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拴運
【摘 要】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教學數學知識時,應對課堂教學的創新性與新穎性予以重視,對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進行培養,進而讓他們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本文筆者結合自身多年教學實踐,就如何培養農村高中階段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展開了詳細探討。
【關鍵詞】 高中;數學;興趣
隨著年級的上升,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越來越難,所以大部分高中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非常低。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立足于新課改,充分結合起生產生活與數學進行教學。
一、上好第一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常言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高一新生在剛升入高中時,往往對高中的學習生活抱有很高的期待。剛與數學教材接觸后,學好數學的愿望也非常強烈,而要把他們的愿望變為現實,就先要讓學生對高中數學有一好的念想,而這一念想的來源就是數學教師的第一印象,其可是一個詞、一句話,甚至一個小動作。所以很有必要上好第一課,將教學入門關把好。教師在上課前,應認真做好備課工作,仔細揣摩教材內容。教師要以自身的數學學識來感染學生,并選擇學生比較熟悉的內容來展開教學,將高中數學的特點說明,使學生對學好高中數學的重要性有一深刻認識,進而養成善動腦、勤動手的習慣。同時,要重視將學生學習數學的畏懼心理消除,通過數學的趣味性與教學的藝術性來感染學生。
二、創設生活情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知識從生活中而來,最終又服務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1]。數學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且處處可用。若教師結合起數學教學與生活,勢必會讓數學教材內容變得生動形象,減少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畏懼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意義所在,進而對數學知識展開主動學習。
比如,在對《概率》一節知識進行教學時,教師可充分結合起教學內容與學生們熟悉的生活情境,如“彩票”“購物抽獎”等,讓他們對該方面的經歷予以講述,之后再根據其親身經歷進行教學,如此既使學生大致了解了教學內容,又正確認識了生活中的彩票與抽獎,進而做出理智選擇。
三、巧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等因為有了多媒體技術的使用而日趨多樣化,最終也對教學思想與教學理論造成了很大影響[2]。其充分結合的視聽合一與交互功能可將學生的學習情趣給有效激發出來,讓學生主動學習。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可對客觀事物和現象予以直觀再現,其生動性、趣味性等可把學生的注意力給吸引過來,使之主動性得到有效調動。
比如,在對“空間幾何體的表面積與體積”內容進行教學時,可發揮幾何畫板的作用制作一個動態過程,即以矩形的一邊、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直角梯形垂直于底邊的腰所在的直線為旋轉軸,其余各邊旋轉一周,讓學生對該過程進行觀察,并思考經如此旋轉后得到怎樣一個幾何體,進而對圓柱、圓柱的本質屬性有一了解。另外,信息技術也以一個良好平臺便于學生展開數學探究,發現規律,思維得以拓展。以“雙曲線的簡單幾何性質”為例,在教學其中的漸近線知識時,若教師教會學生利用幾何畫板將■-■=1圖像給畫出來,那么這一性質也就不難理解。
總而言之,對高中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并非短時間就能完成的,需要我們所有數學教師對觀念進行更新,不斷探索,積極反思,進而將學生從“苦學”進入到“樂學”。
【參考文獻】
[1] 劉欣悅. 高中生數學學習興趣現狀調查及提高策略[J]. 新課程(中學),2017(1):197.
[2] 于聰. 激發高中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之我見[J]. 中華少年,2016(36):201-202.