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經濟管理類多專業協作在具體的教學中存在理論復雜,實踐與理論難以溝通的問題。基于此,本文建議引入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對經濟管理類多專業協作進行改革。并提出相對應的教學方式建議,以期對經濟管理類多專業協作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踐提供建議和幫助。
關鍵詞:經濟管理類;多專業協作;理實一體化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是基于教學實踐而總結出來的新型教學方法,這一模式不僅改變了傳統的理論填鴨式教學,將理論與實踐進行組合教學,更深化教學內涵。將經濟管理類多專業協作的復雜性進行拆解,讓學生在實踐與理論學習中更好地進行融會貫通,以提高學校學習效率。
一、經濟管理類多專業協作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
理實一體化中的“理”與“實”分別指的是“專業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通過二者的結合讓理論與實踐產生溝通與聯系,從而激發學生開展更具主觀能動性的學習。理實一體化在實踐教學實踐中,往往能取得不錯的效果,同時也存在,因為老師專業度不夠,教學理論浮于表面等原因造成的理實一體化,難以開展的具體問題。
經濟管理類學科大多屬于綜合性學科,一方面是經濟學、財務學相關的理論知識,另一方面還要兼顧管理學相關的理論知識。由于多專業的理論知識較為繁瑣且有一定迷惑性,因而需要進行多專業協作的教學。經濟管理類的多專業協作令實際教學難度激增,傳統教學中往往存在填鴨式教學或者對于理論的灌輸性太浮于表面等問題,因而學生對于書本知識學習處在一知半解的狀態下,通過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能夠充分將書本傳授的知識與社會實踐等進行結合,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標。
二、在經濟管理類多專業協作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的必要性研究
(一)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經濟管理類的學科專業多,理論知識較為復雜,因而有部分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實際上,經濟管理類多學科通過多專業協作是非常注重實踐技能的培養的,因而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若能做到理實一體化教學,那么將會極大地提高課程的趣味性。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完成理論學習后,進行現場的經濟管理流程的實踐,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明晰實踐中的權責所在。
(二)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傳統方法授課多偏于填鴨式教學,學生學習被動且與教師鮮少互動。而理實一體化教學注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更強調于培養學生的觀察、動手、實踐能力,因而可以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
(三)利于授課、學習、時間的“三位一體”融合
教育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學有所用,具體來說,學生需要有較強的實踐與理論的聯系能力和對理論探討能力。這就需要在授課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與學生的互動理解性,通過教師授課、學生學習,再在課后花時間融會貫通的方式,達到更好的教學目標。
三、經濟管理類多專業協作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實踐
(一)變換教學節奏
教師不應總是單方面教學,同時也不應將學生自由討論的時間放的過長。應當掌控教學節奏,一松一弛地開展教學活動,為理實一體化教學優化教學環境。具體來說,教師可以設計學生分組,將理論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與較弱的學生進行匹配,發揮帶動作用,同時,在教學中融合實踐活動,由教師進行引導,讓學生在具體的實踐場景下演習經濟管理類理論應用。
(二)變換教材內容
多專業寫作的經濟管理類學科教材內容比較復雜,且大多為理論知識。因此,教師首先需要將教材由傳統教材改為理實一體化教材,設置實踐性更強的課程表。例如,《經濟管理原理》是常見的基礎專業課,學生如果最開始就接觸這門高深的理論課程可能會產生畏難心理,打擊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可以加入經濟管理實踐之類的實訓類課程,構建理實一體化框架。此外,課時的安排、教學內容的銜接以及教學方法的選擇,都應當在教材中共同體現理實一體化的原則。
(三)增加模擬實訓室
所謂的模擬實訓室,指的是為經濟管理類學科如會計、財務管理等多專業進行實際操作技能訓練而設置的訓練室。具體來說,在實訓室的布置中,需要將課桌進行開放地隨意擺放,學生可以自由地選擇位置,進行合理的經濟管理相關技能的訓練。此外,教師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組隊競技等方式來進行授課,讓學生參與到有競爭性的實踐活動中,提高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同時,還可以開展情景模擬、教學演示等方法來進行教學,這樣能夠更加具體而生動地進行經濟管理技能的展示與教授。
(四)改變考核方法
傳統的考試方法更偏重理論考試,為了提高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踐能力,應當選擇理論考試與實訓考試相結合的方式,并建立起理論與實踐考核并重的考核制度。具體來說,例如在課堂的情境模擬中,對學生的經濟管理技能進行實地打分,作為實踐成績保留。此外,也可以將學生在平時的教學實踐能力展示,如記賬能力等業務能力的展示、角色扮演教學活動中的表現等同時在分配分值比重時,應當以1:1的形式來匹配到實踐與理論成績。
(五)創新性總結
傳統的總結往往是在課程完成后,進行一兩句話的小結,而更多的總結內容是偏向理論總結的。而學生對于總結的關注度較高,注意力比較集中。因此,教師可以開展創新性總結。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在最后總結的環節中不僅進行教師總結,也可以邀請學生也要參與進行評價。
四、結語
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更關注學生的發展性,這就要求不僅需要培養學生強大的理論知識掌控能力,同時更應關注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培養以及價值觀的形成。對于教師來說,如何指導學生進行理實一體化開展經濟管理類多專業協作的學習,進行創新性教學方法的研究,不斷優化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和相匹配的制度是一個需要在不斷實踐中去改善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張文杰.構建多元化實訓模式,樹立高職學生“哲匠”精神[J].現代職業教育,2017,28:36-37.
[2]顏巳偉.以能力為本位的高職院校理實一體化教學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6.
[3]吳宏霞,高永偉,韓葉忠,馬新,顧磊,王梁華.技師學院(機械類)理實一體化師資培養的研究[A].《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一卷)[C],2017:9.
作者簡介:常培俊(1985—),男,回族,江蘇人,大專,主要研究方向:管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