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潤君
摘 要:現代化技術的不斷更新,圖書館各項工作不斷衍化發展,矛盾與問題也就突顯出來。文章以圖書館采訪編目工作為著眼點,指出采編工作在社會發展過程中逐漸表現出來的不適應之處,并有針對性地提出科學對策。
關鍵詞:圖書館 采編工作 特色館藏
隨著圖書館現代化技術的應用和電子文獻信息量的激增,傳統的采、編工作開始表現出低效率、低質量、低覆蓋等不適應性,投入與產出的巨大逆差甚至動搖了圖書館社會教育的根基,進而壓縮了自身的生存空間。所以,作為圖書館各項工作的起源點的采訪編目工作,改變方式已是必須,并亟待解決。
1 圖書館采編工作存在的問題。
在圖書館諸多業務工作中,采訪編目是第一步,是所有后續工作的基點。它的質量,直接決定了圖書館其他工作的有效開展。時代在進步,問題也就隨之產生。
1.1 新的信息載體及文獻發行方式帶來的變化。
由于現代計算機及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使得文獻載體已從傳統的概念中的印刷型衍變為更多的方式繁雜的視聽型、機讀型、光盤型、網絡型及多媒體出版物等多種文獻信息并存的局面,[1]這極大地增加了采編工作的工作量和技術要求,而且圖書文獻的發行渠道也愈發呈現多樣化的趨勢,無不為采編過程中文獻的采訪收集與館藏查重制造了許多困難。
1.2 城市社會發展及地方經濟結構改變與館藏脫節。
文化是社會發展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它既直接影響人民生活的質量,又間接左右社會經濟的運行。缺失文化支持,經濟發展將難以為續。而文化建設、文化品位的提升,人民的文化需求以及社會的文明程度,都會受到圖書館事業發展的強烈影響,更是作為文化中心的圖書館所必須肩負的社會職能。為此,從館藏結構到服務內容、服務手段,圖書館都應以經濟的階段性發展為依據,作出調整,采編工作方向也應該根據本地經濟文化發展重新定位,這一點,恰恰是目前圖書館采購工作發展過程中最被忽視的地方。
1.3 采購方式陳舊,缺乏目的性和針對性。
社會的高度信息化已經使人們的日常生活發生了極大地改變,新技術的支撐其實已經使圖書館文獻資源的采購渠道日趨多元,而目前圖書采選工作多數還停留在傳統模式中,仍簡單的做著文獻的集存工作。缺乏對特殊的讀者群或新興知識的重視,很多時候已經不能滿足用戶需求。
1.4 采編工作人員自身素質的制約。
很多采編人員或非科班出身,或是年齡結構偏大,無論是對新理論的認知和接受,還是對新技術的理解和掌握,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尤其是采編工作的部分業務外包后,圖書館采編工作許多都是通過管理系統軟件來完成。這就要求從業人員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專業功底,還要有熟練的計算機網絡知識和技能。就目前我國的圖書館現狀而言,由此而產生的采編工作中的問題已經相當明顯:大量圖書到館后,短時間內無法完成加工,不能及時借閱,造成資源浪費;服務方的業務水平參差不齊,造成編目環節的數據質量不高,準確性較低,直接影響了文獻資源的使用和圖書的有效利用率等等。
2 改進圖書館采編工作的科學對策
當前的學科理論認為公益性與產業性相結合將是未來圖書館的辦館方針。那么,作為由政府投資興辦的公益事業單位,圖書館的投入與產出的意義就顯得非常重要了。所以,發現問題,找出不足,自查自省,銳意整改??陀^的制定長遠規劃,立足本土,摸準脈搏,為地方的經濟、文化建設提供更佳的服務是圖書館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采編工作亟待解決的問題。
2.1 統籌采編工作內容,實行科學的多元化采訪。
