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蘭 烏達
【摘 要】目的:探討蒙古族飲食習俗變化趨勢,從營養學角度對其飲食習俗特點進行評價。方法:了解蒙古族飲食習俗特征,并且從營養學角度對其特點進行綜合評估,評價該飲食習俗的科學性及合理性。結果:雖然蒙古族飲食相對科學,但是部分蒙古族人偏好脂肪,雖然社會得到迅速的發展,但是他們并沒有改變傳統的飲食習慣,容易造成上火、消化不良。同時,甚至還會增加高血壓病和高血脂等法律。因此,對于蒙古族人而言飲食習俗相對重要,但是飲食時應該根據每個家庭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食物,善于學會對不良思想的取舍,盡可能剔除不符合現代人健康飲食理念的部分,傳承和發揚符合的部分,使得蒙古族人的飲食習俗更加科學、合理。結論:從營養學角度來說,肉類、谷物、蔬菜、乳品根據一定的比例進行搭配對人體健康非常有益,能為臨床、護理、康復提供合理科學養生指導。
【關鍵詞】蒙古族;營養學角度;飲食均衡性
【中圖分類號】R58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2-03-0-01
蒙古族長期的游獵、游牧生活,形成了自身獨特的飲食習俗,但是隨著人們養生意識的不斷提高,使得蒙古族的飲食也發生了明顯變化。雖然有的飲食習俗已經被淡化,有的也已經被演變,有的已經授予新的方式,但從整體上看,蒙古族仍保存著本身民族的飲食習俗,成為了傳統民族文化的一個壯麗的瑰寶。因此,加強蒙古族飲食習俗變化趨勢對提高蒙古族人們健康具有重要的意義,能對蒙醫養生學和營養學提供文獻依據[1],對臨床、護理、康復提供合理科學養生指導。為了探討蒙古族飲食習俗變化趨勢,從營養學角度對其飲食習俗特點進行評價。本課題開展前閱讀大量文獻,重溫蒙古族歷代飲食習俗及變化情況,并且從營養學角度對其特點進行綜合評估,報道如下。
1 從營養學角度對蒙古族飲食進行綜合評估
1.1 營養豐富
從營養學角度來說蒙古族飲食相對合理,能保證蒙古族人具有健康的體魄,營養豐富。人以食為天,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攝入足夠的食物維持機體平衡。蒙古族人飲食習俗中以肉、奶為主,該飲食習俗能保證人體具有豐富的營養,并且在現代許多菜肴中也有搭配。而在肉食中以羊肉食用最多,羊肉中富含許多人體有益成分,蛋白質含量較高,但是脂肪含量相對較低,具備更高的營養價值。同時,羊肉與其他肉食相比更加細嫩,飲食后容易消化,含有許多人體所需的礦物質與營養物質[2]。
1.2 保健 蒙古族人嗜好奶類飲品,該類飲品具有極其豐富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功能,并且人們開始在傳統蒙古族飲食基礎上對其烹飪的方法進行了改進和調整,其所包含的蛋白質、糖、維他命等相對豐富,營養功能與人乳相近。研究表明:長期間飲食馬奶不能能預防各種疾病,還能發揮羊顏益壽等功效。國外學者研究顯示:馬奶在各類乳品中營養價值最高,富含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并且更加容易被人體吸收。同時,馬奶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微量元素和不同類型的氨基酸,長期飲用馬奶能強身健體,實現不同疾病治療等功效。現代藥理研究顯示:酸馬奶在高血壓、冠心病、肺結核、慢性胃炎、腸炎、糖尿病等多種疾病中具有良好的作用,能降低心腦血管等慢性疾病的發生、發展。因此,蒙古族人的蒙古族飲食非常符合現代人追求營養、保健、綠色的觀念。天然綠色。蒙古族人多以肉食、奶食等為主,食物多為牲畜所產,而牲畜多為天然草原上放牧飼養的,屬于是“半野生”飼養,天然草原有效的避免了長時間使用農藥、化肥,使得肉食、奶食屬于遼純天然純綠色,飲食相對安全。
2 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從上述文獻分析顯示:蒙古族飲食習俗隨著經濟的發展發生了潛移默化的變化。蒙古族人飲食文化中天然、純正、健康是其精髓,蒙古族飲食十分符合現代人的營養、保健、綠色追求理念,并且這些要素均在不斷的被驗證認可。蒙古族人飲食中以肉食、奶食為主,食物多由牲畜所產,而牲畜主要飲食天然草原放養獲得,遠離了化肥、農藥的污染,使得飲食更加綠色、安全,多與當地的自然地理環境息息相關。此外,蒙古族人飲食中大量飲食肉類,能維持機體需要,營養價值較高。
3 蒙古族飲食習俗的弊端
雖然蒙古族飲食相對科學,但是部分蒙古族人偏好脂肪,雖然社會得到迅速的發展,但是他們并沒有改變傳統的飲食習慣,容易造成上火、消化不良。同時,甚至還會增加高血壓病和高血脂等發生率[3]。因此,對于蒙古族人而言飲食習俗相對重要,但是飲食時應該根據每個家庭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食物,善于學會對不良思想的取舍,盡可能剔除不符合現代人健康飲食理念的部分,傳承和發揚符合的部分,使得蒙古族人的飲食習俗更加科學、合理。
4 小結與展望
蒙古族是我國的重要名族之一,人們以畜牧、狩獵為主要營生和經濟手段,又被譽名為“馬背民族”。同時,蒙古族由于其地理位置相對特殊,需要長久的游牧生活,再加上該地區的高寒天氣,使得蒙古人需要大量飲食高能量的食物補充體力,飲食多以肉、奶類品為主。由于草原特殊的生態環境,為該地區畜牧業的發展提供了基礎,使得草原上的牲口、動物等膘肥體壯,其肉中含有大量的脂肪,熱量相對較大,成為蒙古族人們抵制高寒天氣的重要食品。
而從營養學角度來說,由于蒙古族特殊的地理環境、人文風情等,構建了其特殊的飲食習俗文化,并且該飲食方式相對安全、合理,十分符合現代人的營養、保健、綠色追求理念,并且這些要素均在不斷的被驗證認可。由于蒙古族人多飲食肉食和奶制品為主,且這些食物均源于草原生長的牛、羊、馬、駱駝等動物中,這些動物主要飲食大草原草,飲食相對安全、綠色,避免了農藥、化學的污染,使得蒙古族人獲得食物更加綠色。但是,蒙古族人飲食習俗中尚存在許多不足,飲食過程中尚存在許多不合理之處,部分蒙古族人并未改變傳統的飲食習慣,容易造成上火、消化不良。同時,甚至還會增加高血壓病和高血脂等發生率。因此,為了提高蒙古族人健康,應該根據現代養生理論善于學會對不良思想的取舍,盡可能剔除不符合現代人健康飲食理念的部分,傳承和發揚符合的部分,使得蒙古族人的飲食習俗更加科學、合理。
參考文獻
馮玉鷹,烏達.簡述蒙醫飲食調理與疾病的關系[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82):180-184.
熱格德勒,哈斯朝魯.健康生活知識[M].呼和浩特:內蒙古出版集團·內蒙古文化出版社,2014:12
薩仁格日勒.蒙古民俗文化探源[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6
布林特古斯.蒙古族民俗百科全書(精神卷)[M].呼和浩特:內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