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麗華
【摘 要】目的:探討藥房藥學干預對2型糖尿病的應用效果。方法:納入2016年6月-2017年2月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數字表法分組。對照組給予常規的用藥指導,觀察組則給予藥房藥學干預。比較兩組2型糖尿病控制率;對用藥知識的認知水平、遵醫服藥行為、血糖控制達標時間;干預前后患者血糖監測水平;藥物不良反應率。結果:觀察組2型糖尿病控制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對用藥知識的認知水平、遵醫服藥行為高于對照組,血糖控制達標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干預前兩組血糖監測水平相近,P>0.05;干預后觀察組血糖監測水平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藥物不良反應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藥房藥學干預對2型糖尿病的應用效果確切,可有效提升用藥依從性和用藥認知,改善血糖,加速血糖達標,減少安全性發生,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藥房藥學干預;2型糖尿病患者;影響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2-03-0-02
2型糖尿病患者近年來越來越多,其發生和飲食結構、人口老齡化等因素相關 。目前2型糖尿病的治療主要通過用藥控制血糖,但多數患者用藥依從性較低,需采取必要的干預措施。本研究納入2016年6月-2017年2月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數字表法分組,分析了藥房藥學干預2型糖尿病的應用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2016年6月-2017年2月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數字表法分組。觀察組男29例,女16例;年齡42歲-77歲,平均54.71±2.13歲。發病時間1年-25年,平均(14.24±0.21)年。對照組男28例,女17例;年齡41歲-77歲,平均54.65±2.15歲。發病時間1年-25年,平均(14.21±0.25)年。兩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的用藥指導,觀察組則給予藥房藥學干預。(1)藥物選擇。根據患者情況合理選擇藥物。發病前期且胰島素功能較好可單純進行飲食和運動控制;胰島素功能受損和抵抗者需給予藥物治療,盡可能選擇可延緩葡萄糖吸收的藥物 [1]。(2)合并癥的考慮。若合并其他基礎疾病如高血壓等,降糖藥物可首選雙胍類藥物;若合并肺部疾病,注意慎用雙胍類;合并腎功能不全首選阿卡波糖;合并全身嚴重疾病可首選胰島素。(3)正確用藥。用藥量遵醫囑,避免隨意加減和停藥。緩釋劑一般早餐服用,二甲雙胍等在餐時和餐后服用;磺脲類藥物可在三餐前服用。(4)不良反應。介紹藥物不良反應,指導患者在用藥過程如何規避不良反應,以提高患者耐受性和用藥依從性[2]。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2型糖尿病控制率;對用藥知識的認知水平、遵醫服藥行為(滿分100分,得分和指標之間為正比關系)、血糖控制達標時間;干預前后患者血糖監測水平;藥物不良反應率。顯效:血糖達到正常水平,癥狀基本消失,無低血糖反應;有效:血糖降低,但未達到正常范圍,癥狀減輕;無效:癥狀、血糖等情況均無改善。2型糖尿病控制率為顯效、有效百分率之和[3]。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統計數據,進行t檢驗(計量,用表示)、檢驗(計數,用%表示),P<0.05說明差異有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2型糖尿病控制率相比較 觀察組2型糖尿病控制率高于對照組,P<0.05。如表1.
2.2 干預前后血糖監測水平相比較 干預前兩組血糖監測水平相近,P>0.05;干預后觀察組血糖監測水平優于對照組,P<0.05。如表2.
2.3 兩組對用藥知識的認知水平、遵醫服藥行為、血糖控制達標時間相比較
觀察組對用藥知識的認知水平、遵醫服藥行為高于對照組,血糖控制達標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兩組安全性相比較 觀察組藥物不良反應率低于對照組,P<0.05。如表4。
3 討論
綜上所述,藥房藥學干預對2型糖尿病的應用效果確切,可有效提升用藥依從性和用藥認知,改善血糖,加速血糖達標,減少安全性發生,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韓冰,楊其蓮,喻軼群等.藥學服務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和用藥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藥房,2017,28(11):1566-1569.
胡順平.藥學服務對糖尿病患者用藥依從性及血糖控制的作用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8):141-142.
王曉春.藥學服務對糖尿病患者血糖以及用藥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2017,27(13):401-402.
戴家強,戴國強.社區藥學服務對2型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和并發癥的影響[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7,31(5):41-43.
于蕾,韓俊云,李敬芬等.藥學服務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預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30):147-149,152.
薛子坤.糖尿病口服降血糖藥物的藥學服務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3):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