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棽月
(北京體育大學,北京 100084)
繼平野美宇2017年亞錦賽上連續戰勝3名中國主力隊員后,2018年11月瑞典公開賽,日本女子乒乓球運動員伊藤美誠又接連戰勝3名中國隊主力隊員,獲得女單冠軍。這使得中國乒乓球隊在平野美宇后,又遇到一強勁的對手。伊藤美誠作為日本乒乓球女隊的主力隊員之一,在打法上有獨特之處,使用正手反膠,反手生膠,打球速度快,質量高,威脅大。在近2年的世界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2017年國際乒聯總決賽上與早田希娜獲得女雙冠軍。2018年德國公開賽上與早田希娜獲得女雙冠軍;同年的日本公開賽上戰勝王曼昱獲得女單冠軍;隨后在國際乒聯保加利亞公開賽上與石川佳純戰勝中國選手劉高陽和張瑞獲得冠軍。而在本次的瑞典公開賽上連贏3場中國主力運動員爆冷冠軍,則給中國隊重重一擊。本文通過對伊藤美誠在比賽中的技戰術進行統計,分析其優劣勢。
本文以伊藤美誠在2018年瑞典公開賽3場比賽中的技戰術為研究對象。
1.2.1 錄像觀察法 2018年瑞典公開賽女單1/4決賽:伊藤美誠vs劉詩雯;半決賽:伊藤美誠vs丁寧;決賽:伊藤美誠vs朱雨玲。通過對伊藤美誠這3場比賽視頻反復觀看,進行統計分析。
1.2.2 三段指標統計法 采用三段指標統計法對伊藤美誠的發搶段、接搶段和相持段的技戰術進行統計。
段得分率=段得分/ (段得分+段失分)X100%
段使用率=(段得分+段失分)/ (全局得分+全局失分)X100%
利用得分率和使用率對某運動員的比賽能力進行分段分析與評估,并進行縱向和橫向的比較。
1.2.3 數理統計法 采用Excel 對相關數據進行統計處理。
由表1數據可以看出,伊藤美誠在發搶段的得分率較高,為61.5%。伊藤美誠的發球基本是正手勾手發球,發球落點以中路短球為主配合反手底線長球。比賽中伊藤美誠平均每局發球直接得分2個,伊藤美誠的右側逆旋發球有突然性和攻擊性,說明在發球環節上伊藤美誠給劉詩雯造成威脅。在發球搶攻上伊藤美誠以反手進攻為主,配合側身搶攻,可見伊藤美誠在發搶戰術運用時靈活多變,這需要劉詩雯在接發球時控制更加嚴密。接搶輪伊藤美誠的得分率是42.9%,說明接搶環節不是伊藤美誠的主要得分技術。從三段統計中接搶段的5項技戰術分布看出,接發球和接球后搶攻的得失分的使用率最高,說明伊藤美誠接搶輪的技戰術使用主動,出球兇狠,有威脅,但是直接得分的同時失分也多,在第5局中接發球直接失分5個。伊藤美誠反手接發球自身有技術特點,當劉詩雯發球旋轉強的時候,伊藤用生膠刮一個,使得對手第3板回球別扭,導致失誤。劉詩雯偷襲伊藤反手底線長球,伊藤的預判準確,側身快速進攻。在相持段中可以看出,伊藤美誠的得失分比例相對平均,但是從整體實力來說劉詩雯正反手的基本功比伊藤美誠扎實,前4局的相持段劉詩雯能在近臺站住,反手相持中劉詩雯撕到伊藤美誠的外斜線,因為伊藤護臺面積不大,所以在伊藤步伐沒有到位,用手發力時,失誤較多,使劉詩雯在相持段有優勢。第5局比賽開始,劉詩雯的技戰術使用相對保守,出球質量降低后,伊藤能結合自身特點發揮其優勢,充分使用吊右壓左的戰術,在相持段占據優勢。
由表2數據可以看出,伊藤美誠和丁寧的得、失分是一樣的,從比賽結果中得