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及通信技術在圖書館界的普遍應用,文獻資源的電子化、數字化、虛擬化與網絡化使圖書館從以文獻為中心逐漸轉變到以信息為中心,從以書刊藏量為實力標志慢慢轉移到以信息提供能力為實力標志,從以借閱為主到以咨詢為主[2]人們將更加自覺地用信息來指導社會生產和日常生活,對信息需求的內容也將發生很大的變化,因此,圖書館入藏的文獻信息資源的形式也要隨之進行相應調整。圖書采訪人員應充分利用網絡平臺,開展“邀約購書”模式,推出網上薦書平臺,邀請用戶推薦所需文獻,有針對性的購進館藏;及時了解和掌握出版商、圖書發行機構通過網絡傳遞出的文獻出版發行信息、資源的最新動態,清楚地把握市場價格浮動情況,調整紙質文獻和電子資源的入藏比率,使采訪工作與圖書館的社會化發展結合的更加緊密,為圖書館從目前的一般性社會文化機構逐漸演變為城市的文化中心、信息中心和知識中心夯實基礎。
2.2 深化細化采編工作,規劃館藏,進行特色采訪。
從公共圖書館為地方社會經濟文化服務的角度來講,圖書館的館藏結構應有明顯傾斜地調整。各地方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不同的階段必然要有不同的經濟模式為依托,圖書館應以本地區經濟科研整體發展戰略規劃為著眼點,適時調整資源入藏類別,采編工作要抓住本地區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教育等方方面面的潛在要求,有目的的分配文獻信息資源入藏比例,完善地域性資源的整體布局結構,力爭實現局部文獻信息的“多、全、新”,建立與本地社會狀況結合緊密的館藏結構,使圖書館能有效地參與到地方經濟文化發展建設中去,成為地方經濟文化產業鏈中的一個關鍵節點,充分體現公共圖書館的社會價值。
2.3 簡化業務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資源的多樣性和采購渠道的多元化讓從事采訪編目工作的館員時有捉襟見肘、力不從心之感。在人力資源成本一定的前提下,需要對整體業務流程加以改進。激烈地市場競爭使圖書供應商的專業化程度越來越深,給文獻采購帶來了更多的優惠和附加技術服務,[3]圖書館可以將采編工作中的一些非核心的、輔助性的業務(如編目、標目)實行外包,并且現在書商的服務也使得很多外包的業務完全實現了免費,像書目數據的配送、加蓋館藏章、加埋防盜磁條、貼書標和條形碼等原來需要采編部門的工作,這既降低了圖書采購的成本,又節省了采編工作的人力資源配置;既使圖書館有限的經費得以最大化利用,又提高了采編工作效率,從而使采編人員可以合理地調整工作重心,更專注于圖書館的核心業務和未來發展規劃,有利于提高圖書館的全面服務質量和整體業務水平。
2.4 加強業務學習,完善采編人員自身素質建設。
就圖書館事業來說,館員的業務水平直接制約著讀者服務的效率的高低。而采編工作作為圖書館整體工作流程的起點,更是重中之重。加強業務學習、全面完善采編人員的自身素質建設,是決定這項工作的關鍵所在。作為圖書館采編部門的工作人員,應該對自身的知識結構和業務技能有一個清醒地認識,時刻不忘補充自己,繼續加強對采編專業的工具書的學習,如對《中國圖書館分類法》、《中國文獻編目規則》等認真深研求索,保持對圖書館學和情報學理論方面的關注及信息服務領域最新產品的掌握與使用,使個人業務能力與自己對本職工作的熱情充分結合,高效發揮。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圖書館的發展也一樣存在著不平衡不充分,也需要方針、策略及業務工作的與時俱進,所以,必須及時準確地發現問題并加以解決,這項事業才能在環境的變革中生存下去,且繼續自己文明引航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布格.網絡環境下圖書館采編工作創新與思考.[J]科技信息.2009(3).
[2]楊文輝.圖書館采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及相應的對策.[J]現代企業教育.2009(7).
[3]周菁齊.關于圖書館采編業務外包的思考.[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