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力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工業領域中的各項科技均獲得了顯著進展,裝配式建筑領域也不例外。木材具有天然的優越性,對裝配式建筑來說,能實現快速、綠色建設的目標。本文主要對裝配式木建筑應用策略進行了分析探討。
關鍵詞:裝配式建筑;應用;策略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09.094
0 引言
裝配式木結構建筑是采用天然材料進行制作的,在工廠預制生產木組件、木結構承重構件等,然后在現場進行安裝的裝配式木結構建筑,這種建造方式具有資源消耗少、健康環保、搭建快等優點。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新建房屋建筑面積在急劇增長,但是,其中大多是采用現澆方式建造而成的鋼筋混凝土結構,這種建造方式生產效率低下、資源和能源消耗大,對勞動力具有很高的依賴性,且建筑質量和性能難以得到保證。所以,傳統建筑方式向裝配式木結構建筑方向轉型升級,已勢在必行。
1 裝配式木建筑的應用優勢
裝配式木建筑具有以下優勢:一是搭建快、效率高,根據有關數據研究顯示,每48分鐘就可建造完成一棟房屋,裝配率高達80%,施工周期相比傳統混凝土建筑可快30%左右。;二是成本較低,比如170平方米的建筑面積,相比傳統建造方式,裝配式木建筑的總體成本大概會下降三分之一,其中裝修成本大約降低40%左右,主體結構下降約60%左右;三是環保,裝配式木結構建筑作業不會造成揚塵污染,也沒有建筑垃圾;四是具有較好的抗震性,輕型木結構在地震中振動能量吸收相對比較小,其組件間存在一定相互作用,在地震時,裝配式木結構建筑不容易發生傾覆變形等。
2 裝配式木建筑應用策略
裝配式木建筑不僅可以豐富我國建筑行業的節能建筑種類,還可在節能減排上發揮重要作用,從而讓人們生活的更加舒適,生活環境更加清潔。基于此,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裝配式建筑的應用策略,以推動我國裝配式木建筑發展。
2.1 加強技術的創新
技術創新是有效推進裝配式木結構建筑應用的關鍵所在。在技術上加大創新力度,可在市場競爭中取得突破,還的大大提升施工效率和質量,在未來贏得更加廣闊的市場,有利于提升其核心競爭力。首先,國家層面上應高度重視,促使各高校和相關研究機構參與裝配式木結構建筑的研發工作,并借鑒國外一些成功技術經驗,盡量探索出具有我國文化特色和底蘊的獨特裝配式木結構建筑模式,同時在實踐的基礎上按照市場的要求進行充分論證,以不斷完善技術上存在的漏洞。其次,在生產技術上,在初期階段,可大力引進國外一些先進制造技術,加快裝配式木結構建筑的本土化發展,以技術創新和設計為主導,解決我國木結構建筑在我國應用上存在的技術難題,最終打造出屬于自己的產業。同時加強戶外內膠粘劑以及金屬連接件方面的研究,從而不斷開發出適合我國應用的裝配式木結構建筑的設計軟件,對室內外裝飾、建筑結構等進行全方位的攻關,促使我國裝配式木結構建筑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最后,材料技術上的創新。目前,我國建造使用的輕型木結構大多是進口木材,不同進口渠道,其尺寸標準不完全相同,在建造過程中很可能在轉換過程中引起一定誤差,進而給裝配式木建筑的整體安裝帶來諸多操作問題,且進口的材料會使成本大大增加。所以,我國應根據自身的建造需求和實際情況,自主研發裝配式的連接件、防火阻燃型的材料和保溫隔熱材料等,提升競爭力。
2.2 加強相關政策力推裝配式木建筑
通過加大對裝配式木結構建筑的政策激勵,提升建筑企業使用木結構和從事木結構建筑作業人員的積極性,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以促使木結構建筑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應完善我國裝配式建筑以及綠色建材和建筑等的相關標準規范以及評價體系,并將裝配式木結構建筑技術納入財政機制,納入地方政府設立的先關激勵機制中。加快制定相關的稅收、財政以及金融等一系列優惠政策,比如設立投融資機制,鼓勵相關的投融資機構和擔保機構加大對裝配式木建筑企業的支持力度,加快推動裝配式木結構建筑應用和發展的步伐。另外,由于我國現階段對裝配式木結構的認識還不足,使得木結構建筑的應用受到極大地阻礙,所以,可大力并加快多層、高層裝配式木結構建筑應用試點示范,借鑒一些發達國家木結構建筑的應用經驗,通過加快木結構建筑應用試點示范工程,加大對現代裝配式木結構技術的研究,帶動我國實施木結構建筑體系。還可在一些適宜地區大力推廣木結構建筑。比如在地震多發區、地質災害多發地區等;在以木結構建筑為主的地區或者休閑旅游區;在新農村建設地區;棚戶區改造等等地區,重點推廣裝配式木結構,逐步延伸裝配式木建筑在我國主流建筑市場中的應用。
2.3 最大限度地減少建造成本
由于成本對裝配式木建筑來說,也是影響其推廣應用的一個關鍵因素。所以,裝配式木建筑除了上述策略外,在成本上采取適當措施。最大限度減少建造成本,為廣大客戶提供低成本且高品質的產品。首先,在其結構設計上,由于裝配式木結構建筑主要是針對承重構件,而對其他一般的木結構構件,在設計時,只需其尺寸符合設計的相關要求即可,所以,裝配式木結構建筑和該建筑的平面布局的關系是十分緊密的,在設計初期,應和建筑師進行國溝通,使建筑平面設計規劃得更加合理,避免出現不合理的結構受力,還應和電梯和樓梯等供應商進行溝通,保證該建筑部品可以更好地融入建筑當中。在制作構件時,應嚴格控制其容許公差,采用BIM技術對生產制作過程中進行實時監控,保證其生產質量,從而形成產業化的生產線,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返工,進而大大降低建造成本。在安裝過程中,應不斷優化木結構建筑的安裝裝配流程,加大大型預制木結構的組件安裝的設備,有效提升安裝技術、安裝效率和安裝質量。
3 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國際上木結構建筑取得了長足地進步和發展,而作為木結構建筑歷史悠久,且成就較為突出的中國,更應對木結構建筑的應用策略進行分析研究,通過加強技術的創新、加強相關政策力推裝配式木建筑、最大限度地減少建造成本等策略,研發現代裝配式木結構建筑應用方法,不斷擴大裝配式木建筑的應用范圍,使裝配式木結構建筑成為現代建筑領域中的主流形式,從而推動我國現代化建筑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朱競翔.木建筑系統的當代分類與原則[J].建筑學報,2014(04).
[2]喻汝青.淺談日本大跨木穹頂設計[J].建筑技藝,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