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星期天衛報》5月26日文章,原題:中國貧困村引進瑜伽以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中國的一個小村莊已經引進瑜伽,不僅為了治病,更是尋求幸福生活。河北省貧困村玉狗梁村練瑜伽的故事在印中關系緩和的背景下引起了大量關注。
本周早些時候,中國駐印度大使羅照輝發推文介紹了玉狗梁村村民對瑜伽的癡迷,凸顯了印中關系的“深厚根基”。常住村民不到100人的玉狗梁村至少有60名村民是瑜伽愛好者。由于缺少自然資源,加之地下水位低,玉狗梁村一直未能吸引到大量投資。村民主要通過種植土豆和燕麥或者飼養牲畜獲得經濟來源。由于年輕人大多選擇進城務工,該村的村民主要是老人。村里經濟本就不好,村民們又經常因為看病花光積蓄。這是52歲的盧文震到達該村時看到的狀況。他由政府派駐到該村研究貧困原因和尋找辦法保障村民實現經濟增長。盧告訴當地媒體,他是在觀察到村民習慣連續數小時盤腿而坐后想到教他們練習瑜伽的。盧從網上教程學習瑜伽,然后幫助村民引進這一新的身體鍛煉藝術。剛開始時只是一小部分婦女練習,現在絕大多數村民都來參加盧的瑜伽班。由于瑜伽推廣在這里獲得了成功,媒體報道說,預計玉狗梁村將轉型打造一個以瑜伽為主題的養老院。
在中國,瑜伽是贏得中國人心的為數不多的印度元素之一。直到現在,瑜伽還只是在中國的大城市流行,但是中國的農民也希望把瑜伽作為另外一種生活習慣。過去幾年來,中國城市的女性把瑜伽作為健身首選。《瑜伽藍皮書:中國瑜伽業發展報告》顯示,全國開辦了一萬多所瑜伽培訓學校。該報告還強調了一個省份的財政狀況與其居民從事瑜伽鍛煉的聯系,通過列舉顯示瑜伽在中國取得成功與繁榮的城市生活有直接的關系。▲
(作者阿里伯·法拉克,陳一譯)
環球時報2018-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