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日涵


阿根廷貨幣比索近日暴跌,給該國帶來危機。這個上世紀曾向發達國家看齊的一流經濟強國,在經濟發展中逐漸掉隊,阿根廷比索已經成為世界上主要經濟體中表現最差的貨幣。筆者近日深入阿根廷調研,發現這個國家不僅有足球、探戈,還有非常優質的牛肉、紅酒,但令人遺憾的是,阿根廷對外十分保守,不推銷本國產品,這讓阿根廷的商機隱藏在重重面紗中,難以被發現。
最好的東西留給自己享用
筆者在阿根廷調研期間,正趕上阿根廷比索兌美元匯率暴跌,很多阿根廷老百姓對于國家經濟發展信心不足。不得不說,阿根廷是一個曾經非常輝煌的國家。西班牙式的建筑,寬闊的街道,百年前就有的地鐵系統,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市容市貌無不體現曾經的榮耀。1908年,阿根廷曾經是世界第七經濟大國,人均收入與德國比肩。布宜諾斯艾利斯也被譽為“南美巴黎”。現在,這些曾經的輝煌依然寫在每一位阿根廷人的臉上,但是傲嬌的性格也使得阿根廷很難彎下腰來與別人合作。
在中國眾多的跨境電商平臺上,人們只熟知來自阿根廷鄰國智利的紅酒、巴西的烤肉,卻鮮有人知道阿根廷的紅酒和烤肉一樣優質。如此好的產品為何沒有名氣?主要還是源自于阿根廷人根深蒂固的消費理念,他們覺得最好的東西應該留給自己享用,于是最好的阿根廷紅酒留在本國內消費,而阿根廷商務部門并不像開放的智利那樣擅長營銷自己,于是智利和巴西產品源源不斷借助跨境電商賣給中國的時候,阿根廷的產品卻“躲在深閨”,這也算是網絡時代的一個特例。
農業、旅游業機遇多
筆者對阿根廷的第一印象是驚悚。剛出布宜諾斯艾利斯機場,負責接機的22歲導游小姑娘反復叮囑筆者:“千萬要看好你們的手機、iPad、書包,因為阿根廷人專門搶華人”。小導游這個月已經被搶了5次。一些中資企業在阿根廷的負責人也告訴筆者同樣的經歷,開車等紅綠燈時被潑鳥糞,隨后下車處理時被洗劫一空。
為什么在阿根廷首都會出現這種情況?走訪的對象大多告訴筆者一個現狀——阿根廷失業率太高。根據阿根廷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目前阿根廷的失業率達到7.2%,而2017年的經濟增速卻僅為2.7%,大多數青年就業狀況并不是很好,失業人口的高企使得許多人走上投機犯罪的道路。加上華人在阿根廷大多數開店或者從事貿易,收入很高。這幾年赴阿根廷旅游的中國人也多數是收入可觀的人群,他們在阿根廷出手闊綽,于是華裔面孔的人在阿根廷逐漸成為“有錢”的代名詞,針對華裔的搶劫案件也越來越多。
但對中資而言,阿根廷的確存在很多商機。阿根廷土地資源豐富,農產品和畜牧產品產量高,是世界重要的糧食肉類生產和出口大國,素有“世界糧倉和肉庫”的美譽。阿根廷潘帕斯大草原(如圖)更是有得天獨厚的農牧業開發條件。阿根廷南部還有豐富的漁業資源。阿根廷礦產資源也十分豐富,在阿根廷的西北部、安第斯山脈東側各省及南部巴塔哥尼亞地區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中國與阿根廷在能源資源領域的合作也可以深入推進。
在金融領域,目前中國工商銀行已經在阿根廷開辟上百個網點。支付寶、微信支付業務也開始逐漸試水,來自中國的手機品牌在阿根廷街頭也隨處可見。阿根廷旖旎的景色也使得許多中國游客慕名而來,未來在阿根廷旅游以及從世界最南端城市烏斯懷亞出發赴南極游等深層次的旅游合作上,都有較大空間值得挖掘。阿根廷人有句諺語“憑借足球,你可以在任何地方找到朋友”。未來,喝著阿根廷紅酒,品嘗著阿根廷馬黛茶,也許會成為中國旅游者期待的美好體驗。
投資學會借助僑社力量
但赴阿根廷投資,也面臨挑戰。筆者認為,最大的挑戰是中資在當地缺乏可以爭取更多權益的渠道。阿根廷與許多國家不同的是,并不需要入籍才可以擁有投票權,在阿根廷取得居留權并在首都居住滿3年的外國人都有權利參與首都地方選舉。目前,在阿根廷生活十幾萬的華人華僑,卻只有極少部分的人去登記投票,于是當地政府并不太重視來自中國的聲音。隨著中國赴阿根廷投資經商的人越來越多,這一塊的權益需要充分重視。
對于中國企業投資阿根廷而言,信息不對稱是第二大挑戰。阿根廷是西班牙語國家,許多中國企業團隊內西班牙語人才匱乏,不能較好地與當地合作方進行有效溝通。因此,在赴阿根廷投資之前需要聘請了解當地法律法規以及投資政策的公司,進行詳盡咨詢服務,做到未雨綢繆。
而阿根廷工會力量強大也是諸多外資企業頗為頭疼的問題,很多外資在工會上栽過跟頭。在阿根廷投資的中國企業要學會與工會組織打交道,履行好企業的社會責任,加強對員工的關懷,減少工薪矛盾。同樣,中企也要注意在阿根廷部分區域的安全風險,針對中國人以及中國商店的搶劫案件時常出現,由于大多數從業者不會西班牙語,在遭遇到困難之后就算報警也非常困難,于是如何尋求當地人的幫助成為重要的事情。除了撥打12308外交部領事保護熱線電話之外,也要學會當地語言,逐漸融入當地社群。
阿根廷人受到歐洲文化影響程度較深,在宗教習俗、思維方式以及生活習慣上都與歐洲國家較為接近,這也需要當地中國企業學會入鄉隨俗。在阿根廷投資過程中也要學會借助僑社的力量,發揮“以僑為橋”的作用,加強與當地華人華僑社團的合作。▲
(作者為華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院長助理、數字經濟智庫執行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