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紅 甘屹 孫福佳
摘 要:文章以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以下簡稱“UIC”)機械專業的課程設置為例,與國內機械專業排名前百分之五的高校進行對比,分析中外課程設置與學分之間的相同和差異,以期對其他高校機械專業培養計劃的修訂起參考作用。
關鍵詞:機械類專業;本科課程設置;學分
中圖分類號:G649文獻標識碼:A收稿日期:2017-12-28
2016年筆者作為訪問學者去UIC交流一年,在這一年中除了跟合作導師做科研之外,也對機械工程專業的課程設置和培養進行了關注,希望能對今后的教學改革有所幫助。
一、UIC機械工程本科專業的學分及課程
UIC機械專業的課程設置分為非工程和通識教育課程、工程學院必修、技術選修和本專業外選修四個部分。非工程和通識教育課程中主要包括寫作、人文、歷史、數學、物理和化學等基礎課程(51學分),占總學分的40%左右,其中數學、物理和化學的學分占到32個;工程學院必修中主要課程包括力學、材料、傳熱和熱力學、電工、計算機語言和應用、機械設計和工藝、工程動力學和振動和實驗設計等(66學分),占總學分的51.5%;技術選修可以是研究、工程中的概率論和數理統計或機電能量轉換,6個學分,是本專業外選修5個學分,共計128學分。同時,也在網上查閱了美國其他學校的課程設置,和UIC基本相似。
二、國內機械工程專業強校的學分和課程
2016年第四次學科評估結果已經出來,在此選擇了排名前百分之五的幾所高校的培養計劃作為國內機械工程專業的代表。
以清華大學為例,清華大學總學分174,除去實踐和課外學分后還有140的課程學分。其中公共基礎課程、文化素質課程和數學和自然科學基礎課程可歸類為非工程和通識教育學分的為73,占總學分約42%,主要包括政治思想、體育、英語、歷史、哲學、管理、數學、物理、生物和化學等課程;機械工程必修總學分為85,主要有電工電子、計算機應用基礎、機械設計與制造、力學、材料、熱學、流體、測控類等課程,另外還有實踐環節和綜合論文訓練,占總學分約49%。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總學分為195.5,若不參考個性化教育的20個學分,其總學分為175.5。上海交通大學的個性化學分主要是為了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本專業內的學分及課程設置與清華大學基本一樣。華中科技大學機械工程本科專業的課程體系如下:通識教育基礎課程71.3個學分,占比約42%;學科基礎課程60.5個學分、專業課程21.5個學分,集中性實踐教學學分15.5個,共計168.9個學分。課外學分最低要求5個。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專業總學分164,其中通識教育類(36學分),占總學分的22%;浙江大學通識教育課程45學分,占總學分(160學分)的28%。這里可以看出西安交通大學和浙江大學的通識教育類的占比比較低,是因為這兩所學校把有些基礎課劃歸到了大類平臺課。
三、討論
對比UIC和國內高校的學分和課程情況可以發現,國內高校的總學分要求普遍高于UIC。主要原因可能是美國學校的學分含金量比較高,要取得相同的學分所要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比國內多。但非工程和通識教育課程的占比相同,都在40%~42%,所設置的課程也基本相似。在專業課方面,主要課程的設置基本相似。然而國內的培養計劃中基本都包含實踐學分,這個學分的各個學校的要求不同,而UIC的培養計劃中沒有實踐這一項。但并不能說明美國學校不重視實踐環節,這個環節包含在各個專業課中。在授課環節,課程的類型由教師講課、實驗、討論、學生講述等組成。在實驗和學生講述課上,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及組織能力。作業方面分小作業和大作業,一般的大作業要借助團隊配合完成,鍛煉了學生的動手和團隊協作能力。因此,UIC也是很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只是把這些學分分散在了每門課程中。
另外,2016年6月2日在國際工程聯盟大會上中國成為第18個《華盛頓協議》正式成員。這標志著我國工程教育質量得到國際認可,工程教育國際化邁出重要步伐。國內的這幾所高校的機械工程專業基本都通過了工程認證,因此,這幾所高校的學分及課程設置對其他高校修改培養計劃也具有參考意義。
參考文獻:
[1]胡燕海,葉飛帆.大學設計系列課程的中外對比與改革——以機械類專業為例[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2).
[2]紀小剛,李 楠,劉新佳.美國機械工程專業本科教學課程設置分析——以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為例[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7):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