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露揚
近期,中福海峽(平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00592,以下簡稱:“平潭發展”)披露了2018年一季報,結合之前的2017年年報中披露的業績,引發了投資者和市場的關注。其實,隨著傳統林木產品加工行業的增長乏力,公司已經連續四年營收處于減少狀態,2016年甚至一度出現了虧損。為了擺脫這樣尷尬的境地,公司近年來也在不停地探索著新方向。然而,隨著年初收購華宇公司以失敗告終,以農資貿易業務為主要盈利來源的平潭發展跨界依舊尷尬未能成行。2018年以來,公司市值已經跌去三分之一。
平潭發展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么?《投資者報》記者閱讀了大量相關行業數據和研報并設法聯系了平潭發展的董秘李茜,但截至發稿記者尚未收到平潭發展方的回復。
最新的財務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平潭發展實現營業收入1.7億元,同比上升57.1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669.3萬元,同比減少61.05%,仍未能扭虧為盈。其實這種低迷的勢態在四年前早已開始:2014年、2015年、2016年平潭發展實現歸屬凈利潤逐年走低,分別約為:7041萬元、3771萬元以及2028萬元;扣非后歸屬凈利潤更是于2016年出現了虧損,約為538萬元。
直到去年,這種尷尬的局面也未能得到太大的改善。根據平潭發展披露的2017年年報顯示, 公司1~12月實現營業收入8.48億元,同比增長7.91%,略低于種植業與林業行業平均營業收入增長率為9.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97.11萬元,同比下降70.56%,遠低于種植業與林業行業平均凈利潤增長率7.58%。
對于2017年度的糟糕表現,公司表示“是由于營業成本增加5900.02萬元,導致毛利率下降;另外新增并表北京中福康華景區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和嘉善康輝創世旅游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也導致了公司管理費用增加834萬元;同時因增加銀行借款導致財務費用同比增加,以上因素共同影響利潤總額同比減少1272.59萬元,導致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減少1430.85萬元。”
業績長期承壓,令平潭發展不得不開始謀劃轉型之路。
2018年1月29日,平潭發展發布重組草案修訂稿,擬以現金6.32億元購買中核資源持有的中核華東100%股權、中核華北100%股權、中核西南100%股權、中核西北100%股權、中核國纜100%股權。
從草案股權結構圖可以看到,中國華宇經濟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宇公司”)是中核新源的控股股東,持股比例100%,而中核新源持有此次交易對方手中核資源48%的股份。另外,該重組草案中還稱,華宇公司的主管單位為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核集團”),其性質為全民所有制企業。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該收購草案很快遭到了當事人中核集團的否認。
中核集團于今年2月6日在其官網聲明稱,華宇公司并非中核集團出資設立的公司或企業,華宇公司設立的各種冠以“中核”字號和號稱中核下屬公司的企業或機構,均未經過中核集團批準。華宇公司及其子公司各類行為均不能代表中核集團及所屬成員單位,要求華宇公司及其子公司須立即停止以中核集團或其所屬成員單位名義對外宣傳和從事商業等各類活動。
然而,被打臉的中核資源卻并未放棄增持平潭發展。
3月24日,平潭發展又再次披露公告稱,2018年2月6日至3月23日,中核資源已經通過集中競價方式增持了部分股份,增持金額合計約為4295萬元。截至目前,中核資源直接持有平潭發展股份約967.46萬股,持股比例0.501%;中核資源持有平潭發展控股股東山田實業40%股權,山田實業持有平潭發展約5.36億股股份,占平潭發展總股份的27.72%。
直到3月26日,平潭發展才正式發布公告宣布重組告吹。平潭發展的新能源跨界之夢正式宣告破碎。
重組遭到如此“烏龍”,或多或少也反映了公司高管在一定程度上的失職。而高管的失職和違規違法,在平潭發展也不是首次。
2013年到2015年期間,連續利好疊加福建自貿區概念,平潭發展的股價一鼓作氣從3元大漲到24元,一時間成為傳奇。然而,在股價暴漲背后,卻是公司四位核心人員的集體內幕交易。
根據證監會最終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僅在上市公司被調查關注的兩年內利好消息就有9個,包括上市公司更名、員工激勵計劃、大股東增持、投資新建三江口醫院、定增再融資、旅游合作項目等。證監會最終認定其中3個重大事項構成了內幕消息,包括投建嚴復紀念醫院、20億元定增、康輝旅游合作項目。
在這起案件中,內幕交易的四位當事人均為參與上市公司重大決策、負責上市公司重大事項實施的公司高管層,在上市公司重大事項運轉過程中擔任重要角色,全面掌握著公司的內幕信息。其中,夏雪和石乃珊作為平潭發展董事長助理,直接參與了公司多個重大事項的籌劃和實施。
公開資料顯示,這四位高管曾利用內幕信息大量買入公司股票,交易金額多達3239.36萬元,獲利近500萬元。2016年4月,包括兩名董事長助理、一名副總經理和一名投資部副總經理四位當事人被證監會處以“沒一罰三”,罰沒金額合計近2000萬元。
證監會相關負責人此前曾對媒體稱,“夏雪和石乃珊作為公司高管層,在知悉內幕信息的情況下違規買賣股票。在接受調查時,二人均表示不知道什么是內幕交易,不知道內幕信息知情人禁止買賣公司股票的相關規定。”
另外,劉峰原為某上市公司的高管,理應知悉關于嚴禁內幕交易的各項規定,但其在與平潭發展董事長接觸后并知悉平潭旅游開發項目后,仍然交易“平潭發展”股票,這就百口莫辯了。
業績持續承壓,轉型發生“烏龍”,還有內部“蛀蟲”蠶食,平潭發展再不拿出富有誠意的方案進行徹底的整改,未來會摔得更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