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燕華

創業板市場相比主板市場,其信息披露水平較為低下,發展過程中暴露了許多問題。這不但影響投資者的決策、企業的發展,也影響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效率。本文試對創業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現狀、存在的問題進行原因分析,并對此提出對策建議,為相關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論參考。
創業板市場開板于2009年,由起初的36家發展至2017年7月1日的654家,可見其發展速度非常驚人。與主板市場比較而言,創業板上市公司具有高風險、高成長性等特點,因而,較高的信息披露水平對保護投資者權益更加顯得重要。上市公司對于信息披露的態度,不僅影響著投資者,從長期價值效應來看,也影響著企業的發展,進而影響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效率。
創業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現狀
由深交所關于創業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評結果(表2.1)中可以看出,從2014年-2016年,信息披露水平為優秀的公司數量在逐年上升,且大部分公司的信息披露水平處于良好狀態,但仍有一定比例公司的信息披露水平不合格,或處于剛好合格的邊緣,數據表明我國創業板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水平仍待提高,上升空間還比較大。
創業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
(1)信息披露時效性難以滿足。在創業板上市的公司大多屬于高成長性、高風險的企業,因而相對于成熟穩定的主板市場,信息披露的時效性極其重要,但是目前對于創業板上市公司的相關規定并沒有將信息披露時效性凸顯出來,仍與主板市場的相關規定一樣,即上市公司的年報、中報只需在相關會計期間結束后的4個月內、2個月內披露即可達到要求。由此可知,對于瞬息萬變的創業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時間難以跟上其快節奏的步伐,投資者的決策判斷的準確性必定會大打折扣。
(2)信息披露不真實、準確性低。真實準確本是信息披露的基本要求,然而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案屢見不鮮,信息披露缺乏真實性嚴重影響了投資者的信心,遏制了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尤其是那些經營不佳或虧損的企業為了扭轉局面,往往會做出披露虛假信息、欺騙投資者的行為。如2017年1月24日,創業板上市公司天壕環境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披露違規事件可知,創業板上市公司存在信息披露不真實、準確性較低的問題。
創業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問題的原因分析
近年來,雖然我國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在不斷的完善,然而由于創業板成立時間尚短,而發展速度又過快的原因,信息披露仍存在不盡人意的地方。本文爭對創業板信息披露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內外部的原因分析,具體如下:
(一)外部原因
(1)創業板信息披露法律法規不健全。目前,我國相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對會計信息披露進行強制規定,信息披露制度的法規建設處于不斷完善的過程當中,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創業板市場仍屬于不成熟的市場,相比于主板市場,在法規的制定方面經驗尚且不足。
(2)證券監管機構對信息披露監管力度不夠。公司若想要在創業板上市并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需要達到一定的相關標準,如持續經營三年以上、最近2年連續盈利等,并要經過中國證監會的資格審查核準。然而近年來通過財務造假、粉飾業績得以上市的公司被曝光的案件頻出,典型的有“萬福生科財務造假”案。證監會未及時查出企業招股說明書存在虛假信息足以說明證監會的事前監管作用并沒有真正的得到有效發揮。
(二)內部原因
(1)創業板上市公司股權結構不合理。目前創業板上市公司存在法人股“一股獨大”的現象。由于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代理成本隨之出現。由委托代理理論可知,代理成本越高,經理人員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會加大信息披露的力度,從而信息披露的意愿加強。反之,股權結構越集中,大股東必然對信息披露進行控制和干涉,企業披露信息的自愿性程度降低。由此可知,創業板上市公司的一股獨大格局不利于信息披露。
(2)上市公司自利行為。大部分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是追求股東財富最大化、利潤最大化,盈利是企業的生存發展之本。企業進行信息披露的動機主要是獲得融資來源、降低融資成本。因此,利好消息公司會積極披露,然而對公司不利的信息則會選擇財務作假,欺騙投資者。如前文所述,財務造假案的頻頻出現,均源于上市公司的自利行為。正是由于這種人性的弱點,信息披露的內容才不真實、不準確。
對策建議
(1)監管部門應加強對信息披露的有效監管。雖然創業板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有受到我國證監會等相關部門的監管,但是由于我國創業板市場的不成熟,監管方的執行效率低下。為了規范創業板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提高監管效率,對于信息披露水平等級不同的公司,可采用差異化的監管模式,有利于監管資源的合理配置。另外證監會、銀監會、工商等部門應加強協助,共同發揮監管職能。
(2)監管部門應制定合理的獎懲機制。創業板上市公司完成IPO后,監管機構需要持續的進行監督。雖然我國證監會對于不誠信的上市公司會采取一定的處罰措施,如通報批評、公開譴責、罰款等,但筆者認為行政處罰力度較輕,難以引起上市公司的足夠重視,震懾力太弱,必要的話,可增加刑事處罰。
(3)投資者應提高專業素質,消除投機心理。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時代,投資者能否正確運用公司披露的信息做出決策判斷時,與其自身的專業素質密切相關。在目前的證券市場,各形各色的投資者都有,存在大量的投資者心存投機心理,容易受到市場炒作的影響,因而,為了使自身不盲目跟風,應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學會理性分析公司披露的信息,盡量合理降低風險,促進資源的有效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