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伊璠
摘要:廣播作為一種傳統媒介,只能依靠聲音去表達內容,那么在現在發達的感官體驗式表達媒介面前,不屈服于多維的感官表現,只有依靠增強其可聽性的方法,才能夠立足,本文將對如何增強廣播音響報道的可聽性進行論述。
關鍵詞:廣播音響;可聽性
廣播音響報道作為廣播新聞的一種主要形式,主要是通過解說和實況音響來表達。然而在目前新聞媒介的競爭中,電視感官多樣化的優點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對于只有聽覺感受的廣播,必須在“聽”上下工夫,充分發揮聲音的優勢,增強其可聽性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當下繼續發展。
一、增強音響的可聽性
作為以聲音為標志和特點的廣播而言,廣播音響報道的內容是通過音響來體現的,主持人的解說是將其脈絡展示清楚。廣播音響報道就像一串項鏈,音響是一顆顆的珍珠,主持人的解說就是來銜接珍珠的線。
音響作為廣播音響報道中重要的一部分,充分的展示實況的現場是它的主要任務。音響的完美性分為外在效果和內在效果。
外在效果就是:在錄實況音響時的環境、設備條件等有可能會導致音響音質的變化。所以想要使廣播音響報道具有更高的可聽度,要盡全力去保證音響的外在效果,表達清晰準確才會更加有利于內容的傳播。想要保證音響的外在效果需要錄音技術的支撐、錄音方式的選擇以及對話筒的應用等。錄音方式不同產生的效果也不一樣,當有了一定的技術了解才能夠更快更加準確的選擇適合的方式去錄制音響。例如:當需要錄一段談話時的音響,我們應該將話筒放在被錄對象的跟前,而不會像錄樂隊的演唱會一樣,吊在上方;在野外錄音也知道需要加防風罩來減少噪音的輸入。
那么在科技發達的現在,保證音響的外在效果已經成為各家廣播媒體的一種基本能力了。因此我們更應該注重音響的內在效果。
內在效果就是:音響在內容上缺乏吸引力。即使音響的質量很高,很清晰,內容言之無物也同樣不具有可聽性。所以當在挑選音響的過程中,我們就需要選擇清晰的音響,在這里的清晰并不是指外在效果上的清晰,而是音響內容的清晰。比如:當我需要一段鳥叫的音響來表現清晨,那么就不應該使用鳥叫、雞叫、狗吠混雜在一起的音響。
除了清晰的音響之外,我們還要注意,選擇具有表現力的,能夠充分還原當時情況的一些音響。比如:當我需要表達兩個人吵架的內容的音響,那么我應該選擇兩個人正在發生口角時,互相爭吵的音響,而不應該選擇兩個人發生冷戰,互相不理的靜默的音響。在此要注意音響的發生是轉瞬即逝的,要注意音響的錄制,錯過就不能再補錄了。
除此之外,我們需要將投入音響的量控制好。將音響所需要表達的意思表達完成即可,不需要大量的投入。例如:如果需要插入一段音樂,那么在量的控制上需要注意,應該選擇典型的簡短的一段音樂,而不是大段無意義的音響。這樣就會使聽眾造成一種無聊乏味的心理,容易失去聽眾。那么這個音響報道就是不成功的。
要注意音響的使用不能夠重復,包括實況音響與實況音響之間,還有實況音響與解說之間,都不能重復使用。
在制作廣播音響報道時,不同類別的音響報道會不同程度上的需要對某些人物進行采訪。那么音響的內在效果也需要人物采訪的音響來體現。
采錄人物講話的基本要求是:要采錄有鮮明的個性,不空泛表態,簡明扼要,講話的語氣自然的音響。對人物的采訪問題也需要提高要求,不能提問一些“沒有經過腦子”的問題。比如:在汶川地震時,有一位記者想要通過惡劣的天氣來渲染氣氛,他問正在雨中救人的戰士“今天天氣怎么樣?”的問題。這個問題明知故問,可笑的讓人嗤之以鼻。
記者在提問時也要注意自己語言的言簡意賅,如果是不善言談的對象,只有簡潔明了的問題才容易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主持人在解說時要注意普通話標準,語氣具有親和力,表達清晰準確,讓人容易理解。
在音響的復制合成方面也需要加強,要將記者描述與音響,音響與音響之間做到無縫銜接,不能有復制痕跡,保持音量大小一致,音色一致,雜音一致,錄音速度一致。
所以音響作為廣播音響報道的“大頭”,無論是在外在效果或者是內在效果上都要加強,才能夠使最終的廣播音響報道的可聽性加強。
二、文稿完美
文稿寫作體現了廣播音響報道的文學性,從而可以增強廣播音響報道的可聽性。尤其在錄音通訊和錄音特寫中文稿的作用更加顯著。在錄音通訊的文稿寫作方面既要保證其真實性,語言又要美。在錄音特寫的文稿寫作中以描寫為主,可以借鑒細描和白描的手法。
文稿作為貫穿全文的一個部分,具有將每個音響串聯起來,使主線更加突出的作用,豐富文稿的內容可以使音響之間的銜接更加流暢,從而增強了廣播音響報道的可聽性。
三、挖掘大眾的心理
在現在新媒體行業崛起,傳統媒體緊隨其后的傳媒競爭業態,針對聽眾的喜好,以大數據統計作為參考數據,投其所好的發展模式更加適合現在的形勢。任何行業,每一個懂得自我修復和創新的公司都可以得到很好的發展。所以能夠得到聽眾的反饋,對自己進行改善非常的重要。
要對大眾的心理進行挖掘,研究出大眾更加容易接受哪種廣播音響報道,更喜歡聽什么類型的報道。
不單單是“廣播報到,聽眾收聽”的模式,而是需要聽眾的反饋,廣播報到進行修改雙向的模式。
在傳媒業不斷發展,新媒體深得人心的背景下,廣播事業的發展遇到了挑戰和機遇。廣播事業在此狀況下突顯自身優勢,發展自己成為了一大難題。只有通過增強廣播音響報道的可聽性,才能夠繼續發展自己聲音的優勢,應對新媒體帶來的挑戰。
(作者單位: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