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叢
(揚州大學體育學院,江蘇 揚州 225000)
據調查顯示,我國老年人口在 2000年已達 1.3 億人,有人預計 2040 年我國的老年人口可達 3.5 ~ 4.5 億人。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7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有50%以上的老年人患高血壓病。 研究表明,腦卒中和冠心病的第一位致病因素就是高血壓。 有研究證實其發病原因與肥胖有關,也與家族遺傳、家庭的生活習慣、工作和生活等各方面的壓力以及勞累有關。 還有的研究結果表示,經常進行體育運動的人,患病率比不進行運動的較小。而運動處方作為一種有效的專業健身指導方式,用處方的形式來規定運動者做什么運動、怎么做、做多長時間、做運動時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等,以實現運動者鍛煉的目的,因而逐漸被廣大熱愛運動和健身的群眾所熟悉和接受。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人的想要更好的生活質量,美麗與健康就成了現代人關注的熱點話題。因此,全國上下廣場舞運動盛行起來,可以說廣場舞是最受中老年女性歡迎的運動之一。該運動只要在平坦的空地上就可以開展,而且舞蹈風格歡快活潑,可以使參與該運動的人將身心都投入到自然的狀態中。因此,我們將社區作為研究場所,選取揚州市蘭苑社區20名中老年女性高血壓患者,進行廣場舞運動處方實驗,探究廣場舞運動對中老年女性高血壓患者的身體形態和血壓的影響。
廣場舞運動處方對中老年女性高血壓患者身體形態及血壓的影響。
主要運用文獻資料法、實驗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其中,實驗選取揚州市蘭苑社區20名中老年女性高血壓患者作為實驗對象,平均年齡為61.8±3.1歲。每個人除高血壓病外無其他重大疾病或慢性疾病,無規律運動史,不改變原有的生活習慣,并且自愿參加本實驗,對其實施廣場舞運動處方。實驗期間,每次都有2~3名專業人員進行運動指導(寒暑假無人跟隨指導)。所有受試者2周左右學會廣場舞的練習內容,接著進行為期12個月的實驗。每周廣場舞鍛煉6次,每次60min。鍛煉時間段為每天19:00—20:00,運動強度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左右。受試者運動前應做好相應的準備活動,運動時注意循序漸進,運動結束要進行放松和拉伸,受試者可根據自身實際狀況自行調節身體活動幅度。
實驗前對所有接受本實驗的人員進行血壓的測量和身體圍度(腰圍、臀圍)、身體成分(體重、體脂百分比、BMI)的測量,且參與指標測量的人員都經過專門培訓。實驗6個月后和12個月后再對受試者進行相同指標的測量,最后對實驗所得數據進行分析。
受試者的基本情況,包括體重、體脂百分比、BMI、血壓、身高、腰圍、臀圍。具體測量方法,身高、體重:站立,用身高體重計測量;腰圍、臀圍:站立,用皮尺分別測量。體脂百分比、BMI:用身體成分測試儀測量。血壓:用上臂式電子血壓計測量。
本實驗采用 SPSS對實驗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配對t檢驗分析,處理結果均采用平均數±標準差表示,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由表1可知,受試者經過12個月鍛煉后身體成分指標均隨時間降低。但各指標變化程度較小,不具統計學意義(P>0.05)。
相關研究證明,肥胖與心血管疾病等的發生有關。 在我國受試者通過長期、有規律的廣場舞鍛煉,體脂含量不斷減少,體重降低,腰圍和臀圍隨之變小,但各項指標降低程度不明顯。因此,對此現象產生的原因進行進一步分析。其一,廣場舞運動以有氧代謝為主,運動強度為最大心率的60%~80%,屬于中低強度運動,這種運動負荷被認為是刺激體脂消耗的最佳閾值。但本實驗實際開展時,廣場舞的音樂多以舒緩平靜為主,運動節奏偏慢,大部分情況下運動強度只能夠達到受試者最大心率的60%。此強度相對于減脂應該達到的強度來說較低,對機體的刺激沒有達到理想的程度,這可能是造成減脂效果不明顯的原因之一。其二,要想達到良好的減脂效果,應該在平時的有氧運動中加入適當的力量性訓練。先進行20~30 min的無氧力量性運動消耗糖原,激活脂肪代謝,再進行有氧運動,然后就可以最大限度地燃燒脂肪。如果只做有氧運動,減脂效率會越來越差。因此為了達到減肥目的,進行一些肌肉加強訓練可以加速脂肪的燃燒。本實驗的運動干預方式為廣場舞運動處方,受試者按照實驗要求進行規律的運動,無針對性的力量訓練,這也可能是造成減脂效果不明顯的原因。
