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穎
摘要:重慶渝北方言語音與其他西南官話相比,自身特點比較鮮明。主要是精組字與知系字合流、為[ts]、[tsh]、[s],部分見、精組細音字沒有腭化,泥母與來母合流為[l],有唇齒濁擦音[v]聲母;韻母,四呼齊全,除與普通話共有的外,還有一個[?]韻母;入聲歸陽平。
關鍵詞:重慶渝北方言;聲母;韻母;聲調
一、概況
重慶渝北區,地處重慶之西北,原屬江北縣,于1994年后改為渝北區。據統計,本區人口180,62萬(截止2017年底),本區幾乎沒有少數民族語言,重慶渝北話是屬于西南官話中的成渝小片。重慶渝北話與重慶主城話相類似,無入聲,即入聲歸入陽平調,沒有[t?]組聲母[t?]組聲母全部讀為不卷舌的[ts],并且泥、來母相混,[n]母消失,全部讀[l]。[a?]韻和[e?]韻中[?]尾向[n]尾靠攏。渝北話和重慶主城其他幾區話在聽感上有一定差別,但是差別不大。渝北青年因文化水平較高,故聲母發音方式與現代漢語普通話接近,但是韻母保留了一定的當地特色。
二、重慶渝北方言的聲母
(一)重慶渝北方言有20個聲母(包括零聲母)
(二)重慶渝北方言聲母說明:
①濁鼻音[n]與濁邊音[l]不分,即泥、來母字的相混。重慶渝北方言泥母字全讀[l],也不排除自由變體[n];來母字不變,仍然讀[l]。如:難、南、你、膩、那、納、零等字的鼻音聲母讀濁邊音[l]。
②舌尖前音與舌尖后音不分,即精組字與知系字合流,全部讀為[ts]、[tsh]、[s],故重慶渝北方言沒有[t?]、[t?h]、[?]只有舌尖前音[ts]、[tsh]、[s]如:支、只、指、之、直、知等聲母與子、字、資、自、姿等字的聲母完全相同。部古以母字和半齒音日母字絕大部分在重慶渝北方言中讀為不卷舌的[z],如:日、人、挼、讓、然等。
③在今讀零聲母且[u]為韻腹的韻母前,有唇齒擦音[v]聲母。如:、霧、武、物、無、屋等。
④古曉組與非組聲母在今合口韻[u]前讀[f]。讀[f]的不變且[u]變為短元音[?]。如:甫、復、互、付、服、附、父、呼、蝴都讀著[f?]。
⑤古見組二等字在重慶渝北話中讀作舌根音[k]。在中古音中,聲母為[k]的間、豇、街等見、精組細音字沒有腭化,重慶渝北方言保留了此發音現象,聲母依然為[k],如:一間[kan]屋、豇[kɑ?]豆、街[kai]道、咸[xan]。普通話的見、精組字細音字則腭化了,今讀舌面音。
三、重慶渝北方言的韻母
(一)重慶方言有韻母38個
(二)重慶渝北方言元音的聲學分析
在此我們選擇5位年齡在20-30歲之間的重慶渝北年輕人作為發音主體,通過praat軟件,進行采樣分析。設置既定參數數據,Maximum formant(Hz)欄女性發音人設5500.0,男性發音人設5000.0,number of formants為5.0;windows of length(s)為0.025,dynamic range(db)為30.0;dot size(mm)為1.0。取平均值分析即得出表3數據,并繪制出圖1的重慶渝北主要元音散點圖。
研究結果表明,渝北方言元音傾向位置與舌位圖相一致。元音的共振峰頻率能很好的反映重慶渝北方言的個性特征,是與普通話相比能識別重慶渝北方言的有效參數。
(三)韻母說明
1①[uo]韻變[o]韻
與現代漢語普通話相比,重慶渝北方言沒有[uo]韻母,只有[o]韻母。即聲母與[uo]韻母相拼,[uo]韻母變讀為[o]。如:多、拖、舵、馱、佐、哥、鵝、可、個、荷、河、何、波、頗、魔、磨、跛、妥、座、鎖、梭等漢字韻母都讀成[o]。
②[uo]韻變[ue]韻
舌根聲母[k]、[kh]、[x]與[uo]韻拼,[uo]韻變[ue]韻,如:擴[khue]、國[kue]、郭[kue]、或[xue]。
2.韻母[ai]原沒有[i]介音,在重慶渝北方言里會加[i]介音,變讀為[iai];而韻母[ie]在重慶渝北方言里會變讀為[iai](非絕對變讀),變讀的如:界[t?iai214]、戒[t?iai214]、械[?iai214]、解[t?iai51]等。
