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先超,丁 月,肖凱迪
(青島黃海學院,山東 青島 266427)
青島作為我國沿海地區非常重要的交通樞紐和旅游城市,流動人口壓力使得青島需借助現代化的交通來緩解交通緊張狀況。青島地鐵3號線于2016年12月18日上午11時已全線開通。本文基于時間序列模型對青島地鐵3號線客流量進行預測,在預測結果基礎上,對地鐵運營商提出建議,以提高運營效率。
把青島地鐵3號線客流總量以天為單位進行統計,借助EViews軟件,對青島地鐵3號線2017年8月8日-11月6日的客流總量做時序圖,如圖1所示(數據來源:青島市交通運輸委員會)。

圖1 青島地鐵進站客流量時序圖
由圖1知,9月、10月的地鐵客流量數據比較穩定,主要圍繞一個數量值來回波動,而8月份客流總量數據波動較大,從總體上來看,地鐵客流總量保持在一條水平線上,整體上呈現以周為單位的周期性變化,周與周之間的波動規律變化不大,周內每天的波動幅度較明顯,像9月4日-9月11日這周客流總量變化就比較明顯,周一到周五青島地鐵3號線客流總量保持在較高的水平,周末地鐵客流總量明顯有下降趨勢。
借助Eviews軟件對原始序列數據進行ADF檢驗,如表1所示。

表1 ADF單位根檢驗
根據表1可知,原始數據的P>0.05,那么可以推斷原始序列存在非常明顯的非平穩性,季節差分后的P<0.05,表明在5%的顯著水平下拒絕原假設,即季節差分后的序列是平穩的,因此可以對其季節時間序列模型進行分析。

圖2 穩定序列自相關函數與偏自相關函數圖
由于原始序列經過一階自然對數差分,消除了序列的趨勢,因此d=1;經過一階季節性差分,基本消除了季節性的變動,因此D=1。通過對圖2的觀察可知,偏自相關函數在滯后1階、7階處顯著不為零,因此p=1。自相關函數在2階后才接近為零,表明MA過程應該是低階的,因此q=1。因為在滯后1階處,自相關函數和偏自相關函數都顯著地不為零,因此P=1、Q=1或者0。通過檢驗,最終確定模型為 SARIMA(1,1,1)(1,1,0)7,對其檢驗結果如表2圖3所示。

表2 模型檢驗結果
從表 2可看出,AR、SAR、MA 所對應的 p值均比 0.05小,因此通過了顯著性檢驗。
結合上文構建的模型SARIMA(1,1,1)(1,1,0)7,借 助Eviews軟件對2017年8月8日-2017年11月6日青島地鐵3號線的客流量進行了預測,預測結果如下。
由圖3可知,靜態預測的數值大多數都高于實際值,9月份最為明顯,預測值的走勢與真實值的走勢大致相同。由圖4可知,大多數動態預測的數值都高于實際值,預測值的走勢與真實值的走勢也大致相同。其中動態預測的相對平均偏差小于靜態預測,由此也可以看出動態預測能較好地預測客流量,且其實現長期客流量預測,比靜態預測更具有優勢。借助上文構建的模型及2017年8月8日-2017年11月6日青島地鐵3號線的客流量數據預測2017年11月7日的青島地鐵3號線客流量數據,動態預測客流量為201 879人,與實際值185 027偏差為9.1%,比靜態預測的偏差9.5%小。由此可見,對于青島地鐵3號線客流量的預測使用動態預測更具有優勢。
青島地鐵3號線客流量呈現以周為單位的周期性波動,周一到周五波動范圍小,而周末呈下降趨勢,對青島其他地鐵線路以及其他城市地鐵線路來說,可適當改變客流組織周期性的應對措施,從而進一步提高運營效率;本文利用SARIMA模型對地鐵客流總量進行短周期性的預測,可以較準確地預測出客流量及波動規律,提高了預測結果的真實性,使交通部門更好地把握客流量信息,對于其他城市,例如濟南、煙臺等地建造地鐵,也可采用該模型對客流量進行預測,從而提高政府部門的服務質量。

圖3 靜態預測值與實際值對比圖
注:指導教師為楊英超、薛靖峰。
主要參考文獻
[1]袁蘭蘭.全國鐵路客運量的時間序列模型[J].新鄉學院學報,2017,34(9):7-9.
[2]陳燦煌.基于SARIMA模型的中國農產品價格指數短期預測[J].湖南商學院學報,2016,23(2):16-20.
[3]焦亮,李文杰,趙超敏,等.基于 Eviews的季節時間序列(SARIMA)預測模型[J].河南預防醫學雜志,2015,26(5):349-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