由表2可知,經過12個月的廣場舞鍛煉后受試者的身體圍度指標,隨時間推移呈減小趨勢,但減小數值的程度不明顯,不具統計學意義(P>0.05)。
其一,單純的減脂運動并不能起到良好的塑形效果。我們通過正確運動方法可以達到減脂的目的,但是身體線條比例并不會有很大的改變。原因在于,廣場舞是一項全身運動,上下肢一齊發力,并沒有專門做哪個部位或針對某一肌肉的運動,因此并不能真正起到塑形的作用。其二,實驗期間,寒暑假無指導人員跟隨指導,因此部分受試者在寒暑假期間就沒有堅持有規律的廣場舞運動,這也可能是影響實驗結果的問題之一。
由表3可知,接受實驗人員的舒張壓和收縮壓均隨時間下降,這些女性高血壓患者在12個月的廣場舞運動處方后,收縮壓和舒張壓均下降明顯。收縮壓的降低在運動6個月后出現顯著性差異(P<0.05),在運動12個月后出現極顯著性差異(P<0.01)。舒張壓的降低在6個月后出現顯著性差異(P<0.05),且在12個月后舒張壓相比6個月后也有降低。
大量研究表明,有氧運動能夠降低血壓,特別是對于血壓正常高值人群和高血壓患者,其機制為氧運動能夠改善外周血壓、中心動脈壓和心臟功能。 而且血壓基礎值越高的受試者血壓降低越多。 廣場舞運動為有氧運動的一種,包含多種伸展、轉動、抬臂、踢腿等動作,動作方法簡單易學,表現形式美觀大方,運動強度又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自主選擇。受試者年齡在61歲左右,經過12個月中低強度的廣場舞鍛煉后,安靜狀態下血壓狀況改變明顯,收縮壓、舒張壓較實施廣場舞運動處方前明顯降低,并具有統計學差異(P<0.5)。結果顯示,經過12個月的廣場舞鍛煉后,受試者安靜狀態下收縮壓平均下降10.3 mmHg,舒張壓平均下降7.3mmHg。我國規定的降壓標準有效為:舒張壓下降DBP≧5~10 mmHg,收縮壓下降 SBP≧ 10~20 mmHg。 因此,實驗結果表明12個月的廣場舞鍛煉有明顯的降壓效果。有氧運動降血壓的作用已被很多實驗證實,是公認的運動降壓形式,而且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具有顯著的降壓效果。
表1 實施廣場舞運動處方后身體成分的變化一覽表 平均數±標準差
表2 實施運動處方前后身體圍度的變化一覽表 平均數±標準差
表3 實施運動處方后安靜狀態下血壓的變化一覽表 平均數±標準差
3.1 本實驗中,長期有規律的廣場舞運動不能使中老年女性高血壓患者體重和體脂率等明顯下降。建議受試者可在今后的廣場舞運動中,適當加大運動強度,并結合適當的無氧力量性運動,以達到更好的減脂效果,從而促進身體健康狀況的進一步改善。
3.2 本實驗中,長期有規律的廣場舞鍛煉并沒有明顯減小中老年高血壓女性的腰圍、臀圍、腰臀比。建議受試者們在今后的廣場舞運動中,可以加入一些專門的形體練習的運動元素,在身體形態的各項指標隨減脂變小的情況下進一步減小,從而達到明顯改善受試者們身體形態的目的。
3.3 廣場舞運動處方的實施使患高血壓病的中老年女性的血壓明顯降低。建議受試者們在本實驗結束后,繼續堅持規律的廣場舞運動。廣場舞內容可根據喜好自行安排,運動強度也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
3.4 有研究證實,血壓基礎值越高的受試者血壓降低越多。因此,為了達到更好的降壓效果,運動處方的使用還需要更加的細致,也需要因人而異。
3.5 長期進行廣場舞運動鍛煉對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發展是有利的。因此,應在全國各社區大力宣傳推廣廣場舞運動處方的降壓療效,讓更多有高血壓病的中老年女性參與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