾的審美情趣。尤其是幾段廣場舞表演中敘述的劇情發展、喜劇效果、人物特征等均得到了較好的體現。該劇有時代特征,時代氣息,表演上改變了以往人物的敘事模式,反映了新時代青年的精神風貌,音樂處理上節奏明快有時尚感。如,我飾演的梁豐反復出場多次都不符合導演對“新”的要求,好在領銜主演董紅團長是個經驗豐富的藝術家,她設計了我們兩個第一次出場的場景,如充分發揮了一只拉桿旅行箱道具的作用:我倆合著節奏明快的音樂,邁著輕盈的步子,走在江堤,欣賞著新農村美好的田園風光,加上戲曲程式動作加以輔助,載歌載舞,較好地體現了生活中青年男女相親相愛的幸福場景,雖然是假裝的,懷有各自不同的目的。此時,梁豐的心情很激動,無論是臺詞唱腔上的處理,還是形體動作,無不反映他的喜悅。如,梁豐的唱詞里所唱:“往年探親心緊張,今番從容回家鄉”,但一想到方亦紅是租來的女友,心里不免擔心:“謹防假戲拆穿幫”。再比如,家中父母見到梁豐的“女朋友”后,一眼就喜歡上了這個天上掉下的“林妹妹”,并和前來把關的三好婆,二嬸嬸,新嫂嫂一樣覺得她是:“待人接物有禮貌,知書達理是人才,手腳勤快嘴巴甜,模樣俊俏心靈美,隨堂測試打滿分,賽過中頭彩”。一顆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
三是該劇在音樂和舞美方面也進行了大膽創新。錫劇如果只有傳統而沒有創新,是沒有生命力的。錫劇的傳統曲調是以大陸調、簧調、玲玲調等為主組合的唱腔體系,在老一輩藝術家的傳承中得到了發揚光大,錫劇的影響力得到了較大的提升。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觀眾的要求,尤其在現代戲的演繹中,原有的唱腔體系已不能適應劇情的要求,這就迫使我們在音樂上采取大膽的革新。《江邊新娘》在音樂的處理上,把戲曲音樂和時尚音樂,傳統戲曲和現代戲曲巧妙地加以結合,既不失傳統戲曲的韻味,又有現代時尚的音樂組合,再加上音樂節奏的把控,較好地烘托了劇情的走向。舞美的設計也是非常的新穎時尚,采取了寫意式畫面切換時空場景的轉換,根據不同的場景變換,移動轉換不同的方位,做到既簡單又實用,畫面富有美感,符合劇情,符合時下觀眾的審美要求。
錫劇《江邊新娘》是時尚新穎的,無論是情節的展開,人物性格的發展以及舞臺演出的實際效果,以及觀眾的反響,都足以證明《江邊新娘》是現代戲中的優秀作品。
(作者單位:張家港市錫劇藝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