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軍
一、中小企業生產運營持續改善的必要性
在產能過剩和供給側改革的宏觀經濟狀況下,國家號召產業升級、企業產品升級和換代,國家經濟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轉移;在這種宏觀經濟狀況下,大多數中小企業可能會面臨一缺資金,二缺技術,三缺管理,四缺人才儲備的困境,貿然進行轉型升級和單靠創新投入會面臨巨大市場風險和困境;其實公司要求生存、謀發展,創新和改善都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企業在運營管理上進行效率提升,成本降低、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增強,進而擴大現有市場,為升級轉型奠定各項基礎?
持續改善(Kaizen)方法最初是一個日本管理概念,指逐漸、連續地增加改善。通過持續改善可以對企業引進對生產力的改進、對產品質量的全面管理、對質量管理流程標準化(ISO9001)、對浪費的減少和成本的節約等,進而消減成本和提高競爭力,滿足客戶需求和提高客戶滿意度;持續改善是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
二、中小型企業中持續改善(Kai zen)的主導者
那么企業中誰應該來開展內部的持續改善項目呢?企業可以依據改善項目的復雜程度和等級將項目進行分類,一項計劃周密的改善項目又可以進一步分為三部分:管理者主導的改善,其致力于解決運營和戰略層上的問題,為不斷進取和提升士氣提供原動力;團隊主導的改善,以質量小組、自我管理小組、業務線內部的效率改善,運用多種不同的統計工具解決問題;個人主導的改善,主要是表現方式為個人建議,實現更智慧的工作方式提供建議;
三、中小型企業持續改善(Kai zen)項目的組織和實施
一項標準的Kaizen項目組織和實施過程可分為四個大的階段:計劃和準備、研討會的組織、改善的執行過程管理、跟蹤和反饋管理.
(一)改善(Kaizen)項目的計劃和準備
在計劃和準備階段首先需要解決問題是識別需要改善的對象,這些可以包括減少領導時間、增加遞交業績、杜絕殘次品、減少庫存、增加產能、減少交接時間、消除瓶頸、減少機器失誤、質量改善等。
確定改善對象之后,就需要設置改善需要達到的目標;并要求目標可量測、目標與公司的戰略方向相關、目標有挑戰但合理可行、目標完成后應該產生新的流程或者標準;最后需要思考和準備保障性措施,以使得該項活動能夠順利執行和實施,比如制定支持計劃,這里可以包括活動所需時間、人力、財力和物力,以及實施過程對客戶的影響;
(二)改善(Kaizen)研討會的組織和討論
在被改善范圍內選擇參與研討的團隊,并分組和選擇團隊負責人,通常46人一組。每個團隊應該有指定的任務進行討論。參與人員可以來自管理者、客戶代表、供應方、專家、維護人員、代理人員等利益相關者。通過討論讓大家充分參與意見的交換、行動清單的制定和責任的委任;
研討中需要各小組采集現階段的標準和基礎:采集當前運營情況和指標,有助于指導和設置改善目標,這里可以包括現階段庫存情況、生產力狀況、客戶滿意度、生產周期、領導時間、當前的標準化程度、當前工作流程、廢品率、合格率等。
在研討完成后合并各小組形成的改善目標、改善行動清單,形成整個項目的改善路線圖,其中包括改善的大目標、分解目標,任務完成難易程度評價,需求主要負責人,優先級別定義,準備開始時間規劃、完成時間規劃,各個分解目標主要負責人、參與人,匯報機制,成果存放地址,過程監督和管理表格等;
(三)改善(Kaizen)項目的標準執行過程(Event)
一個改善項目可以包含當前流程回顧、浪費或瓶頸識別、制定對策、可行性檢查評估、實施改善、核實改善情況、量測結果、標準改善過程和結果、慶祝和鼓勵、尋找下一個改善項目;
(四)改善(Kaizen)項目的跟蹤和反饋(Follow Up)
為了能夠持續不斷的完成我們定制的各項改善任務,我們需要制定跟蹤和反饋措施來維護這個過程的落實和幫助掃清落實過程中的障礙,其中可以包括建立研討會后的執行與監督團隊對路線圖的執行情況定時進行監督和檢查,建立執行過程的“看板”來共享各個方面改善的進展情況和形成的結果,建立KPI考核機制加強執行人員的主觀能動性
四、某企業流程自動化改善(Wai zen)項目的簡要案例
(一)自動化改善立項報告主要內容
培訓過程和結果監督的自動化;作業流程的簡化和自動化改革總體思路;關鍵流程的分解和自動化設想;現階段分工;軟件、硬件設備和網絡投入存儲;時間計劃和設汁目標和預算;
(二)自動化改善項目的執行和跟蹤計劃表編制
計劃表的編制可以包括如下部分內容a)任務編號,b)任務內容描述,c)性價比評估,d)優先級別的定義,e)負責人,f)預計和實際完成時間,g)測試情況和反饋。
(三)該自動化改善(Kaizen)項目的意義
通過自動化改善項目的立項調研、研討會議的組織、執行和跟蹤表格制定、過程中及時進行監督和反饋,最終完成了既定改善戰略目標,達到了項目生產效率提高10%的目標,降低了產品制作價格,穩定了產品質量、增強了市場競爭力,也在內部培養了團隊創新精神的實踐,為企業轉型升級創造了基礎。
參考文獻:
[1]盧志平.基于五維度模型的企業信息化戰略內涵及其決策過程[J].制造業自動化,2010,(02).
[2]王加勝.分形企業的產生、概念與管理模式[J].山東社會科學,2008,(02).
[3]朱澤民,陳琛.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模式的分析與比較[J].企業技術開發,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