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社29日引用美國務院官員的話報道說,美國將收緊到美國大學研讀機器人技術、航空和高科技制造等專業的中國留學生簽證,亦將收緊美商務部列出的中國公司里研究及經理人員的赴美簽證。美聯社還說,這些領域都屬于“中國制造2025”計劃關注的行業。
據報道美國務院已將新規定下發到美國大使館和領事館,它將于6月11日生效。
這是很長時間以來美國第一個公然限制外國留學生赴美國學習的規定,是美國掛上的一個前所未有的倒車擋。美國是個移民國家,對外交流的開放是它的立國之本。它在20世紀成為世界第一大文化交流中心,并因此而長期受益。開放的文化交流帶給美國的正效應一直遠高于它的負效應,它是美國變得愈發強大的力量源泉之一。
美國限制中國留學生赴美學習熱門行業的科技知識,這是它空前不自信的表現。這說明華盛頓將現有科技資源的存量看成了美國的看家本領,而對美國科技再創新的能力繼續遙遙領先失去了信心。它想“守”自己的先進了,而不是繼續“創造”美國的未來。
中國改革開放40年,一批又一批優秀中華學子赴美留學,大多數進入了科技領域。那些人不僅在美國學習,也源源不斷添補了美國的科研力量,他們大部分是中國年輕人當中的精英,把人生非常寶貴的一段時光留在了美國土地上。
從沒有人做過中國留學生整體上對美國貢獻大還是對中國貢獻大的分析,因為這樣的研究角度與美國歷史的現實邏輯有點格格不入。如果一定要做一個的話,那么相信結論一定不會是美國吃虧了,中國占了大便宜。
中國留學生今天尤其為美國和西方國家的教育發展做出了貢獻,他們去美國學習,大多數都是認為美國相關學科的教育質量高于中國。對前來留學的中國學生做哪些有利于美國、哪些有利于中國的區分是荒謬的。如果美國想要阻止中國學習它的先進技術,最徹底的辦法應該是讓中國年輕人停止學英語,那會比什么都管用。
白宮的保守思維是要依靠十個手指頭的算術直覺解決微積分的復雜問題,它以為在一個龐大的體系里增加一道門,就能改變體系的性質。它天真地認為中國這么大的國家是可以封鎖的、嚇倒的、駕馭的。
有相當一部分知識、包括先進的科學技術注定是人類共同財富,知識產權主要針對的是科學技術的應用。美國的知識產權需要尊重,但它想壟斷知識,是萬萬做不到的。知識是全人類共同推動進步的,美國作為一個交流中心,但它不是知識的故鄉和所有者。
一些美國精英想擋住中國的科技進步,這種念頭將被歷史證明非常荒唐,那些人認為中國的現代化是從美國“偷”來的,尤其說明他們誤讀了這個時代。中國的進步已經形成強大慣性,在它必須補足的領域,美國的封鎖只會刺激中國人的奮發圖強。中國的航天科技就是近乎完全獨立發展起來的,它是中國自力更生的典型。
最后我們想說,美國收緊部分中國留學生簽證,散發出華盛頓提防中國留學生的信息,這會損害很多中國年輕人赴美留學的熱情。大批中國留學生赴美,相當于美國對華教育出口,美國理工科大學如果少了中國留學生,人氣和經費都將受影響,科研氛圍也會夾雜進政治警惕。隨著與世界最大留學生群體之間的鴻溝越挖越深,美國作為世界文化交流中心的地位恐因逐漸打折扣而變得名不副實。▲
環球時報2018-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