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一個人在社會上生存的基本能力之一,因此,當孩子們在上小學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培養他們閱讀的技能,在課堂教學中,循序漸進的培養自主閱讀能力。自主閱讀是指學生在明確學習任務的基礎上,自覺、自主的進行學習,并努力使自己完成學習任務的一種方式。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學習應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學習方式已越來越被大家認同,但是,如果深入到語文課堂教學一線,就會發現很多“自主學習”只是流于形式。
眾所周知,閱讀是學生的個性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重視學生的閱讀主體地位,一方面要把閱讀機會和權力還給學生,另外要允許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提出自己的疑問,讓學生自主理解和評價作品。那么,如何組織學生自主閱讀呢?
首先要引導學生自主確立閱讀目標。比如讀一本書,要能夠流利的閱讀,理解作品的意義,積累一定的優美的詞語段落。這是整個自主閱讀的第一步。在這個環節中,教師要根據單元目標、文體特點引導學生逐漸學會確立自己的學習目標,目標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實際需要,不一定非要統一,這樣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發展。其次要引導學生自主質疑問題。最后要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發現的問題應先由學生自主解決,教師不可越俎代庖。這種思維的過程,對于學生學會思考、解決問題、學會閱讀意義非同小可,整個過程中教師是引領,學生是主體。
關于學生合作交流學習呢?首先要注重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把自己的理解疑問說出來,相互交流。最后,要引導學生自我反思總結,在不斷的自我反思中,學生逐漸學會多種閱讀方法,學會思考,獲得獨立閱讀能力。很好的組織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
一、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樹立學生自主閱讀意識
(一)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閱讀教學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以及語文能力的重要內容。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學生一生的影響非常重要,教師要激發起學生對閱讀學習的興趣。教師要針對學生的特點,在課內閱讀教學以及課外閱讀教學中都能夠根據學生自身的語文能力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給予樹》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課件展示閱讀教學的內容,讓多媒體課件展示的教學內容能夠盡快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接軌,讓學生能夠自主產生閱讀的興趣。
(二)教師要樹立學生自主閱讀意識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要樹立學生自主閱讀意識,才能讓學生更好地解讀文本,有效地進行閱讀,發展學生的語言。教師要張揚學生生命,樹立學生的文本意識、人文意識、主導意識、整體意識。教師要通過訓練以及拓展,遵循語文教學規律展開閱讀,讓學生能夠自課內延伸到課外,提高學生閱讀能力。語文教材中有許多優秀的文本,教師要整合閱讀資料,對學生進行閱讀語文能力訓練。教師要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與作者的感情發生共鳴,引導學生和文本對話,樹立學生自主閱讀意識。教師可根據文本的特點,用鮮活的人物形象和生動的故事去感動孩子。
二、在解讀文本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語言,有效進行閱讀教學
(一)在解讀文本中發展學生的語言
教師要強調學生對文本的整體感悟,要讓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從整體中來,再回歸到整體中去。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不同的方式反復朗讀文本。學生通過誦讀、默讀等方式讀出自己的理解、情感、驚喜、憤怒。教師要引導學生將自己對文本的獨特理解和感受滲入到閱讀過程中,在整體上讓學生循著文章的思路閱讀,把握文本,在解讀文本中發展學生的語言。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構思文章的匠心和謀局部篇的方法,并嘗試使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并嘗試著將這種布局謀篇的方式運用到寫作中,這既是對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又體現了新課標由閱讀到寫作的飛躍。
(二)尋找切入點,有效進行閱讀教學
在課內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尋找閱讀切入點,在閱讀過程中尋找一個切入點,精心設計,讓學生全身心投身到教學過程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進行思考、探究,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成為閱讀的主體,教師要為學生提供發展的條件。
三、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成為閱讀教學的主體
(一)教師要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就要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要關注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要成為學生學習主導者,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師要采用適時、適度的引導方式走進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充分激發學生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要激發學生閱讀思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進來。
(二)組建合作閱讀小組,引導學生合作探究
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以及閱讀能力組建閱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在合作中進行探究。教師要重視學生語言的積累,促使學生“內化語言”和“遷移語言”,達到語言訓練的最終目的,讓學生能夠將閱讀和寫作有效地融合起來。針對不同的閱讀小組,教師可以提出不同的閱讀教學要求,讓學生參加班級組織的各種閱讀活動。
總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以生為本,以學定教,根據學生實際閱讀能力教會學生自主閱讀,選擇適合學生的閱讀方法進行閱讀教學。教師不但要積極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進行閱讀教學,還要喚起學生的情感與文本之間的共鳴,讓學生懂得如何選擇不同的文本進行自主閱讀。
作者簡介:周暉,甘肅省岷縣岷陽鎮東關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