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寧縣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安徽休寧 245400)
禽流感病毒屬于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屬,是一種氣球樣有包膜的單股負鏈RNA病毒,可分為16個H亞型和9個N亞型,H7N9流感病毒感染家禽后,無明顯臨床癥狀,此次休寧縣發生的人感H7N9流感病例,縣畜牧獸醫部門聯合衛生計生部門開展了流行病學調查,經實驗室診斷,隨后采取撲殺措施,把出現第二例人感病例的風險降到最低。通過分析這起人感H7N9流感病例,對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特別是H7N9流感防控具有意義。
2017年1月14日 晚20點,縣衛計委通報,縣人民醫院有一名初步診斷為H7N9流感的患者,據患者反映近期有活禽接觸史。15日上午6點,縣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分4組赴養殖戶及活禽批發市場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采樣。
1.1.1 基本情況
患者所在村民組共47戶,148人,存欄散養家禽1018羽。患者于2016年12月28日和2017年1月4日,分兩次從外村雞販子處,購買10只黃羽肉雞,本村民組還有其他3戶村民同批購買了17只黃羽肉雞。截至調查時,除患者家中死亡2只肉雞外,其他戶也死亡2只肉雞。雞販子所販賣的黃羽肉雞來自本市一活禽批發市場。
1.1.2 臨床癥狀
未見雞冠出血或發紺、頭部和面部水腫、腳鱗出血等高致病性禽流感臨床癥狀,也未見呼吸急促、咳嗽、喘氣、精神沉郁等癥狀,僅出現黃綠色糞便。據養殖戶反映死亡的雞也沒有出現腳鱗出血和雞冠出血癥狀。
參考《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術規范》,分4組采集樣品,一組赴外購黃羽肉雞養殖戶家中,共采集23份全血和雙腔拭子;二組赴村內其他散養戶家中,重點采集患者及同批外購黃羽肉雞周邊的散養戶,共采集32份全血和雙腔拭子;三組赴村外養雞大戶家中,采集44份全血和雙腔拭子;四組赴城區活禽交易市場,采集20份環境樣,54份全血和雙腔拭子。雙腔拭子采集后,放入密閉的塑料袋內(一個采樣點的樣品,放一個塑料袋),于保溫箱中加冰、密封,送市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實驗室檢測。全血經離心后,放入離心管中,編號,冷藏,縣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檢測。
禽流感病毒 H5(Re-6 株)亞型血凝抑制試驗抗原(哈爾濱維科生物技術開發公司出品,批號 2015033);H7亞型血凝抑制試驗抗原(哈爾濱維科生物技術開發公司出品,批號2015031);禽流感病毒H7亞型RT-PCR檢測試劑盒(北京世紀元亨動物防疫技術有限公司產品,批號AIVH7 20161216P)。
2.2.1 禽流感病原學檢測
按禽流感病毒RT-PCR檢測方法(NY/T 772-2013)。從樣品中提取病毒 RNA 后,在反轉錄酶的作用下,以RNA為模板,以引物為起點合成與RNA模板互補的cDNA鏈,在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經過高溫變性、低溫退火、中文延伸的循環,使特異DNA片段的拷貝數放大一倍。經過35次循環,最終使擴增DNA片段放大數百萬倍。將擴增DNA片段進行電泳,經染色后在紫外燈照射下,可見到DNA片段的擴增帶,實現檢測AIV-H7亞型核酸的目的。
2.2.2 禽流感抗體檢測
按高致病性禽流感診斷技術(GB/T 18936—2003)進行血凝和血凝抑制試驗。
2.3.1 血清學檢測結果
共檢測153份家禽血清,H5抗體合格率96.73%,H7抗體陽性率為16.99%。其中4戶外購黃羽肉雞戶所采樣品H7抗體陽性率為95.65%;周邊散養戶所采樣品H7抗體陽性率為0%;養殖大戶所采樣品H7抗體陽性率為4.55%;城區活禽交易市場所采樣品H7抗體陽性率為3.7%;外購黃羽肉雞戶所采樣品中,H7抗體效價達到9孔以上占34.78%,8孔占17.39%,7孔占17.39%,6孔占13.04%,5孔占8.7%,4孔占4.35%,3孔占4.35%。

2.3.2 病原學檢測結果
根據市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實驗室檢測結果顯示,共檢測32份病原學樣品,6份陽性,陽性率為18.75%,外購黃羽肉雞戶所檢測樣品的陽性率為38.46%,周邊散養戶及規模養殖戶所檢樣品陽性率為0%。

為防止陽性帶毒家禽將H7N9流感病毒傳染到本村其他散養家禽或野鳥,參照《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術規范》,對村內所有家禽進行撲殺,將家禽及其墊料一并深埋無害化處理。
城區內兩個活禽交易市場休市,清洗活禽交易攤點的禽籠、宰殺設施,指導交易市場管理方對交易攤點每日早晚各用漂白粉消毒一次。
此H7N9流感患者為一名58歲的男性,發病前16d和9d,妻子分兩次外購了10只黃羽肉雞,存在家禽暴露史,發病前一天還從事未充分發酵的雞糞鋪攤還田,患者自身體質較弱。從患者外購的黃羽肉雞雙腔拭子中檢測出H7N9流感病毒,且血清學實驗顯示患者外購的黃羽肉雞H7抗體效價全部為陽性(效價達到9孔的占50%)。提示該患者的傳染源很有可能是外購黃羽肉雞及其分泌排泄物。由于H7N9流感當前在我國養禽場的具體流行情況尚未明確[1],所以黃羽肉雞的H7N9流感病毒來源有可能來自本市這家農產品批發市場,可能來自雞販子販賣途中經過區域,也有可能為當地野鳥。由于患者及其家屬從未前往城區活禽交易市場,所以可以排除本地活禽交易市場暴露傳染。
為避免再次出現人感H7N9病例,根據市、縣實驗室檢測結果,迅速采取撲殺無害化處理措施、消毒滅源措施和定期采樣監測措施。在當地人民政府、畜牧獸醫局工作人員和村級防疫員的共同努力下,完成H7N9人感流感應急處置工作。
此次被感染的活禽均來自活禽批發市場,批發市場銷售的活禽來自外省,作為市場監管應在活禽進場前,快速檢測該批次家禽是否攜帶H7N9流感病原。在農業部2017年4月出臺2516號公告后,市場監管方應向活禽批發商販索取活禽H7N9流感抗體檢測報告。并嚴格執行“1110制度”。
此次人感H7N9流感病例出現后,市縣獸醫實驗室迅速開展病原學和血清學檢測,通過實驗室診斷,為采取措施提供科學依據,充分體現出市縣獸醫實驗室診斷的重要性。
自2017年9月起,農業部要求在家禽中開展H5H7二價苗強制免疫,經過強制免疫后,我國人感H7N9流感病毒大幅下降,據統計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第15周全國共610人感染,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4月16日,全國只有4人感染。
[1]劉沛增,莊青葉.我國 9 省份 H7N9 亞型禽流感和傳染性支氣管炎病原流行病學調查[J].畜牧與獸醫,2014,46(7):1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