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潔
【摘要】會計舞弊就是以虛假信息蒙騙信息使用者,致使作出不科學合宜的判斷與決定,從而造成使用者決策失誤與經濟損失,而其對于社會經濟秩序的正常進行、社會經濟資源的合理配置也會造成不利影響,甚至于影響一個或多個關聯經濟體。會計準則與制度是規范企業行為的指導文件,本文以萬福生科為案例,研究會計舞弊手段以及其反映出來的問題,進一步總結我國會計準則和制度的不足,最后提出我國會計準則與制度改進的路徑。
【關鍵詞】會計舞弊 會計準則 會計制度 改進路徑
現代社會的矛盾很多都源于經濟利益,這一點在企業生產經營上尤為突出。企業所有者、經營管理者、實際操作者、同業競爭者、第三方監管等各層面利益相關方,在經濟利益驅動下,為實現自身的經濟利益最大化而采取各種措施,甚者以不法手段弄虛作假,欺上瞞下。會計舞弊就是以虛假信息蒙騙信息使用者,致使作出不科學合宜的判斷與決定,從而造成使用者決策失誤與經濟損失,而其對于社會經濟秩序的正常進行、社會經濟資源的合理配置也會造成不利影響,甚至于影響一個或多個關聯經濟體,研究會計舞弊案例從而發現我國會計準則和制度的不足,具有較強的的現實意義。
一、會計舞弊介紹
(一)會計舞弊的方法
目前我國企業會計舞弊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關聯公司制造虛假賬簿。很多公司利用和關聯公司之間的特殊關系,來進行不真實的會計項目的記錄,或者通過資產整合,用隱秘的手段達到非法的目的。很多公司在母公司之外開設很多的子公司和分公司,增加報表的稽查難度,用復雜的網絡來掩蓋虛增利潤的現實。
(2)虛增收入,粉飾報表。我國企業普遍采用的收入確認時點為開具銷售發票時,而有些企業為了在當期增加利潤,確認收入時實際上并不滿足收入確認條件。這種寅吃卯糧的舞弊手法嚴重影響會計信息的客觀性和公允性,容易誤導會計報表使用者對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判斷,屬于欺騙投資者的舞弊行為。國內提前確認收入的“典范”當屬“屢罰不改”的天津磁卡,經證監會稽查,天津磁卡2000年虛增利潤6370萬元,主要的舞弊手法就是提前確認收入。
(3)通過政府的支持和優惠政策進行不真實的會計記錄。我國的上市公司資格要經過批準才能實行,上市公司的名額是確定的。近年來很多國有企業經過改革成功上市,政府逐漸意識到公司上市對地方稅務的收取以及帶動地方經濟都有莫大的幫助。很多政府為了能夠讓公司成功上市,在給予優惠政策之外還幫助公司進行會計舞弊。主要手段有:對公司上市給予優惠政策,對公司舞弊的行為不聞不問,以及對公司的報表進行粉飾。
(二)會計舞弊造成的損失
會計舞弊減弱國家對經濟的控制和管理能力制造不真實的會計賬簿會為國家統計提供錯誤的數據,會給社會規劃帶來很大的不方便,給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帶來極其不好的影響。并且會誤導會計資料使用者公司。不按照實際情況記錄發生的會計事項,會對會計信息使用者產生一個錯誤的信號,會計信息使用者不能獲取真實有用的信息,反而被錯誤的會計記錄所迷惑,很有可能使自身的利益受到損害,市場也會因此被破壞。
二、我國會計準則和制度分析
現階段我國的會計規范體系是準則和制度并存的模式。一方面,在不斷地制定和頒發新的具體會計準則和修訂已發布的具體準則:另一方面,頒發了《企業會計制度》《小企業會計制度》《金融企業會計制度》和《預算企業會計制度》。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并存,然而各自的詳簡程度都不同。規范的對象一致但有肘規范口徑有出入,這會造成使企業無所適從的情況網。
在會計準則的制定過程中,強調會計準則本身內容的國際化,強調會計準則應當與國際通行慣例相協調同然重要,但是確保會計準則的有效貰徹與執行同樣十分重要,兩者缺一不可。它們是我國會計改革和會計準則國際化進程中的兩駕馬車,應當并行不停。近年來我國在借鑒國際會計準則制定我國會計準則上邁出了較大步伐,但是我們也應當看到,這些會計準則的具體執行還存在一定問題,一個制定得再好的會計準則,如果得不到有效執行,那就成為了一紙空文。會計標準的國際化更是形同虛設。所以,要真正實現會計準則的國際化,要使所制定的會計準則發揮其應有作用。建立一個行之有效的會計準則執行機制十分重要。它是會計準則國際化進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環。
三、我國會計準則與制度改進的路徑
我國直至1993年才出臺相對全面的會計準則與制度,較之于發達國家而言起步晚、起點低,不過這些年在構建較為完整的會計準則體系與實現會計準則國際趨同上還是取得了不小的進展,與此同時手段層出不窮的會計舞弊案也此起彼伏。下面主要就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闡述并提出幾點建議。
(一)充分穩健型會計模式
相較于適度穩健型會計模式,充分穩健會計模式更有利于對會計舞弊行為的約束和規范。因為在充分穩健的會計模式下,企業可以運用多種準備金或備抵科目來調整利潤水平,完全可以規避不合法的舞弊性質的利潤調節行為。在規則允許的范圍內均衡收益,這體現了充分穩健型會計模式的優越性。
(二)在約束會計舞弊行為方面歷史成本會計模式更好
歷史成本模式具有客觀性和可靠性,這一點是公允價值或重置成本無法企及的。它在培養人們的客觀意識方面起了重要作用,這在恪守歷史成本計量模式的國家可以找到案例。歷史成本計量模式體現出的歷史成本唯一性和不可隨意調節性,相對于公允價值的主觀性、多樣性以及為會計舞弊者留下的彈性空間,它更能顯著地克制和艦避會計舞弊行為。
(三)規范對市場中介機構的管理
中介機構作為市場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職能。中介機構作為中立的第三方,應以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獨立、客觀地進行公證、鑒定、評價和仲裁等活動,既要向政府負責,又要向社會、企業負責。而在現實經濟活動中,往往出現審計不作為,對于會計舞弊不能及時發現,甚至沆瀣一氣為不法行為提供“金鐘罩”,應參照國際優良管理制度,結合我國國情來規范經濟市場中介機構管理,實實在在發揮中介應有的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