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佳
【摘要】隨著我國各行各業的不斷快速發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速度很快,而且網絡平臺金融貸款逐漸出現,并開始了全新的P2P模式在金融借貸業務中快速的發展。在進行新型網絡平臺金融借貸的時候,需要以網絡信貸公司為中介,進行資金借貸的雙方利用這個平臺,逐漸的實現借貸業務。對于出資方來說,提供資金并獲得利益。對于借貸人來說,在借貸后,需要還本付息,而網絡平臺金融借貸公司的作用是從中收取中介服務費。從我國目前的P2P借貸方式進行分析發現,我國的P2P借貸方式起步比較晚,而且其中的很多機制和法律規章到目前為還沒有完善。我國目前對于網絡平臺金融借貸行業的準入和監督管理中還存在漏洞。所以從整體上來說,為了提升我國網絡金融借貸的發展,需要為網絡平臺金融借貸提供更加穩定的平臺和完善的管理制度。
【關鍵詞】網絡金融 金融模式 金融風險
一、我國網絡平臺金融貸款的現狀
(一)P2P起源與發展
所謂的P2P網絡借貸,就是出資人和借款人通過網絡平臺進行資金的借貸和使用。這種借貸方式最早是2005年3月由英國人發生的,因此英國是網絡平臺金融借貸的發源地。網絡平臺金融借貸在美國的發展速度很快,而且逐漸的在全球范圍內快速的發展,這些進行網絡借貸的平臺,一般都是借助網絡直接對借貸雙方進行撮合,但是在撮合的時候,并不承擔過多的業務,而且整個操作的模式比較簡單。
(二)主要模式介紹
網絡平臺金融借貸在我國最早是出現于2007奶奶的拍拍貸,隨后又出現了很多相應的借貸平臺。從整體上來說,網絡平臺金融借貸的方式主要有兩種,首先是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這種模式主要是貸款人在線上提交貸款申請,然后網絡金融借貸平臺通過預審后,在線下完成客戶信息的審核,并進行擔保承包手續和貸款的進行,這種方式也是我國網絡平臺金融借貸的主要方式。另外一種方式就是線上模式,主要是客戶通過網絡平臺實現貸款申請,然后貸款機構通過審核后進行直接的貸款發放。
二、網絡平臺金融貸款的風險
(一)操作風險
對于網絡平臺金融貸款來所,其本身雖然利用的是平臺進行的操作,但是對于提供網絡平臺金融貸款的公司來說,需要有水平比較高的操作人員,降低網絡風險對于金融風險的影響。目前我國的網絡借貸平臺中的相關流程和機制并不完善,每個工作人員都需要對操作風險有一定的控制和了解。對于容易出現風險的環節,必須要提高警惕,防止出現操作的失誤,導致互聯網借貸出現嚴重的問題。
(二)信用和流動風險
在進行網絡平臺金融借貸的時候,雖然其中會有借貸人員的相應信息,而且也可以進行資產證明的審核。但是由于目前的造假技術比較高,所以對于真實的情況是比較難以真正辨別的,而且沒有相應的針對性方法可以全面的獲得對方的信用情況。在進行借貸的時候,由于會產生大量的沉淀資金,一旦這些資金被互聯網企業或者是其他的人員隨意挪用,必然導致出現資金流動的風險。另外在進行第三方支付交易的時候,如果出現交易頻率過高的問題,就可能會被認為是洗錢,這對于國家的反洗錢工作難度有所提升。
(三)網絡技術和監管風險
隨著我國網絡平臺金融借貸的不斷發展,目前出現了很多網絡金融犯罪。目前很多網絡平臺金融借貸的網絡加密技術和網絡密匙技術并不成熟,而且在平臺遭受計算機病毒破壞和黑客入侵的時候,會導致網絡平臺金融借貸風險的提升,這對于整個資金的使用和信息安全都有一定的影響。國家目前對于網絡平臺金融借貸的監管機制并不完善,在進行監管的時候,無法實現規范健康的監管。目前我國的網絡借貸相關法律法規仍舊缺失,缺少對于互聯網借貸的全面有效監管。
三、我國網絡平臺金融貸款風險規避的建議
(一)加強內部控制
為了全面的做好對網絡平臺金融借貸風險的規避,首先需要對整個操作流程進行全面的控制,確保責任落實到個人,提升對相應工作人員的風險培訓。對于工作人員來說,還需要做好日常的培訓,提升對網絡平臺金融借貸的綜合認識,提升員工對于金融風險的防控意識,對于每個員工來說都必須要掌握相應的操作方法。
(二)加大國家審計力度,進行宏觀調控
為了全面提升我國網絡平臺金融借貸的穩定發展速度,國家需要全面提升審計力度,對于網絡平臺信貸資金進行全面的監管,與此同時需要做好沉淀資金的控制,防止企業對沉淀資金進行隨意的使用,導致出現資金的流動風險。對于網絡借貸平臺的信用審批要有全面的合理控制,提高行業的準入制度,建立完善的個人網絡信用系統,提高信用風險的控制和管理。
(三)采取多項技術手段,維護信息安全
對于網絡平臺金融借貸需要采用多種技術手段,確保平臺的良好運行。為了全面提升網絡的反黑能力,需要對發現的漏洞進行全面的處理,防止不法分析和黑客的入侵。另外對于用戶的資料和信息,需要進行全面的多重加密,確保用戶的個人信息和資金不會外泄,導致出現嚴重的信息安全問題。
結束語:網絡平臺金融借貸是目前比較新興的借貸方式,在進行發展的時候,由于受到我國機制和法律規章的影響,導致還有很多沒有完善的漏洞。筆者在本文中對網絡平臺金融貸款的風險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并針對性的提出了網絡平臺金融借貸風險的規避建議和方法。希望可以以此全面提升我國網絡平臺金融借貸的發展速度,提升風險規避率,逐漸實現我國網絡平臺金融借貸的全面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文韜.加強互聯網金融監管初探[J].時代金融,2016,(05).
[2]劉英,羅明雄.互聯網金融模式及風險監管思考[J].中國市場,2016,(43).
[3]艾金娣.P2P網絡借貸平臺風險防范[J].中國金融,2016,(14).
[4]劉文雅,晏鋼.我國發展P2P網絡信貸問題探究[J].北方經濟,2016,(14).
[5]肖一帆.高校金融貸款風險規避研究[J].納稅,2018,(02).
[6]朱秋蓉.金融貸款區域配置公平性及影響因素研究[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4).
[7]唐斯斯.財政部和我國利用國際金融貸款農業項目績效評估實踐[J].中國外資,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