技戰術使用情況統計出丁寧前2局贏的比分較輕松,后4局輸的比分較接近,說明這場比賽丁寧是有實力贏得比賽的。前2局比賽中伊藤美誠不適應丁寧打球的節奏、落點和線路,所以被牽制著。但第3局,伊藤美誠在0:5、3:7、6:10一路落后的情況下以12:10取得了這局的勝利,說明伊藤美誠逐漸適應了丁寧打球的節奏,并在比賽中轉換為主動。從三段統計表中看出,伊藤美誠在發搶段的使用率在三段中較低,發球搶攻的失分大于得分,說明丁寧的接發球控制嚴密,降低了伊藤美誠使用發球搶攻的頻率。接搶段的得失分各占50%,比賽中丁寧的下蹲砍式發球并沒有對伊藤造成威脅,也沒有牽制住她;丁寧使用正手側旋發球發到伊藤正手外斜線能牽制住她,說明伊藤的護臺面積小,比賽中應該多一些落點變化。相持段中,伊藤美誠主動得分較多,基本站位于近臺,正反手出球果斷,線路刁鉆,落點明確,銜接速度快,打出了自身的戰術特點,所以丁寧在相持段中站位于中近臺,幾乎沒有時間充分引拍,拉出高質量的球。從數據中看出,伊藤在相持中反手失誤較多,說明伊藤在位置不佳時,使用生膠發力彈擊,失誤會很多。
表1 伊藤美誠vs劉詩雯的
由表3數據可以看出,在這場比賽中,無論是在發搶段、接搶段還是相持段,伊藤美誠占絕對上風。從以往的戰績來看,朱雨玲的實力強勁,不應與伊藤有這么大的差距,從而說明伊藤美誠在這場冠亞軍的角逐中準備充分,對朱雨玲的技戰術使用分析透徹,所以在比賽中打法堅定,技戰術使用簡單明確。從發搶段看,伊藤美誠共丟7分,其中有6分發球搶攻失誤。從觀看比賽得出,伊藤美誠正手半出臺失誤較多。從接搶段看,伊藤共丟7分,在接發球環節直接丟5分,說明伊藤美誠對自己接發球的質量要求高于上臺,可見在接發球兇狠的同時失分也同樣多。在相持段,伊藤美誠的得分率高達77.3%,說明伊藤美誠在相持中能掌握節奏,占有主導作用,從而說明朱雨玲在比賽中沒有主要得分技術,正反手進攻的質量較低,速度較慢,殺傷力不夠,不足以對伊藤美誠造成威脅。
表2 伊藤美誠vs丁寧的技戰術使用情況統計
3.1.1 伊藤美誠發球基本為正手勾手發球側上旋和側下旋,配合長短的落點;偶爾使用高拋發球調節節奏,為第3板的進攻創造機會。
3.1.2 伊藤美誠前3板的進攻主動,搶攻的質量高,威脅大。雖然進攻的穩定性一般,但這是三段中主要的得分手段。
3.1.3 接發球在正手半出臺和外斜線的處理較差,反手彈擊借不上力的球失誤較多。
表3 伊藤美誠vs朱雨玲的技戰術使用情況統計
3.1.4 相持中站位于近臺,兩面的銜接較快,善于在起跳點發力,落點意識較強,但是在反手轉中間,中間轉反手大角的還原稍差。
3.2.1 伊藤美誠使用勾手發球,發短球時,我國運動員可以擺正手位置短球或者快劈中路長球;發長球時我國運動員可以根據來球的旋轉進攻,但要加強進攻的質量,把線路拉長。
3.2.2 伊藤美誠在接發球中預判較好,但直接進攻的失誤較多。發球可以先使用勾手發于伊藤美誠的正手位置短球或半出臺,但是不能讓伊藤美誠第1板使用反手上手,其次配合中路及反手底線的長球,以轉不轉為主。
3.2.3 在相持中,因為伊藤美誠的護太面積不大,我國運動員可以先變線,使用調右壓左的戰術,讓伊藤美誠失去最佳的擊球位置;其次在相持中我國運動員應把線拉到底線,先從中路切入,之后打到伊藤美誠反手位大角。
3.2.4 伊藤美誠打落后球好于領先球,所以我國運動員要做到在領先時候不松懈,在落后時候不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