3.在重慶渝北方言部分韻母沒有后鼻韻,即普通話后鼻韻母里的[i?]、[e?]在重慶渝北方言都讀成前鼻韻[in]和[en],如:冰[pin35]、兵[pin35]、興[?in35]、行[?in21]、
彭[phen21]、生[sen35]、正[tsen214]等。但[a?]、[o?]韻母在重慶渝北方言中保持不變。
4.重慶渝北方言韻母[u]在與唇齒摩擦音[f]相拼時,韻母[u]變讀為短元音[?],如呼、胡、戶、虎、夫等
四、重慶渝北方言聲調
(一)重慶渝北方言有四個聲調,沒有入聲調,古入聲今全部歸為陽平
1.陰平35調 多拖他搓阿
2.陽平21調 坨馱脫屋必
3.上聲51調 口手短走丑
4.去聲214調 大個賀是弟
(二)重慶渝北方言聲調的演變
1.重慶渝北方言讀陰平調來源于古平聲清聲母字。
2.重慶渝北方言讀陽平調來源于古平聲全濁、次濁聲母和古入聲字。
3.重慶渝北方言讀上聲調來源于古上聲清聲母字和次濁聲母字。
4.重慶渝北方言讀去聲來源于古上聲全濁聲母字、古去聲清聲母字和古次濁、全濁聲母字。
(三)聲調基頻
在漢語中,聲調是重要的聲學參數,其調值是由基頻數值決定。我利用praat軟件來分析,在重慶渝北方言聲調調查中,我抽取渝北方言中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字各30個,把1秒鐘平均分為10等份,每一等份計算出其平均數值,其四聲調的基頻平均數值如圖2:
從圖像走向來看,在1秒時間之內,HZ范圍為100HZ至350HZ,陰平聲調起始點為267.167088HZ,終點為312.1158289HZ,其聲調頻率呈現緩慢上升趨勢;陽平聲調起始點為202.5130673HZ,終點為184.7637175HZ,其聲調頻率呈現緩慢下降趨勢;上聲聲調起始點為276.6844319HZ,終點為219.5173236HZ,其聲調頻率呈現平穩下降趨勢;去聲聲調起始點為174.2611675HZ,終點為204.2798349HZ,其聲調頻率呈現先上升后下降趨勢。其陰平調和上聲調頻率起點較高達到250HZ以上,其陰平和去聲調與陰平調和上聲調相比頻率起點較低,在210HZ以下。
由此我可以根據praat軟件分析語圖準確的看出重慶渝北方言聲調的走向,得出聲調數值,以下四幅語音圖作為代表呈現(如圖3至圖6)。
(四)聲調基頻LZ值法
因基頻有隨機性,所以我們采用朱曉龍的LZ值法,對基頻進行歸一化處理,排除其隨機性。
(五)聲調基頻歸一化絕對時長
根據聲調基頻的歸一,我們可以發現重慶渝北方言各個聲調的時長,去聲調最長,絕對時長為270ms;陰平調次之,絕對時長為170ms;陽平調再次,絕對時長為150ms;上聲調最短,絕對時長為140ms。重慶渝北方言的絕對時長排序為:去聲、陰平、陽平、上聲。通過調查,我們發現陽平調和上聲調的絕對時長差別非常小只有10ms,而去聲調和上聲調的絕對時長相差有130ms。總體看來,重慶渝北方言各個聲調的時長有一定差異,陰平、陽平、上聲聲調絕對時長差別比較小,但是去聲聲調的絕對時長比其他三個聲調的絕對時長長。
(六)重慶渝北方言聲調絕對時長與調值的關系
從圖2到圖7我們可以看出重慶渝北方言聲調絕對時長與調值有一定的關系。陰平和去聲聲調數值是呈現上升趨勢,它們的絕對時長較長,也都相對下降趨勢的聲調的絕對時長要長。陽平和上聲聲調數值是呈現下降趨勢,它們的絕對時長較短,也都相對上升趨勢的聲調的絕對時長要短。
參考文獻:
[1]鄭劍平,黃文科,陽蓉.四川布拖彝族青年“團結話”聲調系統個案分析[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33(6):78-84.
[2]韓唯瑋.重慶方言語音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3.
[3]鐘維克.重慶方言音系研究[J].重慶社會科學,2005(6):118-118.
(作者單位:西南科技大學文學與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