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歡 高凱
【摘要】在世界經濟中,企業治理對于一個企業的發展非常重要,社會關注度與日俱增。作為企業決策機構與權力中心的董事會負責著企業的日常治理與戰略決定,對股東直接負責,對企業的治理起著決定性作用,并且以圍繞董事會為中心的企業治理制度正替代著股東大會中心制度,世界上的許多企業在進行改革創新時都在將董事會的變革放于重要位置。并且,隨著上市企業的擴大發展會引起一定程度上的管理者和擁有者的分離。由于道德風險的出現,董事會與股東的理念出現不一致。
【關鍵詞】董事會 股東 企業效益
一、引言
亞當·斯密是最早認識到這一問題的人,他提出:對于合伙制企業管理錢財來說,合伙人既是管理人又是所有者,所以他們是盡心盡力的;而對于股份企業,管理層是為別人處理錢財,如果想讓他們看管好錢像后者那樣謹慎小心,那是很困難的。所以,董事會的結構、規模與會議頻率對改善企業治理,并進而提高企業效益十分重要。
二、董事會概述
董事會決定著企業的經營管理,董事會能夠行使除了法律、企業章程規定的由股東行使之外的全部權力,提出所有合法的事項并進行所有合法的行動。
現代企業治理的基石就是由董事會來管理企業的事務與業務,在現代企業中,維持企業可持續發展和企業內部的穩定性是董事會的職責,企業內部各方都存在著從經營理念到收益分配的分歧,都有著許多差異理念與矛盾沖突。董事會的基本職責還包括協調并化解這些沖突,使各方都處于各自有利的狀態。因為董事會就是在有關部門的監管下,由所有股東出資,以協調各方相關利益者為基本準則,管理和指導企業日常運作的部門機構。董事會就像是一座橋梁,負責著制定企業戰略和企業日常治理。
企業治理是要從實際出發的事項,不是局限于簡單的理論描述,雖然不存在放任四海皆準確的治理模板,每一個董事會應該根據其自身所在環境來制定企業戰略任務。但是會存在一些最基本的做法,能夠給予上市企業一些參考,不論行業或地域。
三、董事會要素對企業效益的影響
(一)董事會規模
根據實證研究結果可以得出董事會規模越大,可以更大提升的提升企業效益,但是實際中不是越大越好的,每個企業因該根據自己企業內部的情況以及以后企業發展的方式和方向可以做出相應的調整。另外在人數上面應該保持董事會人數為奇數,因為在日常管理中,如果遇到一些較為復雜或者是有爭議的問題時,大多數都會遵循投票票數過半這一常用規則,所以人數為奇數更加有利于董事會今后的發展。
(二)獨立董事比例
針對關于董事會結構(獨立董事比例),任何企業在招聘任用獨立董事的時候應該嚴格按照自己的程序進行篩選,有一句老話叫所謂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并且獨董的重要性就是在于他們能夠為企業管理等提出很多好意見和對長遠發展出謀劃策,所以企業應該根據法律法規對于獨立董事賦予相應的責任義務和權利,使之可以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三)董事會會議
實證分析結果看得出會議的多少與企業效益負相關,但是無論作為一個剛起步的企業還是對于已經成長到一個行業中的佼佼者的大型企業來說,我認為不可能把有限的時間花在無限的會議中去,所以關于會議的時間安排,會議的議題內容以及會后各股東對于議題內容結果的反饋我認為每一個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只有建立了一個完善的機制,才能將每一次會議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使大家的工作效率都會有著很大的提升,才使企業迅速的擴大成長。
(四)董事會薪酬
分析發現董事會薪酬與企業效益成正相關關系,但是因為董事會董事們的薪酬是企業支付的,是企業效益里面獲取的,所以薪酬不可能一直增加,所以可以從薪酬的激勵方式上面入手,把薪酬分為基本工資和年底績效分紅兩部分,有一套通過長期實踐檢驗后依然有效的薪酬制度可以使企業良性、長期地發展。
我國國有上市企業的董事會規模、董事會次數、董事會結構以及董事會薪酬與企業績效呈現出來的相關性,從而了解企業董事會所存在的問題,由此可以對企業發展和架構建設提供一些好建議,來幫助企業長遠的規劃發展。
參考文獻:
[1]卞英姿.上市公司獨立董事與公司績效關系[J].財會通訊,2010,(09).
[2]陳文達.資產證券化:理論與實務[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3]劉劍,李映萍.董事會會議頻率與公司績效——一項基于深圳股票市場的實證研究[J].商品經濟,2009,(04).
[4]張美霞,牟紅.董事會規模、公司治理與公司績效[J].新疆農墾經濟,20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