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隨著我國信息化建設的新趨勢的發展,高等職業教育逐步發展壯大,學校的檔案管理工作被各高職院校所重視,但當前檔案管理隊伍建設仍有待強化。本文通過對高職院校檔案管理人員重要性及其從業標準的對比分析,提出了高職院校檔案管理人才隊伍建設的要求問題。
關鍵詞:大數據 高職院校 人事檔案 管理
隨著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的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化建設已成為人類經濟、政治活動的主要趨勢,其在社會生產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檔案數字化建設也隨之成為大勢所趨。當前,如何安全、有效地保管好信息資源,從而為利用需求日益多樣化的用戶提供便捷有效的服務,已經成為新時期檔案工作者必須思考和解決的問題。我國高等職業院校在近年來不斷發展壯大,已成為國家高等教育體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為培養國家發展建設所需的應用型高級技術人才作出了巨大貢獻,同時在發展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比如當前高職院校檔案管理人才隊伍素質普遍偏低,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檔案管理的發展,已經成為當前高職院校檔案管理工作面臨的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信息化建設成為檔案管理的趨勢
當前,高職院校檔案信息化建設已成為大勢所趨,傳統的檔案管理模式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從以實體檔案的保管和利用,轉向了檔案資源的數字化存儲和提供服務,從而使檔案工作進一步走向信息化和規范化。在高職院校強化檔案管理隊伍建設,通過培養和造就一批高素質的檔案人才以推動學校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成為了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因此,如何通過提高管理人員的素質和能力以勝任檔案管理的信息化,從而提高工作質量,為檔案工作的后續發展夯實主體實力,是一個在當前值得深入研究的核心問題。
二、檔案管理人員的從業標準
當今世界許多的西方發達國家都建立起了檔案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其中美國的檔案資格認證制度最具影響力,美國檔案工作者資格認證學會(Academy of Certified Archivists, 簡稱ACA)已成為目前整個北美地區唯一提供檔案行業職業資格考試的專業組織,由于其考核標準客觀和科學,它提供的職業資格證書已成為整個北美地區的職業認證標準。針對檔案管理人員技術技能的要求,歐盟提出檔案工作者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技能:全面掌握對文件在整個生命周期進行管理的所有知識,包括預防性的保護;具有使用計算機和通信新技術的能力;掌握一個機構管理結構、管理程序和行政系統方面的知識;擁有一個機構的歷史設置和沿革的知識;不斷提高溝通技能;掌握兩門或更多歐盟官方語言;在歐盟各成員國內進行專業交流或與其他學科領域專家進行交流。近年來,我國也在持續不斷地關注檔案人才隊伍建設管理問題。我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第九條中明確規定:“檔案工作人員應當忠于職守,遵守紀律,具備專業知識”。
三、高職院校檔案管理人才隊伍建設的要求
(一)檔案管理人員的思想道德素質
不論是在傳統的實體檔案管理模式下,還是在當前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中,對檔案人員的思想道德要求從未放松,其思想道德素質不僅來源于社會的普遍要求,優良的品行更是檔案職業道德方面的核心要求。在職業道德方面,要求檔案從業人員愛崗敬業、忠于職守、精通業務、嚴守紀律。在《檔案專業人員職務試行條例》中也明確規定:擔任檔案專業職務的干部,必須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遵守憲法和法律,恪守工作紀律和職業道德,嚴守黨和國家的機密,積極為我國檔案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作為國家重要文件和資料保管的專業技術人員,如果不具備較高的政治素質、較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是無法承擔此項重要工作的。同時,檔案管理人員還應該具備與時俱進的思想作風,明確宗旨意識,更新服務觀念,強化創新思維,逐步推進檔案信息化管理向著規范、科學的方向發展。
(二)檔案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
檔案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是履行工作職責所必須具備的知識和技術能力,不僅需要從業者熟練掌握檔案學理論知識,還要掌握同檔案工作密切相關的一些理論知識,比如計算機應用與處理、管理學、及現代化設備的操作技術等等。其中,檔案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是其知識結構的核心,也是構成其職業要求的基本素質。當前,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極大地加快了檔案工作現代化的進程,從而對管理者的知識和能力結構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隨著辦公自動化設備在高等職業院校的廣泛推廣和應用,新媒體新載體等許多形式各異的檔案資料大量增加,這些變化不斷影響著檔案管理人員知識結構的更新變化。以高職院校內部一份檔案為例來看,檔案工作者所具備的知識應該涵蓋:此份檔案的生成、流轉、收集、積累、歸檔、整理、編目、保管、檢索、利用、鑒定、銷毀等多個專業化環節。由此,對檔案從業者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檔案管理人員的業務技能。檔案信息化管理全新的發展特點決定了檔案從業者的數字化處理能力和管理能力將成為其當前發展形勢下最主要的業務技能。具體的看,首先要具備現代化的管理能力,熟悉計算機的操作和使用,從而充分開發利用檔案信息資源,從而確保提供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同時,還要積極協調各預立卷單位,以確保檔案資料的完整有效,以及歸檔工作的及時和準確。數字處理能力是檔案信息化管理中檔案工作者的必修課。檔案從業者的數字化處理能力主要應體現在檔案人員要具備接收、存儲和加工信息的能力,這項能力的基礎就是熟練的計算機操作,主要體現在檔案管理的存儲、備份管理等。
參考文獻
[1]王林娜.信息資源共享的高校檔案管理模式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5,(19):16-17.
[2]鄭銀紅.基于信息資源共享的高校檔案管理模式探析[J].黑龍江檔案,2014,(04):65.
[3]劉琪.數字化校園背景下檔案管理模式研究.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7.5
作者簡介
李超、(1982-)、女、河北、碩士研究生、職稱:檔案館員(中級)、研究方向:檔案管理、內蒙古建筑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