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昱
摘 要:黨的紀律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行為規則,加強紀律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治本之策。黨的紀律的極端重要性,促使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一直高度重視紀律建設。這不僅表現為歷次黨代會通過的黨章和議決案等重要文獻對紀律的明確規定,也表現為黨的主要領導人對紀律重要性的反復強調,更表現為不同時期黨的紀律建設的豐富實踐。民主革命時期黨的紀律建設奠定了基礎,黨執政以后對執政黨的紀律建設進行了探索,黨的十九大以來黨的紀律建設強力推進并取得重要成就。考察黨的紀律建設歷程,有助于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進一步加強黨的紀律建設。
關鍵詞:黨的紀律建設;基層;全面從嚴治黨
中圖分類號:D262.6文獻標識碼:A收稿日期:2017-12-22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闡述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時指出,要“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將“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確定為2018年重點工作之一。基層紀檢干部一定要深刻領會新時代黨的建設的新要求,推動黨的紀律建設落實到基層,從而取得新成就、進入新境界。
我黨是靠革命理想和鐵的紀律組織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紀律是黨的生命。在建黨初期,我黨在極其嚴峻的形勢下開展斗爭,每一步勝利都是在嚴明的紀律要求下取得的。比如毛主席帶領工農紅軍在井岡山開展武裝斗爭時,明確提出“三大紀律六項注意”,后來完善為“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從“不拿群眾一個紅薯”完善為“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看上去這些紀律都是具體的細致的,但是正是因為這些具體細致嚴明的紀律,才保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工農紅軍的由小變大、由弱變強!不同的歷史時期,我黨面臨的形勢、任務都不同,黨的建設的要求也不同。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加強紀律性革命才能戰無不勝。當前,黨面臨的形勢更加復雜、肩負的任務更加艱巨。習近平總書記鄭重告誡全黨,要清醒地認識到黨面臨的執政環境是復雜的,影響黨的先進性、弱化黨的純潔性的因素也是復雜的,黨內存在的思想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等突出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要清醒認識黨面臨的“四大考驗”的長期性和復雜性、“四種危險”的尖銳性和嚴峻性;要清醒認識當前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鞏固壓倒性態勢、奪取壓倒性勝利的決心必須堅如磐石。可見,只有更加注重加強紀律建設,維護黨的團結統一,才能使我們的黨更加堅強有力,才能在黨的帶領下早日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紀律建設這一命題是在黨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紀律建設的重要思想,為全黨加強紀律建設提供了根本指導和基本遵循。他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講話時強調“嚴明黨的紀律,首要的就是嚴明政治紀律”,三次全會強調“嚴明組織紀律,克服組織渙散、紀律松弛現象”,五次全會強調“加強紀律建設,把守紀律講規矩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六次全會強調“用紀律管住全體黨員”,七次全會強調“要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提高黨內政治生活原則性和戰斗性”。與此同時,黨中央高度重視黨內法規建設,先后修訂出臺了《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法規,用“紀律”劃出了黨紀底線,使紀律成為管黨治黨的嚴格戒尺和黨員規范行為的重要遵循。黨的十九大則第一次把紀律建設與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并列起來,共同納入黨的建設總要求,形成黨的建設總體布局,標志著我黨對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境界。
加強紀律建設必須突出強調政治紀律建設。十九大黨章在論述黨員義務時明確:“自覺遵守黨的紀律,首先是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這就告訴我們,黨的紀律建設必須分清主次,抓住重點,要把政治紀律擺在首位。這是由新時代黨的建設的要求任務決定的。從當前黨的建設實際來看,有的地方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根本原因在于政治意識不強烈,政治立場不堅定,政治信仰不牢固,政治思想不純潔,忽視了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等,從反腐倡廉的實踐來看,一些干部出問題也首先是政治上出問題。為此,必須突出抓好黨的政治建設,更好地執行黨的政治紀律。
加強紀律建設要更加注重黨紀黨規教育。知紀明紀,方能遵紀守紀。增強紀律教育針對性,把黨章黨規黨紀作為黨校、干部培訓學院和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及黨支部建設的必修課,不斷增強全體黨員和各級領導干部的紀律意識,使鐵的紀律轉化為黨員干部的日常習慣和自覺遵循。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基層黨組織要提升組織力的明確要求,要提升組織力關鍵要強化紀律建設,要堅持抓兩頭帶中間。一是要強化紀律建設落實到黨支部,一方面注重典型引路、規范提升,選樹先進黨支部典型,另一方面要開展對軟弱渙散黨支部的集中整頓活動。二是要發揮黨支部“管到人”的優勢,嚴格黨員教育管理,把黨員管住管好。一方面要宣傳好先進典型,發揮其教育引領作用,另一方面要發揮好違紀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用好身邊人身邊事和典型案例,使更多黨員干部真正從中汲取教訓,在學中、看中、思考中紅臉出汗,不斷提高自身免疫力。
加強紀律建設必須強化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使紀律建設的任務真正落到實處。紀律建設的效率在于執行,目的在于“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我黨總結了長期反腐倡廉的實踐經驗,提出了監督執紀“四種形態”,這一實踐成果已作為制度固化在十九大黨章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中:“經常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約談函詢,讓‘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黨紀輕處分、組織調整成為違紀處理的大多數;黨紀重處分、重大職務調整的成為少數;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成為極少數。”《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試行)》也進一步明確“四種形態”成為監督執紀的重要遵循。“四種形態”既是監督執紀思想觀念的創新,也是方法的創新。它從教育保護黨員干部出發,針對違反黨紀黨規的程度、所處階段,采取不同的方式進行處理。加強紀律建設,要大膽和準確運用好“四種形態”,使違反黨的紀律的苗頭在剛出現時就遏制住,防止出現更大錯誤,達到防患于未然,實現預防與懲治相統一、治標與治本相統一的目的,努力實現從“管少數”向“管全體”、由“被動查”向“主動防”的轉變,更加突出紀律建設的治本作用,從而使紀律建設的各項措施真正落地生效。
“執紀者必先守紀,律人者必先律己。”紀檢監察干部要加大自我監督力度,把模范遵守黨紀法規的理念融入血液,對紀檢監察干部自身的監督觸角要延伸到八小時之外,認真落實監督執紀工作規則,不斷提升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能力,讓紀檢監察的權威和效果得到人民的信任和尊重,從而當好政治生態“護林員”,不負黨和人民的重托。
參考文獻:
[1]李玉賦.加強黨的紀律建設 維護黨的團結統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關于加強黨的紀律建設的重要論述[J].求是,2014(9):15-18.
[2]車 轔.習近平黨的紀律建設思想[J].黨政研究,2015(4):39-44.
[3]李鴻忠.加強黨的紀律建設 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J].求是,2015(17):13-15.
[4]楊志今.自覺做守紀律講規矩的模范——學習《準則》《條例》[J].紫光閣,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