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102)
農牧業作為第一產業,其從業人員具有基數大,勞動密集程度高,從業者平均收入不高等特點,新時期在我國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危與機并存,而加快企業轉型升級,走一條可持續高效發展之路,是企業走向新時代、國家化、現代化的重要選擇。
生豬養殖業是我國農業領域重要的支柱型產業,全球一半以上的豬肉由中國生產,生豬養殖企業在我國具備生產技術水平整體不高、規模化程度整體不高、中小型企業從業人員管理水平整體不高等 “三不高”特點,在此背景下,發展現代生豬養殖業走向國家先進行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目前我國正深入推進實施先進制造2025,而實現農牧企業走向國際前列的三大法寶是“效率提升”“成本降低”“生態健康”,效率提升是核心,成本降低是根本,生態健康是未來,農牧生豬養殖企業要迅速走出一條高效發展之路,綜合管理能力提升是重要抓手。而人才管理又是管理的重心,新時期,我們只有創新人才管理思路,才能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我國農牧生豬養殖規模化程度雖然還比較低,但大型農牧生豬養殖企業正在進行規模化擴張,按新希望六和未來三至五年實現年出欄3000萬頭算,能占國內生豬出欄總量的5%份額,綜合生豬養殖行業二十強來看,未來五年這些企業總出欄量可能接近甚至超過30%。規模化帶來了農牧生豬養殖人才招募和培養突飛猛進,如何實現人才匹配,人盡其才,人企共贏,是每個養殖企業HR重點思考的問題。
由于我國生產技術不夠高且與國際行業一定差距的原因,目前國內生豬養殖規模化企業實行封閉式半軍事化管理,生產活動范圍受到限制,而從業者又以大中專畢業的年輕人和部分年輕普通務工人員為主,具備年輕活躍,職業穩定性差,社會適應性還不是很強等特質,同時畢業入職1-3年內多處于職業發展塑造的關鍵時期,職業素養的培育是該時期的重心。由于觀念認知和人才紅利的消失,結合近幾年生豬養殖企業產能翻番的規模化擴張帶來的高素質專業化人才的極度短缺,培養熱愛農牧行業,能夠深扎生豬養殖領域的人才顯得愈加重要。同時現代生豬養殖企業職業經理人的短缺導致生產管理粗放,企業文化貫徹不徹底,管理模式落后,管理滯后帶來的生產效益進步緩慢等問題異常突出。
生豬養殖領域的特殊性決定了人才管理模式的獨特性,問題導向,實踐反饋,理念創新,行業特點決定了管理變革的要點。發展現代生豬養殖人才,技術業務提升,生產人際環境適應力強,管理危機處理能力突出,是三個重要的考核指標。如何解決人才發展圣農之問,作為現代企業應該抓住員工核心需求的牛鼻子,創新管理理念,綜合施策,方能推動效益的極大提升。
豬場生產的管理核心是減少人才的大面積流失,重點是培養核心運營團隊的良性梯隊是發展,關鍵是管理層能夠提前物色合適人選,全程幫扶做好職業規劃和生活規劃,推動企業文化價值觀深入理解與貫徹,構建和諧有序的人才成長梯隊。特別是關注入職1~2年內新人的成長軌跡和發展思路,進行有效引導和合理調整,深入溝通,保障員工幸福成長。具體可以從以下方面開展:
(1)生活層面;摸準員工的特殊需求和普遍訴求之間的矛盾關系,有的放矢,重點關注員工的文化生活質量,提升伙食品質,重點抓住菜品類型和豐富度,文化娛樂重點抓運動和員工集體戶外活動質量和頻率,確保全員參與和人人滿意,住宿層面,能夠安排兼職護理人員協助住宿環境衛生,重視集體宿舍員工的溝通質量和生活規律性,推動互幫互助,師徒搭配機制,幫助員工成長,綜合評分宿舍滿意度,為正常生產提供保障。
(2)學習成長層面;學習的關鍵是能力的提升,途徑是培訓和主動實踐,培訓是企業支付最低的成本,培訓不僅要關注員工生產技能的提升,更需要關注員工員工心里訴求和溝通技能的提升。企業需要搭建綜合的公益培訓平臺,讓員工主動選擇,堅持員工需求導向,以員工幸福生活為目標,推進學習質量和效果的提升,促進生產的高效運行。
(3)生產層面:重點關注對員工的情緒和心態的管理,以培育良好的工作習慣為抓手,以推進員工自助承包式經營和動態評估式較小考核為重點,以激發責任心和規范化生產執行力為重要管理途徑,合理淡化官僚意識,建立團體交流磋商溝通機制,推進民主經營和場長主管聯席輪流制管理制度,最大程度激發生產活力和團隊凝聚力,創造高績效生產企業。

總之,新時期生豬養殖企業解決好人才團隊建設發展問題關乎企業長期戰略目標達成的速度和質量問題,以待遇籠絡人才,以企業文化氛圍培育人才,以快速發展成長成就人才,用前瞻人才發展的眼光,專業的人才識別眼光,精細的人才培育策略,推動企業跨越式發展,實現全球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